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光伏产能扩张时
(2021-04-04 20:08:35)
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原创评论 |
光伏产业又到了明知产能过剩还要拼命产能扩张的时候,也到了一些光伏企业将要被动竞争至死的时候。每到这时,总会有智者呼吁:不要忘记历史、不要盲目扩张,可现实却总是所有光伏企业更加疯狂地产能扩张。
小时候看到人民日报一篇社论的题目至今不忘,“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当时老红不明白是啥意思,现在好像明白了。历史是上升的是一定的,历史会重演也是一定的,谁也无法改变规律。
老红关注光伏产业10年,光伏产业的历史何尝不是如此。光伏产业的快速进步是一定的,但是每过一段时间,光伏企业或者为了打败别人或者为了续命,就重演一次疯狂产能扩张和低价比拼也是一定的。过去10年,这种疯狂至少还有两次,产业进步越快,扩张和比拼越疯狂。当前的产能疯狂扩张更是无法改变的,因为这是取消补贴后光伏产业第一次完全市场化的扩张,它将是比以往更加疯狂。
产能疯狂扩张、竞争至死,是否是当前光伏企业生存发展的唯一选择?一天,为此长期困惑的老红豁然开朗,因为读到了《陈东升 商业的唯一捷径是长期主义》一文。
陈东升是“92派”的代表人物,30年过去了,他创立的嘉德拍卖、泰康人寿两个企业不但一直存在着,而且存在得很好,存在成了行业翘楚。不是这两个行业没有经历过疯狂的规模扩张,而是经历了多次的疯狂扩张之后,多家著名企业不存在了,这两家企业还存在。所以存在,不是因为不扩张,而是因为始终坚持独特认知、不随大流盲目扩张,陈东升很早就认识到:“我们从国家机关出来,有很大的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赚钱的门路就更多了,很容易什么赚钱做什么,摊子越铺越大,最后企业都不在了。”因为不盲目扩张,泰康曾被业界质疑在多元化上是小脚女人迈不开步子,陈东升也曾遭遇是否要和别人一样疯狂扩张的煎熬。记得在吴晓晖之流当道、安邦保险所向披靡的2015年前后,整个保险业是疯狂的、不进则退的,老红读到了陈东升的一个讲话,至今仍能感受到他那时的纠结和痛苦:因为不和其他企业一样疯狂追求规模,所以成立最早的泰康,规模只能一般、业绩只能平平。那一次保险业疯狂扩张的结果是,快速扩张至3万亿资产规模的安邦保险被托管了,稳定发展的泰康人寿却成了最优秀的养老保险机构。到2020年,泰康人寿有了3亿客户、2万亿的金融管理规模,正在打造“大健康生态体系”。陈东升用事实告诉人们,谁也改变不了市场规律,但是可以坚持自己的信念。
同样面对疯狂扩张的压力,陈东升的信念是什么?“做企业就是跑马拉松,慢就是快。商业就是要扎扎实实,老老实实,如果有什么捷径,就是长期主义。一定要相信,目标纯正、心无旁骛,做正确的事,时间就是答案。”
程东升总结过去30年成就企业的关键三点是: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又把规范化细化为:“不偷、不抢、不争。不偷就是不偷股东的钱,以客户利益为先,这要求企业打造科学的治理结构和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不抢就是不恶意竞争,特别是我们金融保险企业,聚集了大量的长期资金,要用在支持企业家精神上,不能去二级市场恶意举牌;不争就是不争一时一地的得失,要争长久、争战略、争创新。”
相信所有企业家都懂得这些,但也知道太少的企业家能做到这些,陈东升做到了。
老红是“泰康养老计划”的用户,进入养老时代的老红一点都不关心泰康再去和谁比规模、打败谁,只关心泰康的养老服务是否能够长期存在。其实,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的用户来说,谁又不是希望这个企业活的更长久呢?前两天,高纪凡从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说了一段被业内称为“肺腑之言”的话,其中一句是:“但是行业还没有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当前而言,“客户为中心”是什么?就是当光伏企业不计后果拼命扩张时,想过你的用户怎么想了吗?
参考资料:
《安邦:三万亿的泡沫之路!》
《谋大局、抓执行、滚雪球,陈东升全面阐释泰康“战略三环”》
红炜
202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