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乔布斯露王者相:苹果市值超谷歌

(2009-08-15 08:58:19)
标签:

财经

    8月12日,苹果(NASDAQ:AAPL)的股价为165.31,这意味其市值达到了1480.87亿美元。
    同一天Google(NASDAQ:GOOG)的股价为458.58,其市值为1451.73亿美元。
    我们再来看微软(NASDAQ:MSFT),股价为23.53,因此其市值就为2096.68亿美元。
    结论《商业周刊》已经得出来了:苹果市值之前短暂地超过谷歌,但是这一次它从7月22日起就一直就在Google的前头。
    这个逻辑继续延伸就是,以市值计,苹果已经是第二大科技公司,它正在为最终超越微软做准备。

    这里面存在一个逆向思维,苹果在所涉及领域所拥有的份额有限,美国个人电脑市场的10%,或者手机市场的8%,由于顾客有很高的满意度,因此小份额意味市场潜力。同时Google依赖于搜索广告,而微软则给人PC软件巨头的印象,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占据绝大多数份额,而在此之外的耕耘,则仍有待观察。反过来,乔布斯将品牌同技术融合,正在从容地,从诸如音乐商店之类的业务中获益。

    苹果的成功,简单归纳就是,“顾客导向,技术驱动”。当然每家技术型企业,甚至于每一家企业都是那么强调的,但是多数情况下,企业是市场驱动的。
    如果是一个完全被动的企业,比如可替代性很高的代工工厂,或者是市场上同质的小参与者,那就根本谈不上市场影响力。
   “要左右市场,而非为市场所左右”。事实上可以左右市场的企业,已经十分难得。不过当企业可以对市场发挥影响力的时候,往往局限于市场视角。
    当企业忙于同竞争对手争夺份额,有时候会同更好体现顾客需求相左。

    但是这一点,以前相对不重要,因为在传统企业理论下,更大的份额意味更低的成本,使用成本和社会成本,比如视窗操作系统。Google正从更多的份额中获得了规模优势,在这个前提下,雅虎CEO巴茨只能将她的份额拱手让于鲍尔默。但是1997年9月,斯蒂夫-乔布斯(Steve Paul Jobs)成为苹果公司的iCEO,即临时CEO,应该说是再一次,他对技术商品独到的认识,和新的环境结合起来了。
    新的环境是,个人电脑的市场规模已经非常巨大,一部分市场份额就可以支持一个系统。
    乔布斯上任后,推出的第一个重要的产品是iMac,人们面对这台半透明的,发光鼠标,充满太空质感的电脑,其感受是“惊艳”。既然个人电脑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么人们有理由要求其更具亲合力。
    之后,乔布斯再接再厉,新的苹果笔记本电脑、音乐播放器,苹果移动电话。苹果将注意力聚焦在顾客体验上,而不是市场份额。结果是满意的顾客让苹果的股东同样满意。
    实际上,投资者认为,苹果有能力提升份额,既然它出售的商品价格比较高,那么就有降价的空间,而一旦降价,销量就会激增,虽然乔布斯不一定要那么做。

    什么是高端客户?苹果的成功被定义为面向高端,但是苹果有不同的“高端”理解。高端客户不等同于富有的顾客,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高端客户指的是对产品性能更敏感的客户。
    比如说,商人可能更富有,但是他们平时未必有很高的移动电话话费,可能更依赖于电子邮件,而八小时之外,客户和他彼此较少联系,但是一旦他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处于移动中,就成为高端客户,可能几天就花费之前数月的话费,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联系。
    在苹果的旗舰店,会发现一个问题,有很多儿童,也有很多,看起来对个人电脑不那么擅长的老人。事实上,苹果的操作系统对没有个人电脑使用经验的人来说,更容易掌握,更容易做出专业特征十足的作品。
    而对于部分美术工作者来说,苹果电脑是他工作的前提。不过,很多人将其理解为——风格。 这需要使用之后,才有结论。
    乔布斯无疑是很好地理解了高端客户的价值,因此顾客觉得,他的产品的确物有所值,而不是无端的强调个性。

    乔布斯在肝移植手术后,恢复情况良好,6月在全行业的期待下顺利回归,或者从7月的照片看,仍感消瘦。不过显然,他的竞争对手不会那么认为,这是一个让人敬畏的家伙。作为开创了个人电脑时代的他,现在正在完成,应该在那个时候就萌发的理想。
   “带着责任感生活,尝试为这个世界带来点有意义的事情,为更高尚的事情做点贡献,这样你会发现生活更加有意义,生命不再枯燥,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很多。”

(来源:腾讯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