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纯学术”养生:《管子》养生

(2016-03-22 08:53:40)
标签:

管子

养生

精气

内业

张其成

分类: 养生之道

 “纯学术”养生:《管子》养生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华文化历史上最丰富多彩的时代之一,思想界诸子争鸣,谁也难以完全说服谁。

  在这种大势下,因为思想争鸣本身的发展,也因为当时齐国对学术研究的支持,在齐国出现了一个类似于“科学院大学”的机构——稷下学宫,这个机构一开始办学、做科研就得到政府大力支持(活动经费由田齐自掏腰包),进而受到知识界精英的追捧,当时最有思想、最有学问的那波人都愿意来这里“不治而议论”——仅喝茶辩论,不干涉政治、生产经营。

  从某种意义上讲,稷下的学风有些类似于西方的“爱智”传统——为了知识而研究知识,为了学术而探讨学术。

  稷下学派的各种研究结集而成的著作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叫《管子》,托名齐国赖以鼎盛的名相——管仲,实际上主要是以黄老道家思想为主。其中的养生内容,大致是目的性最弱的一类养生知识,因为按照稷下学风,探讨这些知识仅仅是为了搞清楚“养生”本来的面目而已,并没有其他功利性目的。这样的研讨思路即使在今天也同样值得敬佩、推荐和倡行。

  《管子》认为“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主张存精以养生,在《内业》说:“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精的存在是生命的基础,表现在外就安然有光泽,显出欣欣向荣之象,在里的内脏也以精为滋养的源泉。《内业》还提出存精的具体方法是“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将自归”,即使各种贪欲安静下来,使各种纷扰回归正常正确的道路,不要随意引动、扰动精,这样安康幸福就自然而然达到了。

  再具体一些,一方面就是做好情绪管理,比如《内业》中说:“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又说:“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即认为人的生命是平和且不偏不倚的,之所以人在生活中有时候会失去平和,失去正道,就是因为有喜怒忧患的情绪,因此要用《诗经》的教育来平息容易生气发怒的毛病,用《乐经》的教育来去除容易忧愁思虑的毛病,用《礼》的教育约束过于高涨的快乐情绪。

  另一方面就是做好日常起居管理,比如《形势解》中说:“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累而寿命损。”《内业》中讲:“饥饱之失度,乃为之图。饱则疾动,饥则广思,老则长虑。”不但提出了“时”(起居有规律)、“节”(饮食有节制)、“适”(寒温有调适)的原则,更有偶尔违背以上原则时的调整方法,比如吃得过饱时多做运动以促进消化,长期饥饿后限制食欲、不能暴食等。

《东方早报》2016-3-19  作者:张其成

http://www.dfdaily.com/html/8755/2016/3/19/1340454.shtml

“纯学术”养生:《管子》养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