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咒养生

标签:
咒语佛咒心经祝由张其成 |
分类: 养生之道 |
以上这段“佛咒”,有时真能给深信佛学且专注背诵心经的人或以宁静,或以力量。
咒语在古时中国并不是稀罕事,反而是世俗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此中缘由,或许与中医,与养生保健有所关联。在中医学的历史上曾经有一个专门的医学分科叫“祝由”科,这个科看的病很杂,涉及内、外、妇、儿、五官、传染病等临床各科。比如《肘后方》中记载了一个治疗噩梦不醒诈死病例:“治卒魇寐久,书符于纸,烧令黑,以少水和之,纳死人口中,悬鉴死者耳前打之,唤死者名,不过半日,即活。”画一个特定的符箓,烧成黑炭,用水冲了喝下去,用镜子(最好是古镜)悬在患者的耳朵前面,喊患者的名字并且敲打镜子,就能将假死者“救活”过来。
所谓“祝由”,用反切法来拼读,取前一个字的声母,取后一个字的韵母,两者合一起拼读出一个音就是“咒”,因此,祝由科就用“咒”为主要治疗手段。这个科室的治病手段有几大核心特征:第一是念咒,用于沟通神秘力量,请他来帮助去除病邪、邪祟,第二是说“病由”,解释疾病的原因和机制(尽管其中有很多神秘主义、有神论甚至是泛神论的内容),第三是往往配合符箓、方药等其他设置。比如《千金翼方·疮痈下·疥癣》中治疗疥癣除了念咒“癣中虫,毛茸茸,若欲疗,待日中”外,还要“三姓人”用灸法,所谓“三姓人”就是内丹修炼到一定层次的道人,“三姓人”和灸法就属于咒语的配合设置,不可或缺。
应该说,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祝由科疗法客观上有一定疗效。一方面是因为诸如精神神志异常、过敏反应、细菌病毒感染等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确实存在药、针灸等医治无效的情况,而祝由科则能想些办法,有些疗效;另一方面是祝由能增强患者抗病意志、信心,帮助患者摆脱因疾病带来的消极情绪,有利于疾病治疗、康复,比如缓解产妇的紧张、焦虑等。
然而,过犹不及,“咒”毕竟带有巫术、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当它的这一面过于膨胀时,只能是将自己推向毁灭。比如中国医学史上的“隆庆之变”,隆庆五年之前,明代太医院分13科,隆庆五年之后按摩科、祝由科被请出了太医院,只留了11科。其中很重要一个历史背景就是隆庆帝之前的嘉靖皇帝好道求仙,道士混迹于太医院并成为御医和院使,使嘉靖帝不问朝政20余年,隆庆皇帝继位后和内阁大臣实施吏治改革,道士们在宫廷的大本营——太医院祝由科和按摩科就首当其冲了。
关于中医药渊源久远的各色疗法,正如我的好友医疗科技史知名学者廖育群所持的观点:中国这么多人,有人愿意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虔诚地念咒诵经,也挺好!
据此,念咒能养生吗?也许我们可以说:也挺好!
http://www.dfdaily.com/html/8755/2016/4/30/13487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