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生有道就是享福 (东方早报)

(2016-12-03 19:53:00)
标签:

三元参赞延寿书

遵生八笺

寿世保元

摄生十要

张其成

分类: 养生之道

养生有道就是享福 <wbr>(东方早报)

      “天人合一”的观念让中国人以为“天地大人身,人身小宇宙”,人与天是一种交融。

  这种观念在民俗上体现最明显,比如《尚书·洪范》将福分为五种境界:“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日考终命。”故此,中国人特别崇尚“福”,以求“福”为归宿,细分下来有“福”“禄”“寿”“财”“土”等多种类型。

  在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里,幸福的第一影响因子,权重最大的因子无疑是健康安宁,而健康安宁的直接可量化结果就是长寿。因为,根据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实践观察,我们中国人发现:人的寿命长短与家庭的收入(富)和生活好坏(康宁)直接相关。

  而将生存境遇的好坏与“德”联系起来至迟在汉代已经开始了,那个时候的谶纬之学,或多或少折射出一种普遍的世界观:有德的有福报,失德的有恶报,这就是第四种福——攸有德。

  至于“考终命”,就是尽享天年,长寿而亡,而不是今天社会总在吸引人们眼球的“过劳死”“猝死”“抑郁自杀”等等。

  为了确保能享“福”,中国人自然要有自己的方法体系。比如宋代陈直的《养老奉亲书》就提出行、住、卧都需巧立制度,还收载了通用的老人药方、食疗方。

  元代李鹏飞的《三元参赞延寿书》中把天、地、人作为三元,从三大方面归纳了让人养生有道的方法,如保持精气、合理饮食、合理起居等等。

  明代高濂所辑《遵生八笺》按“清修妙论”、“四时调摄”、“起居安乐”、“延年却病”、“饮馔服食”、“灵秘丹药”等八个篇章展开,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养生方法。

  具体的、日常方便施行的、今天仍有价值的方法有哪些呢?

  这里分类挑选一些介绍给读者:

  导引方面,可用孙真人“长生一十六字诀”: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很简便易行,一吸气就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引导每一次吸气深入下沉到丹田(肚脐下3寸处),一吸气就吞咽口中津液,注意感觉津液下行到丹田(丹田这里本来是肾水居住的地方,津液从舌头而生,属于心火,所以是水火相见)。

  这个方法在空闲时都可以勤加练习,行、住、坐、卧都可以练。

  起居方面,可以参照《寿世保元》所说的“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轻得失,破忧沮,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即饮食要清淡,心思要简单,情绪宜稳定,得失心少一点,不正当的语言少一点,收回听觉和视觉,然后返观内察。

  对照今天的社会生活,其总则是简单、稳定,不要痴迷于各种各样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事物。

  禁忌方面,可以参照《摄生十要》的论述: 一欲,二忧愁,三饥渴,四触爱,五睡眠,六怖畏,七疑悔,八瞋恚,九利养虚称,十自高慢人。

东方早报2016-12-3

http://www.dfdaily.com/html/8755/2016/12/3/1385269.shtml

养生有道就是享福 <wbr>(东方早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