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学修心与佛学精华

(2008-02-02 01:12:05)
标签:

宗教

国学

佛学

佛家

伏羲氏

张其成

分类: 佛家文化
 

张其成教授青岛湛山寺论道:国学修心与佛学精华

西格玛中国教育集团

发布时间:2008年1月29日  

   2008年的1月26、27日,农历2007年12月19、20日,离大年初一还有10天,作为2008年度《西格玛中国式管理与国学精粹总裁高级研修班》奉献给岛城广大企业家的第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和精神大餐——《国学修心与佛学精华》课程,在青岛佛家圣地湛山寺开讲。

  本次课程特邀北京大学哲学博士、著名易学家,国学管理专家张其成先生主讲。张先生出生于1959年,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易和书院院长,中国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长,中华中医药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其成教授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国学管理”的概念,并首创周易心智管理模式。主编了我国第一部《易学大辞典》和《易经应用大百科》。张教授曾受邀在中央电视台《名家讲谈》、山东教育卫视《名家论坛》担任主讲人。并多次在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等企业家国学班担任授课老师,受到广大企业界人士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在国学传播领域有很高的美誉度。

  本次课程得到了湛山寺明哲方丈的大力支持,除免费将“般若堂”提供给学员使用外,明哲方丈还亲自到课堂面见学员和讲话,安排学员到斋堂吃斋饭,体现出明哲方丈关心国学传播、关心教育的慈爱胸怀,在场的广大学员都深受感动。

  两天的课程,张教授以易经的起源和发展为主线,将国学儒、释、道等各个流派的关系和脉络清晰地描绘出来,并重点将佛学佛教的发展做了详细介绍。整个课程的核心,是帮助企业家学员“修心和养心”,找到人生的本元和真谛,参透人生的境界和归宿,至少做到“不会郁闷、不会自杀、不会痴呆”,从而活的真实、活得幸福。

  关于什么是国学,张教授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代表”。一个中心,就是以“经”为中心,主要是“四书五经”。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其中易经是第一经,是百经之首,所以以“经”为中心,就是以“易”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指学习国学的目的是“修心开智”,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三个代表,是指国学的三个主要流派,即“儒家、道家、佛家”。在国学脉络中,易经是骨干,所谓“易惯儒道佛,道统天地人”。

  关于易学的起源与发展,张教授概括为“三皇与三易”、“三圣与周易”、并详细介绍了阴阳与八卦。

  椐考古记载,7000年前伏羲氏做八卦,后传至三皇与三易,指神农(炎帝)继承并创立了“连山易”;黄帝创立了“归藏易”;周文王创立了“周易”。而对周易创立发展最为重要的是伏羲氏、周文王、和孔夫子。其中伏羲氏是八卦创始人,周文王发展为64卦,孔夫子则作十翼《易传》,便于后人学习。

  传说伏羲氏上观天、下观地、近观人,发现天、地、人乃至世间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物质构成,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盛阳衰、阳盛阴衰,乃作八卦。八卦揭示了万事万物运行的内在规律,所谓“变易、简易、不易”,易经的思维是综合思维,是化繁为简的智慧,而西方的思维是分析思维,是化简为繁的智慧。

  国学的三个代表流派和人物,都是在易经的道理上发展起来的。比如,儒家强调的是阳,道强调的是阴,佛(禅)家强调的是中。

  从国学的思维特点来看,儒家正心:止安静按虑得;诚意正心,修齐治平;尽心――知性――知天。道家静心:致虚守静,涤除玄览,坐望得道,内景返观。佛家明心;戒――定――慧;棒喝、机锋。易家洗心:观象洗心法。各家均强调修心养心,只不过侧重点不同。

  课程第二天,张教授重点介绍了佛学的发生与发展。张教授介绍说:公元前565—486年,古印度释迦牟尼王子在菩提树下静悟解救人的苦难的方法,并最终创立了佛学,到了他的第28代传人达摩大师将佛教传到了中国。形成了中国的禅宗第一祖,并一直传到六祖惠能。

  佛学的要义包括: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学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

  三法印是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磐。

  四圣谛是指:苦——人生的本质,集——原因,灭—目标,道——方法和途径;

  十二因缘是指:过去二因——无明、行;现在五果——业、名色、六入、触、受;现在三因——爱、取、有;未来二果——生、老死。

  八正道是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三学是制:戒、定、慧;

  三皈依是指:佛、法、僧;

  五戒是指: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

  十善是指:身有三善——不杀、不盗、不淫;口有四善——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意有三善——不贪、不嗔、不痴;

  四摄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佛学讲人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生会、求不得、五蕴(色、受、想、行、识);

  佛家强调诸恶勿做、诸善必行;

  佛家中的菩萨一词,是指觉悟众生的人;

  佛家的最高智慧是明心见性;强调觉悟本心——平常心、平等心、精进心、慈悲心、虚空心;

  佛家最重要的一部经是“摩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的是把众生度到彼岸的大智慧,共260字,诵读此经,可以入静悟道、激发潜能。

  可以说,两天的课程,真正给予在场的企业家学员以心的洗礼,正所谓“修心开智,培育精英儒商,国学管理,缔造非凡企业”。

  最后、张教授把一副对联送给大家:“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几百载人家无非积善”。

  祝全体学员新年幸福安康!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国学修心与佛学精华》课程终于落下了帷幕,然而,这堂课带来的深远影响必将无穷无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