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国学  体悟中医之一:国学概说

(2010-03-10 08:02:24)
标签:

宗教

国学

六艺

张其成

五经

马一浮

杂谈

分类: 中医文化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者按

    2009年年底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与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力邀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著名国学专家张其成教授来到我校讲授博士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张其成教授以“走近国学,体悟中医”为主题,融通古今,进行了长达3小时的演讲,来自我校的广大研究生、本科生、教师以及附属医院的老师300余人参加了讲座。综观张教授的整个讲座,他从国学的一个中心“易”,三个代表“儒、道、佛”,两个基本点“修心、开智”展开,不仅对东西方文明的发展渊源、理论体系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详细的比较,也对国学的内涵、重要时期的发展特色进行了全面的解析。最后落实在中医文化的气本体和象思维上,提出了“坚持主体、发扬优势”的中医发展思路。

    讲座中,张教授语言幽默诙谐、生动亲切,与广大同学进行了多次热烈的互动,气氛非常热烈。现本刊将讲座录音进行了整理,虽然无法呈现张教授的精彩讲座场景,但相信广大读者可以从中受益。                     

 

走近国学  体悟中医

 

     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中医药文化》2010年第2期

    

关键词:国学;中医;张其成

 

    非常高兴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和我们各位老师、同学在一起探讨一个话题:国学和中医。今天,我所讲的题目是:走近国学,体悟中医。

一、国学概说

    什么是国学?实际上很简单,国是指中国,学就是学问,是指中国传统的学问,或者叫中国传统的学术,约等于中国传统文化,它们并不完全相同。它们的区别在那里呢?在我看来,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精华的部分,是偏重于形而上的一个层面。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国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它的载体是什么呢?是文字、文献、语言,其中还有一个活的载体,就是人,我们一举手、一投足实际上都体现了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学的典籍著作按照传统分类,可分为四类:经、史、子、集。如果按照学科的分类,我们的国学和传统文化,怎么分类呢?可大体分为五类:文、史、哲、科、医。文,是文学艺术;史,历史典制;哲,哲学宗教;科,科学技术;医,中医养生,这里将中医从科学技术里分了出来,因为它不纯粹是科学技术,还有人文属性。那么传统的典籍的分类与现代的学科分类之间是怎样的对应关系呢?首先我们看“史”,最重要有三类,是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三种体裁;子,包括儒家、道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杂家、类书、小说等等;集,楚辞、别集、总集等;可见,按照现代的学科分类,史,对应史学;子,对应哲学、科学、还有医学等;集,就是文学。那么经是什么?“经”,是四部里边最重要的,主要就是六经,包括《易》《书》《诗》《礼》《乐》《春秋》,这又被称为六艺。汉代时期是五经,《乐经》失传了。对于“经学”的诠释,国学大师,当代三大儒之一的马一浮先生曾经说“国学者,六艺之学也”,“全部人类之心灵,其所表现者,不能离乎六艺,全部人类之生活,其所演变者,不能外乎六艺也。”可见,六经是人类全部心灵的路程,也是全部人类的生活。马一浮先生还说“诗经、书经是至善;礼经、乐经是至美;易经、春秋经是至真”。世界人类一切文化,最后之归宿,必归于六艺。

    对于现代一个普通的国学研究者,读六经比较有难度,但我认为有五本书是必读的,所以推荐给大家:《周易》《论语》《道德经》《六祖坛经》《黄帝内经》,因为这五本书代表了国学的五大家,其中《论语》是儒家第一经典,《道德经》是道家第一经典,《六祖坛经》是中国化佛教代表禅宗的第一经典,《周易》则是国学的源头和主干,是群经之首,《黄帝内经》是医家的第一经典。我认为读了这五部书才能算是一个文化的中国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