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盗贼与养生——《阴符经》的智慧

(2015-08-31 11:15:19)
标签:

阴符经

悟真篇

道家养生

道士

张其成

分类: 道家智慧

  盗贼与养生——《阴符经》的智慧

    随着《道士下山》热映,人们隐约知道了一种“职业”,但未必明白该“职业”的操守。“道士”,顾名思义就是关于“道”的“士”,《太霄琅书经》中所谓“人行大道﹐号为道士”,就是此称谓的注脚。

   “道士”的“道”是什么?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几乎所有的学术流派都奉行“道”,而各自的“道”又各有差异,都蕴含在各自修习的经典之中。道士修习的经典很多,最最被推崇的大概是两部:《道德经》和《阴符经》,被称为“道家双璧”。

    《阴符经》全称为《黄帝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全书只有300多字,与《道德经》、《南华经》和《周易参同契》并列为道家圣典。

     张伯端在《悟真篇》中说:“《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意思是今天和以往的成就无上的神仙,都是从这两部经典(《道德经》和《阴符经》)中得到真传的。

    《阴符经》300多字中的关键字有两个:盗、贼。也正因为如此,“盗”“贼”二字才进入养生的视野。

    清代全真教龙门派有一位高道张清夜很迷《阴符经》,身体力行,写了一本书叫《阴符发秘》,专门来解读《阴符经》。在他看来《阴符经》的地位是“为坟典丘索三教百家经书文字之鼻祖”,几乎可以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支柱,取得了与《周易》相当的文化地位。

    张清夜说:“易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则出世者目为养生是也,为治者目为王政亦是也,师旅者云兵法亦无不是也。若执何者为是即非也。”认为《阴符经》是一部处江湖之远可以养生、居庙堂之高可以治国的好书。

    《阴符经》如何养生?其实就是用“盗”“贼”二字。

    《阴符经》说:“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乃安”,天地被万物盗取而生造化,万物被人盗取而繁衍不息,而人总容易被欲望控制,而沉沦于声色犬马,为外物所役,殉身丧命,反而被万物所盗取。这个就是天地人三才之间的生态关系,天人万物既相互戕贼,又相互协调。那么,养生就只能是两个方面的工夫:其一躲不开“万物,人之盗”的规律,只有盗取天地、万物的造化,才能截取生机,生而为人;其二,也逃脱不了“人,万物之盗”的宿命,身死道消,终归是被天地万物盗取的结果。

    《阴符经》又说:“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所谓“五贼”,对应于人的感观欲望,比如色、声、臭、味、触,分别对应着缘起于耳、目、鼻、舌、身的欲望。《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如果不能看清楚这些欲望,相反“认贼作子”——以为人生匆匆,视被感观欲望奴役为正常,以满足欲望为人生目标,就会损伤生命,难登寿域,不得安康。

    如何应用《阴符经》中的“盗”“贼”来养生,其实只有一句话“盗亦有道”,即遵循自然之道,归根到底只是一个词“天人合发”——天人合一而不分。

《东方早报》2015-8-29

作者:张其成

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5-08/29/content_1004819.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