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汉服思考之四:汉代流行时装--曲裾深衣(一)
(2009-12-10 17:48:33)
标签:
服装曲裾深衣直裾楚王徐州 |
前言:本文只是学习思考笔记。
什么是深衣?
《礼记·深衣》孔氏正义曰:“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深衣是最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的服饰。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口宽深衣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什么是曲裾深衣?
深衣有兩種:除了曲裾深衣,还有一种是直裾深衣。
曲裾深衣在魏晉以後就消失了,最少南北朝就不見了。原因不明,可能是五胡亂中華造成的。也可能是曲裾太費布料,或者是做法太復雜。總之以後就是直裾深衣的天下了。
到了宋朝就搞不清曲裾到底是什麼東西了,衹根據一些文獻資料亂猜一氣,誤導了千年之久,直到解放後馬王堆出土了實物,世人才恍然大悟。
一.曲裾深衣的出现背景
二.曲裾深衣款式
战国时期:
战国男子和女子的服饰以曲裾
1.楚国女子的曲裾深衣
2.战国妇女的曲裾深衣
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衽”就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
3.战国窄袖曲裾女服展示图
根据四川成都出土青铜壶纹饰复原绘制。女窄袖曲裾服,衣长略短,下配拖地长裙。
4.楚曲裾舞服
曲裾衣陶舞俑,徐州驮篮山楚王母出土,现藏徐州博物馆.曲裾衣陶舞俑身着绕襟深衣,顶发中分,于脑后挽成发髻。眉目清秀,身姿娇柔。从舞俑的造型来看,所跳的正是当时盛行的长袖折腰舞。
绕襟衣陶舞俑:徐州驮篮山楚王墓出土,现藏徐州博物馆.陶舞俑身着绕襟衣,发髻后挽,眉眼清秀,身姿妙曼。整件舞俑造型夸张,应是楚王宫内舞者的生动写照。
4.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根据陕西咸阳出陶俑复原绘制。
5.秦汉妇女的曲裾深衣
6.汉代窄袖绕襟深衣图(参考湖北云梦大坟头一号汉墓出土木俑复原绘制)。
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