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坐在我的副驾上——咱们去黄石吧(五)

(2015-12-16 14:33:37)
标签:

旅游

美国公路旅行

听火车的宝贝

分类: 国外


坐在我的副驾上——咱们去黄石吧(五)


 

     “啊?都快九点了!赶紧起床。”翻身下床撩开窗帘,除了那个半夜哀嚎的房车还停在后院,其他的房车已经无影无踪了——这时候老天爷突然打个响雷该多好啊。

     挠了一下Apple露在被子外的脚心,Apple的脚呲溜儿地缩了回去。“妈妈!”这是唯一能叫醒Apple的独家绝招儿。“赶紧起,早点一会儿关门了。”这是能让Apple不磨蹭的另一个独家招数。

     外面的空气潮湿的能拧出水来,我俩就像被露水打湿的花儿低着头朝早餐厅无精打采走去。“你睡的好吗?”我拉着Apple的手问。“还可以。”早餐厅在另外一个建筑里,进去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在就餐了。可能是因为昨晚前台擅自脱岗的缘故,我对餐厅提供的早点并不满意,其实这家汽车旅馆提供的早餐相对于后面的早餐要好很多。

     “昨天的房费你记下来吗?”我问Apple。

     “记下来了。”

     Apple在这次旅行中负责记账,我请她把每天的花销,公里数以及一些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

     “妈妈,今天要开多久?”

     “577公里。”

     “如果我们到了黄石没地方住怎么办?”

     “在附近找宿营地或者返回沿途经过的小镇子。”


     回到房间,把昨晚提前做好的午饭在微波炉里热了一下放进保温桶里,此时的7月如早春般凉爽,食物还不容易坏。Apple忙着把洗干净的水果放进保鲜袋里,一切收拾停当后,临出门前Apple把小费放在枕头边儿上。“不许多给!”我说。Apple忙不迭地抽回了一张纸票。


     “油,40块,起始3549英里。”在旅馆边上的加油站加满油后,我把今天的第一笔消费说给Apple。

     “记好了。”Apple把记帐本放回书包里。

     “我们走。”



坐在我的副驾上——咱们去黄石吧(五)



      从汽车旅馆出来,我们一头扎进了仙境。“妈妈,真像中国的水墨画儿。”

      “空气好的沁人心肺。”

     “要是能装一大袋子带回北京就好了。”从朋友圈里和我妹的微信里看到北京的天气很糟糕,虽然我们现在每天都可以呼吸到新鲜到空气,但没有丝毫庆幸地感觉——早晚还得回去当吸尘器,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老天早晚要跟咱们算账的,人类太嚣张了。”我说。

      “嗯!我们忘了老板是谁了。”


      很快我们就进入洛洛国家森林公园(Lolo National Forest),再往东就将进入蒙大拿州(Montana)。洛洛的森林覆盖面积达8000平方公里,大部分是云杉和冷杉树种。西边的树木明显比东边的高大很多。森林内有四个野生动物区域,60多种哺乳类动物,20多种鱼,300多种鸟类。森林里有十几个露营地,大大小小的湖泊100多个。从1904年开始到1931年先后合并了另外两个国家森林公园,大面积的原始森林被保护了起来。


      “真该在这里露营,而不是住那个又贵又吵人的汽车旅馆。”在北京我下载了两个美国宿营地的APP,没一个好用的。

 

坐在我的副驾上——咱们去黄石吧(五)


        渐渐地路的两旁出现了零星人家。“快看,腾云驾雾的房子。”一座建在半山腰的房子四周围着薄雾,薄雾后是隐隐约约的墨绿,像一幅画的背景。这种场景二十年前在成都的青城山看到过,记得当时为了这仙境点了杯清茶,对我妈妈说了同样的话:“腾云驾雾的房子。”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表达方式也没什么长进。

       令人心动的景儿总是带着美与遗憾一闪而过,连回望的机会都没有。每到此时我总是会责怪自己开的太快或者没有当机立断,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大千世界万万物物有缘的是少数,也就放开了责备自己的执着心。

      我还是找了一处地方停下车来,不知天空下的是毛毛细雨还是水蒸气,落在身上有一种运动完后的湿气——在这个地界儿呆上一年半载我的皮肤一定能润出水来。马路旁的铁丝网围出好大一片私人区域,一辆白色的房车停在房屋的不远处,与一辆拖车安安静静地靠在一起。在房屋的另一侧有几匹枣红色的马分散在半坡上低头吃着草。


       


坐在我的副驾上——咱们去黄石吧(五)



            一切都湿乎乎的。

           两边的车带着碾过的水声刷刷地驶过,每一次都让我心头一惊——我站在一个临界口上,面朝宁静背朝熙攘。回到车里Apple递给我几张餐巾纸:“妈妈,住在这里的人靠什么生活?”

           “不知道。应该有办法。”我把用过的餐巾纸丢进垃圾袋里。

        

    


坐在我的副驾上——咱们去黄石吧(五)

 


      “昨晚你妈被吵的睡不着时恶补了一下黄石公园,你猜怎么着?Lewis & Clark和黄石也有关系。”我对Apple说这话时看到一座褐色的山:“这山很像西藏的山。”

      “他们与黄石什么关系?”等我拍完照片回到车里后Apple问。

      “Lewis & Clark探险队的一位二等兵是进黄石勘测的第一个白人。”

      “为什么不是Lewis 和 Clark呢?”Apple问。

      “我也不是太清楚。当时探险队在返回华盛顿的途中在俄勒冈州遇到几个印第安人,他们告诉探险队附近有一个不断吐热水和蒸汽的可怕地方,他们只偶尔捕猎时才进去。探险队嘛,肯定是哪神奇就去哪儿,他们决定绕道前往黄石。可能探险队到黄石后没有很深入的考察,这个二等兵就决定退出探险队,加入了一个捕猎队进入黄石,然后就成为第一个到黄石勘探的白人了。”

      “Lewis & Clark会不会很后悔?”

      “我想不会吧。他俩的成就已经够大的了。”

      “如果我是那个二等兵也会退出,起码能让后人记住。”




坐在我的副驾上——咱们去黄石吧(五)




      一座钢架老桥出现在我们都视野中。“去看看。”我说。

      “您怎么知道这是座老桥?”

      “猜的。”

      Apple坐在车里没有下来,我冒雨跑到桥边,那里有一个说明牌。“嗨!我们已经进入蒙大拿州了!”我回头冲Apple喊。

      “是老桥吗?”

      “应该是,1918年的桥。”

       回到车里,慢慢地从桥上穿过,桥下是湍流地的克拉克福科河(Clark Fork River)。“看你那边,能否看到桥的一个支撑是铆在岩石上的吗?”“看不到。铆在岩石上?能结实吗?”“快100年了还没塌肯定就是结实唄。” 在上桥之前是可以看到这个不同寻常之处的,我很敬佩这个97年前的建筑师能把自然融入到桥梁的设计里。

       这座最多100米长的桥只能供一辆车通行,限速15英里。桥面中间有50公分的凹槽,很像我们练习的双边桥。看不出桥面铺设的材质,但密密麻麻的铆钉在雨水中泛着光。




坐在我的副驾上——咱们去黄石吧(五)



     穿过桥是一条铁路,弯曲地没入密林中。“这个地方原来是通往黄石的步行道,为了便于通行决定建这个桥。但当时这个村子正在帮助建设洛洛国家森林公园,财政有点吃紧。村长只好向联邦政府寻求财政援助,建了一半时资金用完了,村长又去筹款,直到1918年建成。”

     “他们用了几年时间完成这座桥的?”Apple问。

     “整整2年。好像中间为了筹款停工了几个月。”

     “真够费劲的。”

     “可不!就因为得之不易才必须做好。”

     “嗯。得之不易的东西也会倍加爱护。”Apple说。

     我们原地掉头又从桥上回到90号公路边上,心里默默地祝福这座铁桥能长命百岁。


     


坐在我的副驾上——咱们去黄石吧(五)



      过了米苏拉(Missoula)我们进服务区休息。美国公路两边的服务区绝大部分是没有加油站的,服务区内除了提供干净的厕所以外,还有一些免费拿取的旅游指南,住宿信息,有的还提供本州的地图。食品仅限于自动售货机,卖一些饮料之类的。由于时间尚早还不到午饭的点儿,室外的野餐桌空无一人。



坐在我的副驾上——咱们去黄石吧(五)



      当我们出入服务区多了以后就会发现,美国的服务区与我们的服务区还存在着更大的不同——它们也是宠物的服务区。几乎每一个服务区无论大小都有为狗狗准备的区域和便便袋。我们到的这家服务区甚至专门为狗辟出一块封闭的领域。

     “Apple,你看这种设计花不了几个钱但起的作用可不小。”我和Apple站在狗圈儿前:“一看就是用心做事才想出如此贴心的好点子。”

     “是啊,人坐车久了会累,狗狗也会累,正好可以在里面松开链子跑一跑。”Apple说。

     “狗狗的粪便也能集中在一个区域里,不至于把周围的环境搞脏了。”我说。

     “妈妈,如果贝勒能到美国就好了。”


     


坐在我的副驾上——咱们去黄石吧(五)


       穿过迪尔洛齐(Deer Lodge),比尤特(Nutte)过了怀特霍尔(Whitehall)出90号公路进入359号公路一路向南进入287号公路。这时太阳出来了,云层如被撕开的棉絮露出喜人的蓝色。广袤与荒芜第一次出现在这次旅行中,心里一笑——我与它是多么的般配。如果是我一个人在旅行的话肯定会跳下车摆好相机,一边撒野一边按自拍器。多半也会吼两句——我们的西藏也如你般美丽。西藏,你要好好的啊!

      我不好意思在女儿面前如此撒野,在孩子面前妈妈是风平浪静的港湾而不是一匹脱缰的野马。这时我才意识到旅行时人的角色是要不断变化的,不总是一个模样。      

     如果有音乐该有多好,此时我多么的想念虾米和百度,没有音乐的旅行就像看一场无声的电影,视觉聋了……



坐在我的副驾上——咱们去黄石吧(五)



       Apple睡着了……每当她睡着时我都会拍成照片,姿态各异非常有趣。每天晚上我都会给她看这些照片,Apple会根据当天的照片调整明天的睡姿——“我睡着时怎么这么丑?”

      “祝你明天睡的漂亮!”

      “妈妈,我认为睡美人是骗人的。人睡着了不是张着嘴就是流哈喇子,不可能那么美。”

      “哈哈,如果王子看到你睡觉的模样,肯定扭头走了。”

      “是啊,怪对不住他的千里迢迢。”

      Apple每天至少要睡两觉。在她的带动下,我也会在午饭后找个服务区或加油站睡上一会儿。有一次我睡醒后发现她不在副驾上,周围也没有她的影子顿时慌了。连忙下车找她,发现她在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里抓虫子玩儿呢——在我睡觉的时候你不许离开车!

      我怕她丢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睡过午觉,奇怪的是我也不感到困了。

      至于Apple,她进入66号公路后也没再睡过午觉,一直到结束旅行。

     

       

    

坐在我的副驾上——咱们去黄石吧(五)

     


      沿着287号公路行驶90英里右转进入191号公路就可以到达黄石公园西门。一路上几乎没有车,景色千变万化,我不时地要停下车来拍照片。“妈妈,如果到晚了是不是更没地方住了?”Apple提醒我说。

      “你不是会施魔法吗?你给咱们留个房间不就得了。”我说。

      “我那都是小时候胡思乱想的。”

      “我相信你有法力,来,施法吧!”我在车窗外对Apple说。

      拍照片时我用余光扫了一眼车里的Apple,她正闭着眼两手比划着“念咒”呢。忍不住笑出声来。




坐在我的副驾上——咱们去黄石吧(五)


      云层又厚了起来,似乎在报复太阳刚才把它撕成棉絮。云层与太阳的战争让天气时雨时晴,我们很无辜的陷入这无常的变数中。

     在进入191号公路前突然出现一大片湖——地震湖(Earthquake Lake)。整个水面笼罩着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湖中的几棵枯木张牙舞爪的好像会突然从水里腾空而起似的。我们从车里走了下来,Apple走到湖边的一个说明牌前念道:“清晨,当薄雾从地震湖上缓缓升起时,几根枯树在湖面上若影若现透出诡异,它们仿佛来自一个陌生而可怕的地下世界,向人们讲述着一个恐怖的故事……”

     不禁一阵寒战:“先别念!等我过去。”我打小就怕鬼故事,三跑两蹦地到Apple身边。

     “这里死了19加18个人……”Apple继续念着。

 




坐在我的副驾上——咱们去黄石吧(五)


       太阳被云层打败了,就像电影要开始前闭了灯。

       “妈妈,19个人至今连尸首都没找到。”Apple说。

       “别读出声儿行吗?”我说。“各看各的行吗?”


        故事是这样的:1959年8月17日星期一下午,岩溪(Rock Creek)的八个官方营地已经住满了度假的人。到了晚上还有人不断地陆续来到此地,这些来晚地人不得不在官方营地的上游或下游扎营(非官方营地)。此时,大家的心情非常好,因为这天的月光美极了。

       “妈妈,美国人那个时候就开始野营享受生活了?”Apple在旁边插了一句。“回家我问问姥姥,他们在1959年干嘛呢。”“忙着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游行呢。”我说:“别打岔儿行吗?”

      夜里11:37分,大地开始晃动,最初人们以为是找食物的熊,有些人向外张望想搞清到底是什么东西。突然,树木开始摇动并发出爆裂地声音,紧接着地面的石头腾空而起,松动地巨石从上面往下蹦跳地滚了下来。几分钟后,发出来自地狱般令人毛骨悚然地咆哮声——这是靠近峡谷口附近的露营者听到的最后的声音。数百万吨的岩石与碎片砸向露营地。此时的上游,咆哮声夹杂着飓风与泥浆把营地的一切卷走:车,帐篷以及人。宿营的人们在短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三次可怕的自然灾难:先是落基山脉大地震;紧接着是八千万吨的山体滑坡;最后是河水猛烈上涨。19人瞬间被滑坡掩埋,他们的尸体到现在也没找到;另外18人死于这场大地震;200多人最终获救。

    一个目击者回忆说:“我们刚要睡下就被巨大的轰鸣声吵醒,我听到外面树木噼啪倒下的声音,紧接着是一片可怕的寂静,然后是尖叫声……”当滑坡横扫一切时,这个叫Bill的幸存者与哥哥睡在旅行车里,他们的姑姑与姑父睡在旁边的拖车里,他们被轰鸣声吵醒后跌跌撞撞地从呛人的烟雾中往外跑,他们的营地逃过此劫,但旁边的营地已经毁于一旦。随着时间一分一分地流逝,其他一些幸存者聚集在他们的车附近,大家齐心协力把伤员送到东边的疏散点……

    “妈妈,咱们还露营吗?”Apple看完良久冒出一句话。

    “……”




坐在我的副驾上——咱们去黄石吧(五)


     我们到黄石西门时已经7点了,天还大亮着,太阳最终战胜了云层,金黄色的熟光洒满街道。到游客中心买了票顺便打听住处。除了价格很贵的旅馆没有满,中低等价位的基本上都没空房了。工作人员在地图上标出有可能有空房的旅馆,开车去找。果然大部分旅馆门口都挂着一个牌子:No Room 或 No Vacancy。找了四五家后,一家1921年的老旅馆有空房但没有卫生间也没有停车位,旅馆在二楼,全部是木质结构,房间很小,放下我俩就放不下行李了。

     继续在大街上找,我问Apple:“你施法时说旅馆的地址了吗?”

     Apple说:“没有,只说给咱们留一间房子,便宜点的。”

    前前后后转了大概一个小时终于在街道的边缘找到一家安静的小旅馆。开店的是一位和蔼的老奶奶,说话慢吞吞的。她拿出一把钥匙让我们自己先去看看房子。房间很小,一张床加一个单人摇椅式的沙发,沙发是棕绿色的丝绒布面很漂亮。门口是木质的平台,一把长条椅靠墙放着。

    我们决定住在这里。

    “你去办手续,我卸行李。”把护照和100块现金给了Apple。刚才老奶奶说100块(现金)一晚含税,想必Apple能应付。

    “妈妈,您为什么每次停车不是离前面远就是离后面远?”Apple拍了一张照片留做证据。处女座的完美癖犯了,如果我不把车往前停的话她会一直闹心。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每次办好入住后Apple会走到房间门口指挥我停车的原因。

    “再不去办,房间没了。”我说。Apple一溜烟跑了。

     再回来时,Apple手里拿着一本杂志和一个棒棒糖。“奶奶给我的杂志。她听说我喜欢动物就找了一本黄石动物的书送给我,还给了我一个糖吃。”

     会聊天了,很好。我心想。

      


坐在我的副驾上——咱们去黄石吧(五)


      路上在超市里买了一些食品,够我们在黄石这两天的用度。由于房间太局促,Apple坐在门口的长椅上收拾今晚要吃的菜。我们通常要做两次饭,先做好晚饭,吃完后把明天的午饭做出来。虽然有点麻烦,但午餐时就觉得这个麻烦是值得的。以前我不知道多功能电饭煲可以炒菜,蒸东西,炖肉煮老玉米,一直以为电饭煲就是煮米饭用的。当我知道它有这么多的功能时别提多爱它了。这个29美金的电饭煲是这次旅行的大功臣。

      一次性的碗筷,分类饭盒,保温桶,小马扎,保鲜袋,旅行案板刀具,米,玉米面,挂面,洗衣粉,洗涤灵……整整齐齐地放在一个开口的紫色硬纸箱里,这个纸箱还是在西雅图的Casco买东西时店员送的。我很感叹这个纸箱能如此结实,每天都要搬上搬下的分量还不轻可居然一点没坏。直到我们回西雅图时它还那么结实。我妈要仍它时很舍不得就对我妈说:“等我们走了您再仍。”



坐在我的副驾上——咱们去黄石吧(五)


        这晚我们做了Apple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虾仁炒菜花,蔬菜沙配香肠。坐在小马扎上以床当餐桌吃的很香。“妈妈,看来我的魔法起作用了。”Apple一边吃一边与我聊天。“明天继续施魔法,咱们要在黄石的东门过夜。”我说。

        晚饭过后,通常是我洗碗Apple学习。因我们没有看电视的习惯,所以屋子里总是很安静。我很享受与Apple共处的安宁,也很享受作为一个母亲为孩子打点一切。有时我会手洗一些小件的衣服,有时会把纸箱子里的东西再收拾整齐,入睡前会把明天的路线温习一遍,记不住的就拍成照片随时查看。


坐在我的副驾上——咱们去黄石吧(五)


      “妈妈,我学完了,水果在哪儿?我来洗。”Apple收拾好书包放在墙角的小桌子上。她有洁癖,从不把书包放在地上,哪怕是地毯上也不行。但也只局限于她的书包,不包括她的脚丫子。她可以光着脚跑来跑去,脚底黑的跟狗爪子似的。洗水果是Apple的事儿,她洗得要比我认真很多,但不包括她的碗和杯子。

     “我不认为我有洁癖,是怪癖。”Apple把葡萄一个个剪下来洗干净,然后铺在厨房用纸上吸干水分,最后装进保险袋里密封好放进冰箱。

      


坐在我的副驾上——咱们去黄石吧(五)

 

     一夜无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