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冲突调解篇》推荐序
化冲突为合作的思维模式与关键技术
刘诚哲
现在,我邀请你回想一下:你每天和你的家人、朋友、邻居、同事、客户等各种人际之间要经历多少次互动,其中有多少或大或小的冲突,无论是表现出来的冲突,还是内心的迟疑、纠结与矛盾?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和谐与冲突。可以说,生活是由一系列的冲突与和谐构成的。我们都期待有更多的和谐,尽可能地避免冲突。然而,如果为了表面的和谐掩埋许多的质疑、分歧和异见,压抑心中的不快以及各种真实的情绪、感受与想法,那么这种“和谐”并不会带给人们多少益处,压抑久了还会导致疏离、分裂和对抗。冲突是人的内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信号和呐喊,它以较特别的方式表达出来。它明确的告诉我们,有些问题需要被重视,有些人的需要渴望被看到,被给予关注,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得到满足。
冲突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每个人是丰富而独特的,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无论是认知方面的差异或者行为习惯方面的差异。而冲突的根源也往往是冲突双方忽略了这种差异,甚至想通过控制消除这种差异,并且无视对方的情绪感受与内在需要。在生活中,我们解决冲突的误区在于,双方都试图让对方承认自己的错,而缺乏用心地去倾听对方的感受与需要。过分的计较对错、输赢却忽略探询双方的需要是很难化解冲突与矛盾的。这种输赢-对错游戏的根源在于人们固有的非黑即白般二元对立的逻辑规则,固着于零和游戏的思维模式,一方对意味着另一方错,一方赢就意味着另一方必输。却忽略了在生活中的许多时刻、许多场合,人们之间是有共同利益的,而且可以通过相互接纳、理解和支持的协作达成共赢的局面。当人们之间愿意尝试放下对错-输赢的零和游戏思维模式,相信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之上,很多时候,可以达成利己益人的双赢局面。这需要冲突双方愿意在冲突发生时用心地倾听自己和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愿意坦诚、真实、怀着善意去探询满足双方需要的方法与策略,而且愿意付诸行动时,往往可以化冲突为合作,最终达成协作共赢,这就是调解人思维的要点。调解人思维与零和游戏思维是有本质区别的。零和游戏思维在冲突调解中常常是协作共赢的主要阻碍因素。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会刻意避免冲突,回避冲突,认为冲突都是不好的,是麻烦。这与人们对冲突的错误认知有关。因此,我们如何认知冲突,如何理解冲突,如何看待冲突的正面意义,决定了我们对待冲突的态度以及处理冲突的行为。
实际上,冲突并不可怕,它常常孕育着和谐的种子。每个冲突之中都包含着转化的因素。而当我们将人际冲突视为一种威胁时,我们的恐惧会限制我们思路清晰地思考、自由地感受、明智地行动和开放地联想的能力。我们可能会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身体、感受和精神,继而对我们的人际关系与身心和谐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对待冲突的正确态度、认知与思维模式固然重要,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毕竟,当冲突来临时,人们还是会被负面情绪笼罩,这时人们最需要的是解决冲突的策略和方法。
艾克(Ike Lasater)和约翰(John
Kinyon),这两位非暴力沟通领域的冲突管理专家,在大量理论研究与实践基础上,用心写成了《从冲突到连接》这本书,有效地解决了如何从思维模式到调解技术结合起来去面对冲突、调解冲突的问题。他们创造性的发展了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的理论与方法。而且具有十分实用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它将改变我们过往习惯的、功能不良的沟通方式和解决人际冲突的思维方式,让每个关系中的人都从中受益。同时指出,只有培养并具备调解人思维,其他的冲突调解技术和工具才会更有效。
本书的两位作者我都认识,但与艾克很熟,我认识艾克并与他合作进行冲突调解技能连续培训项目已经五年多了。艾克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同时又是一位有主见、甚至有些固执的人,他严谨、认真、幽默,同时又很真实、直率、坦诚。他常常告诫的是,一定要把所学先行用在自己身上,用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使自己和他人受益,才算是真正有效的学问和技术。他的学问十分强调练习、练习、再练习,并不断反复实践,才能变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对个人、家庭、企业和组织的发展有益。
在持续的培训与教学合作过程中,我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在我与他之间产生并处理差异、分歧、争论过程中,所得到的“从冲突到协作”的体验深刻的学习,还有他十分强调的调解人思维的应用。曾多年从事律师工作的他,很注重逻辑和实证研究结论。当我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时,他一定要我说出依据和相关实证资料,才能说服他。工作中,他也有情绪激动、失落、沮丧、担心的时候,但在这种时候,他会立即应用自我冲突调解技术,安静的进行自我同理与自我连接,同时去同理对方。几分钟后他就能平和下来,充满能量地与他人进行有成效的沟通。他的严谨、认真与专注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值得我学习。
在《从冲突到连接》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他们悉心的探索和丰富的实践,不仅提出了一些创新的理念,还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化解冲突的技术和工具-化解冲突的行动指南和人际冲突调解地图。包括调解人思维模式,权力共享的理念,NVC学习循环,五步冲突调解模型,九项冲突调解关键技能,调解人思维的培养,以及许多冲突调解的实用技能。它们能够广泛有效地应用在工作生活中,帮助人们化解各种冲突-自己和自己的内在冲突,自己和他人的冲突,以及作为调解员去调解其他人之间发生的冲突,达致内在和谐,人际和睦与世界和平的美好目标与愿景。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本任何人都值得认真阅读,学习并积极实践的书。不仅可以在职场中,在家庭中,其他任何涉及人际关系的场合均可应用。《从冲突到连接》不仅提供了一种解决冲突的有效方式,也给了我们一些如何利用冲突深化与他人和自我连接的具体方法。同时让读者相信,冲突调解是一组可以通过学习、实践而逐渐熟练掌握的实用技能。
这也是一本有趣的、可读性很强的书籍。书中用具有代表性的日常生活中的案例阐释冲突调解的概念,非常清晰明了。我在审校的过程中,深深被它的结构、内容、故事情节和奇妙的介入冲突调解技巧的学习、应用方式所吸引。当我们读完这个“我们也身在其中,并与故事中的角色感同身受”的故事的时候,自己不仅逐渐培养了调解人思维,学会了一些有效的冲突调解技巧,同时也获得了成长与改变的动力。
当我们养成了调解人思维,而且熟练掌握了冲突调解的实用技能时,冲突对于我们来说,就不再是威胁与挑战,而是创造连接与协作的机会。它为我们达成更好的协作,并通过协作共创共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刘诚哲【心理学博士,BSCMC认证培训导师,NVC冲突调解职业技能认证项目培训师,萨维亚教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
化冲突为合作的思维模式与关键技术
《非暴力沟通-冲突调解篇》推荐序
化冲突为合作的思维模式与关键技术
刘诚哲
现在,我邀请你回想一下:你每天和你的家人、朋友、邻居、同事、客户等各种人际之间要经历多少次互动,其中有多少或大或小的冲突,无论是表现出来的冲突,还是内心的迟疑、纠结与矛盾?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和谐与冲突。可以说,生活是由一系列的冲突与和谐构成的。我们都期待有更多的和谐,尽可能地避免冲突。然而,如果为了表面的和谐掩埋许多的质疑、分歧和异见,压抑心中的不快以及各种真实的情绪、感受与想法,那么这种“和谐”并不会带给人们多少益处,压抑久了还会导致疏离、分裂和对抗。冲突是人的内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信号和呐喊,它以较特别的方式表达出来。它明确的告诉我们,有些问题需要被重视,有些人的需要渴望被看到,被给予关注,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得到满足。
冲突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每个人是丰富而独特的,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无论是认知方面的差异或者行为习惯方面的差异。而冲突的根源也往往是冲突双方忽略了这种差异,甚至想通过控制消除这种差异,并且无视对方的情绪感受与内在需要。在生活中,我们解决冲突的误区在于,双方都试图让对方承认自己的错,而缺乏用心地去倾听对方的感受与需要。过分的计较对错、输赢却忽略探询双方的需要是很难化解冲突与矛盾的。这种输赢-对错游戏的根源在于人们固有的非黑即白般二元对立的逻辑规则,固着于零和游戏的思维模式,一方对意味着另一方错,一方赢就意味着另一方必输。却忽略了在生活中的许多时刻、许多场合,人们之间是有共同利益的,而且可以通过相互接纳、理解和支持的协作达成共赢的局面。当人们之间愿意尝试放下对错-输赢的零和游戏思维模式,相信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之上,很多时候,可以达成利己益人的双赢局面。这需要冲突双方愿意在冲突发生时用心地倾听自己和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愿意坦诚、真实、怀着善意去探询满足双方需要的方法与策略,而且愿意付诸行动时,往往可以化冲突为合作,最终达成协作共赢,这就是调解人思维的要点。调解人思维与零和游戏思维是有本质区别的。零和游戏思维在冲突调解中常常是协作共赢的主要阻碍因素。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会刻意避免冲突,回避冲突,认为冲突都是不好的,是麻烦。这与人们对冲突的错误认知有关。因此,我们如何认知冲突,如何理解冲突,如何看待冲突的正面意义,决定了我们对待冲突的态度以及处理冲突的行为。
实际上,冲突并不可怕,它常常孕育着和谐的种子。每个冲突之中都包含着转化的因素。而当我们将人际冲突视为一种威胁时,我们的恐惧会限制我们思路清晰地思考、自由地感受、明智地行动和开放地联想的能力。我们可能会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身体、感受和精神,继而对我们的人际关系与身心和谐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对待冲突的正确态度、认知与思维模式固然重要,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毕竟,当冲突来临时,人们还是会被负面情绪笼罩,这时人们最需要的是解决冲突的策略和方法。
艾克(Ike Lasater)和约翰(John Kinyon),这两位非暴力沟通领域的冲突管理专家,在大量理论研究与实践基础上,用心写成了《从冲突到连接》这本书,有效地解决了如何从思维模式到调解技术结合起来去面对冲突、调解冲突的问题。他们创造性的发展了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的理论与方法。而且具有十分实用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它将改变我们过往习惯的、功能不良的沟通方式和解决人际冲突的思维方式,让每个关系中的人都从中受益。同时指出,只有培养并具备调解人思维,其他的冲突调解技术和工具才会更有效。
本书的两位作者我都认识,但与艾克很熟,我认识艾克并与他合作进行冲突调解技能连续培训项目已经五年多了。艾克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同时又是一位有主见、甚至有些固执的人,他严谨、认真、幽默,同时又很真实、直率、坦诚。他常常告诫的是,一定要把所学先行用在自己身上,用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使自己和他人受益,才算是真正有效的学问和技术。他的学问十分强调练习、练习、再练习,并不断反复实践,才能变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对个人、家庭、企业和组织的发展有益。
在持续的培训与教学合作过程中,我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在我与他之间产生并处理差异、分歧、争论过程中,所得到的“从冲突到协作”的体验深刻的学习,还有他十分强调的调解人思维的应用。曾多年从事律师工作的他,很注重逻辑和实证研究结论。当我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时,他一定要我说出依据和相关实证资料,才能说服他。工作中,他也有情绪激动、失落、沮丧、担心的时候,但在这种时候,他会立即应用自我冲突调解技术,安静的进行自我同理与自我连接,同时去同理对方。几分钟后他就能平和下来,充满能量地与他人进行有成效的沟通。他的严谨、认真与专注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值得我学习。
在《从冲突到连接》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他们悉心的探索和丰富的实践,不仅提出了一些创新的理念,还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化解冲突的技术和工具-化解冲突的行动指南和人际冲突调解地图。包括调解人思维模式,权力共享的理念,NVC学习循环,五步冲突调解模型,九项冲突调解关键技能,调解人思维的培养,以及许多冲突调解的实用技能。它们能够广泛有效地应用在工作生活中,帮助人们化解各种冲突-自己和自己的内在冲突,自己和他人的冲突,以及作为调解员去调解其他人之间发生的冲突,达致内在和谐,人际和睦与世界和平的美好目标与愿景。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本任何人都值得认真阅读,学习并积极实践的书。不仅可以在职场中,在家庭中,其他任何涉及人际关系的场合均可应用。《从冲突到连接》不仅提供了一种解决冲突的有效方式,也给了我们一些如何利用冲突深化与他人和自我连接的具体方法。同时让读者相信,冲突调解是一组可以通过学习、实践而逐渐熟练掌握的实用技能。
这也是一本有趣的、可读性很强的书籍。书中用具有代表性的日常生活中的案例阐释冲突调解的概念,非常清晰明了。我在审校的过程中,深深被它的结构、内容、故事情节和奇妙的介入冲突调解技巧的学习、应用方式所吸引。当我们读完这个“我们也身在其中,并与故事中的角色感同身受”的故事的时候,自己不仅逐渐培养了调解人思维,学会了一些有效的冲突调解技巧,同时也获得了成长与改变的动力。
当我们养成了调解人思维,而且熟练掌握了冲突调解的实用技能时,冲突对于我们来说,就不再是威胁与挑战,而是创造连接与协作的机会。它为我们达成更好的协作,并通过协作共创共赢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刘诚哲【心理学博士,BSCMC认证培训导师,NVC冲突调解职业技能认证项目培训师,萨维亚教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