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式生活与周易(东方早报)

(2012-05-28 23:11:08)
标签:

周易

张其成

春天养生

优雅

英国

八苦

杂谈

分类: 养生之道

英式生活与周易
http://www.dfdaily.com/images/s-logo_14.gif 作者 张其成发表于《东方早报》2012-05-25

http://www.dfdaily.com/html/8755/2012/5/25/797662.shtml

 

    今年5月,我应邀去英国访问讲学,感觉到这个优雅民族的生活哲学里有一些风度与《周易》精神暗合,与养生精神暗合。

  首先,英国人的生活底色是认真而不紧张,这与《周易》主张人一生都要“敬德修业”、“崇德广业”的思路是一致的。对待工作,不能马虎,要有一点尽善尽美的追求。英国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不管在什么地方工作,给人的感觉都是一样的——非常仔细认真。但对大多数英国人来说,他们的状态又是从容不迫的,习惯保障了工作的张弛有道。早上7点开始在家里做早餐,吃完了才去上班,9点上班,上到半中午,10点半左右,大家会休息一下,吃点小点心,聊聊天,再才接着工作到中午。下午的工作也一样,下午3点左右,有一个下午茶时间,可以放松一下,休息一下。不像我们上海、广州、北京的“白领”、“金领”,忙起来饭都吃不上一口,更有甚者,年纪轻轻“过劳死”。

  很多时候,我们说以《周易》为根基的中国文化有一丝“忧虑”的底色,可以想象,周文王被拘禁在天下第一监狱里演绎六十四卦的时候是多么忧虑。可是,我们很多今人的“忧虑”已经异化了,《周易》所传递的“忧虑”是“忧德”,而不是“忧贫”(忧事),事情本身又有什么可忧虑、焦虑的呢?只有踏踏实实、认真勤恳地去做,对得住良心,有德、有尽善尽美的追求,还怕做不好吗?

  其次,英国人的生活理念里充满了安时处顺的智慧,这与《周易》强调的“当位得中”、“极深研几”的思想是一致的。前面说了英国人工作很认真,但是没那么拼命。他们很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早餐、晚餐都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分享;很享受工作之余的闲暇,一个人如果一年内没有一两次休假,会被视为很不正常……这样的生活态度又与他们的生活理念有关,比如说一个普通英国人一生可能要换3次房子:18岁以后,一个人的时候租房子,两人的时候买一室一厅的房子,有了孩子之后买二室一厅,孩子多了再换大的,当孩子18岁之后,又换回一室一厅的房子。任何时候都从最真实的需求出发考虑,不会把自己搞得很辛苦。而我们现在不是这样,如果按照佛家的说法,就是一个字“苦”。怎么个苦法呢?《金刚经》总结了七苦:第一个苦是生苦,我们人出生下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哭,为什么呢?因为苦啊,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受苦的,生苦还包括了人出生时母亲所受的苦;第二个是老苦,老了什么也干不了了,力不从心了;第三个是病苦;第四个苦是死,人虽然总是要死掉的,但是大多数还是怕死的;第五个苦是“爱别离”,与所爱的人、所喜欢的人分离开来,心里很苦;第六个是“求不得”苦,想得到什么总是得不到,心里很苦啊;第七个“怨憎会”,冤家路窄总是碰面,心里很难受。

  人生短短几十年,何必这么苦呢?完全可以学学英国人,学学《周易》,适时把自己停下来,看看花开花落。

录入编辑:陈晓静

超级链接:www.zhangqicheng.com

《易经》饮食养生第一原则:需

孔子的“食之有道”(东方早报)

守正才是颐养之道(东方早报)

“2012”来了,还养生?(东方早报)…

文王八卦与身体(东方早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