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有两把刷子”
(2024-03-22 21:20:37)
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原创评论 |
去年上半年,看到晶科能源取得组件全球销售第一,老红写了《晶科拼的有点苦》,预感晶科这回不像前年,得了上半年第一却没得全年第一,2023年它会重回全球全年第一。也预感它会销售上去了,资产负债也上去了,利润却不一定上的去。
前两天,公开消息说晶科取得了组件全球全年销售第一,接着2023年的业绩报告又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4.86亿元,同比增长154.97%。老红忍不住喊了声“晶科还真有两把刷子(北京胡同语,有本事的意思)!”只是资产负债虽然没上去,但也没下来。
2023年的光伏市场,产品产能供大于求100%,产品价格下跌60%,这一背景下的光伏企业盈利,不亏钱是成绩及格,增长幅度不变是成绩良好,增长幅度高于上年是成绩优秀,老红怎么也想不到晶科竟是155%的增长幅度。
老红去年的预感是长期旁观晶科的结果,代表着过去对晶科的感觉。这些感觉是:
知道晶科是光伏产业中久经风雨的企业,可就是觉得它太年轻。只要想到晶科,就会想到一个心心念念要争第一的小伙子,就会想到李仙寿说的“狠狠地生长”,就会为晶科有点小担心。因为在光伏产业,过去总在争第一的企业结果都不太好。
知道晶科是个聪明的企业,可总觉得它缺少点什么。在早期光伏产业,李家三兄弟是出了名的,李仙德是先进了大哥李仙寿一度辉煌的昱辉,再出来和二哥一起做了晶科。因为聪明,老红那时很喜欢读李仙寿的讲话,没想到李仙德更聪明,虽然不如大哥话多,但比大哥企业做得好。可这些年就是觉得晶科缺点什么,但缺的是什么老红总也没想明白。
知道晶科是一家挺透明的企业,可就是觉得看不准它。不像许多光伏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都可以对外宣讲一下对产业和企业的认知,可晶科不行,只允许副总裁钱晶一个人对外宣讲。如果再想更多了解晶科,只有等到年底李仙德深刻且稍显晦涩的“小作文”出来,猜猜他是怎么想的。就像老红想知道李仙德长得什么样,却只能看到他两手交叉在胸前那张标准照,直到去年中央电视台对光伏企业老板群访,老红首先要去看看他和标准照长的一样不一样。过去是对晶科有感觉,却从不敢确定这些感觉。
最近李仙德终于公开露面了,一次是晶科年会致辞、一次是接受媒体采访,依旧金句不少,老红也看到他和标准像长得差不多。最重要的是李仙德现场的发言和回答,让老红对晶科有了比过去确定的感觉。
选择并做大Topcon符合晶科的风格。进入N型技术时代,是选择Topcon,还是HJT还是BC,应该是光伏企业有史以来最艰苦的选择了,目前看Topcon暂时赢了,占据了将近60%的市场份额。晶科选择的是Topcon,并且是以比所有人都快的速度把它做大,老红觉得这很晶科——只要能得第一就行。毕竟Topcon可以从部分PERC设备改造升级而来,符合光伏产业产品“不求最好但求性价比最优”的阶段性标准。结果晶科重回第一,作为Topcon的代表企业占据了15%的市场份额。不像过去第一的隆基,虽然也认同“不求最好但求性价比最优”,但追求“做难的事儿”。李仙德说:“从两年前晶科开始做TOPCon,一直到今天,市场上都有质疑的声音。对此我们不需要辩解”。
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企业。聪明人容易过分自信,难免缺少自知之明。老红过去总觉得晶科有点“飘”,也许就是怕晶科太过聪明而缺少自知之明。听了李仙德说“我们这样的企业不会因为做对一件事情成就今天这样的行业地位”,老红觉得会慢慢地改变过去对晶科“飘”的看法。
是一个对产业、产品有着独到的认知的企业。媒体介绍成功企业家时常会用到“敢赌”一词,这个“敢赌”的背后是对经济、产业、企业的准确认知。老红过去知道晶科“敢赌”却无法知道晶科背后是如何认知的,难的这次李仙寿接受采访时说:“对客户来说,光伏组件不是消费品,而是投资品。高性价比(高效率、低成本)、高收益率的产品一直是客户追逐的方向。我认为这是光伏行业的逻辑”。记得去年,李振国、钟宝申也曾说过“投资品”的观点。
是一个眼光超前的企业。过去三年,老红一直呼吁“中国光伏产品要从全球贸易到全球加工”,现在就连人民日报都喊出了中国光伏产品要“全球造、全球卖”。对此,李仙德对记者问的回答是老红最爱听的“全球化,从全球贸易向全球制造!”同时老红也知道了,晶科既是最早到美国去投资建厂的企业,又是海外产能最大的光伏企业,就在曾经占据美国6%市场份额的隆基产品受阻、从美国市场撤回形成损失的时候,晶科却能做到“是唯一可以正常向美国供货的企业。2023年,晶科能源对美国的出货达4GW,预计2024年会有大幅度提高”。
对企业风险也有清醒的认知。光伏是类金融产业,金融产业“风险性”第一,“流动性”第二,“收益性”第三,光伏产业也必须金融思维。因为看到2019年到2022年,晶科能源的资产负债率是79.94%、75.24%、81.4%、74.73%,所以老红总是怕“晶科拼的有点苦”,特别是当前的产业整合从未有的残酷且时间较长。这次看到李仙德反复地讲:“负债率已经成为晶科能源财务最重要的一场仗……我们态度明确地、战略性地在降低资产负债率。2023年四季度负债已经下降了一些。我们会在盈利和扩产上找到平衡,来持续降低我们的负债率,以后每个季度负债率都下降”,“穿越周期,大家已经触碰到了它的难度,却迷茫于它的长度”。
在今年晶科的年会上,李仙德说:国内上市时我们就说要三年重回组件销售全球第一,结果不到两年就实现了。老红听到这话,过去会觉得这是晶科习惯性的“自负”。现在读了李仙德的答记者问,老红会想,所以自负是因为“有两把刷子”。
参考资料:
《光伏新龙头2024年的判断与行动!晶科能源李仙德专访》
《蛰伏、酣战、夺回:晶科干了这碗三年的酒》
《TOPCon的下一个技术主流是什么?专访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
《相信 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2024年会致辞》
《晶科能源资产负债率》
《晶科能源李仙德:本轮光伏产能淘汰赛可能比想象的更快》
红炜
2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