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坐在我的副驾上——面朝东(三)

(2015-12-07 08:04:29)
标签:

美国公路旅行

听火车的宝贝

旅游

杂谈

分类: 国外

坐在我的副驾上——面朝东(三)

 

     7月10日的清晨,我们尽量不出声响地收拾着行李。昨天跟Apple干妈说好了,今天一定不要起大早送我们,毕竟那个Party让她很辛苦。行李昨晚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所以也不会有太大的响动影响Apple干妈休息。一切都在无声中慢慢的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当我们把所有的行李都悄悄运到房门外时,这个我们曾经借住过的地方就如同我们刚刚住进来时一样,仿佛我们不曾来过……

    轻轻地锁好房门,一件件地把行李搬到电梯口,依然是悄无声息,整个楼都在睡梦中。出了电梯口还是一语不发的往大门外运送行李,我与Apple间保持着默契。直到我们站在自己的车前时,才发出了这天第一个声响——走吧!

 
坐在我的副驾上——面朝东(三)


      我和Apple不习惯也不喜欢吵到别人,包括陌生人。我们不仅仅认为这是礼貌问题或者所谓的素质问题,而是没有权利去这么做。我们习惯在生活中的说话声、脚步声、放杯子声、关门声等都不能超出我们耳膜划定的刻度,也许这个习惯养成了我们对外界的声响变得比一般人敏感。我们怕吵自然也会认为他人也如我们一样怕被炒。

     我只让Apple上了一年的幼儿园,所以没学会扯着脖子背儿歌,拔高声调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我家旁边的幼儿园每到室外活动时老师都用高八度的亢奋语调调动着幼儿们的情绪,“大声点儿!”使得孩子们在大音量的《小苹果》中吼着而不是唱着。在音乐停止时说:“保持安静!”老师任意地调节着孩子们的音量,忽大忽小。孩子们回到家中少了音响师的调控变得有点失控,原来牙牙学语时的稚嫩声儿变了调儿,就连“妈妈”的叫法都从过去的一声四声变成了激昂的平声,很像喊口号。我是最怕看少儿演出的,原本悦耳的童音在浓妆艳抹的猩红小嘴里发出高亢的声调,拼着小命儿就是为了能够取悦大人,对大人来说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热烈的气氛也预示演出的成功。我们很小就在一个高分贝的环境下受着教育,用热闹让公共场合与私人空间的界限模糊。在非洲旅行时,刚到餐厅门口就知道今天的自助餐吃什么,同胞早就高声“唱出”菜名了。我不认为他们是故意的,因为我们习惯在嘈杂的环境中说话,任何噪音都会在这个环境中被削弱,耳膜的承受力就如时常按摩的人已经很受力了。我们不觉得吵,也不会觉得吵到了别人。

     当然,生活不是静音模式,但音量有大小之分,是人完全可以控制的。比如爱人正在睡觉,妻子或丈夫一定不会制造很大的动静出来;比如孩子正在学习,他们的父母一定会把电视机的音量调低;与父母同住的一定不会在午夜播放重金属。但这些体贴入怀的人进入到公共场所时很可能是另一个样子,所有的顾虑与贴心都消失殆尽,制造的声响就如随地吐痰前的清喉声,旁若无人又自然而然。有一位老师说:“中国人除了熟人之外都不是人。”我们习惯基于关系去思考他人而不是基于人性。





 
坐在我的副驾上——面朝东(三)


     当我把最后一件行李放进后备箱时才注意到今天是个阴天。看了一眼坐在副驾上的Apple说:“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出发了。”Apple说:“准备好了,咱们走吧。”

     中国城离I-90很近,一座跨海大桥就像一只搭在弦上的箭随时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把我们朝东边射出去。在随后的十几天里我们将沿着这条路(90E )一直抵达纽约。我对I-90的了解并不多,只能简单地对Apple说:“喂,醒醒,你现在驰骋在美国最长的一条东西贯通的洲际公路上。难道不兴奋吗?”“妈妈,很抱歉,我好像不兴奋。”Apple并不是一个很给情绪的伙伴,她对很多事情的无所谓时常把我的热情浇灭,而我的热情却很少能把她点燃。

     我曾问过Apple在出发前的心情如何?她对我说:“并没有什么感受,出发前以及结束旅行回到这里时我都很淡定,心无云涌。”要说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是很难有淡定的心境的,她一贯如此的表现只能说明她的平静是与生俱来的。Apple无论与谁接触都给人一种安宁的感觉,外人从她的外表上读不出任何东西,好像她的肉体就像一个带锁的柜子,里面到底装了什么无从得知。这让我不得不回过头来思考她总问的问题——妈妈,您相信遗传这东西吗?我苦思冥想,要说与她性格相似的也只有我的姥爷了。Apple轻而易举做到的反而是我一直想做到的,上下求索到头来还是本性左右着一切。我又开始琢磨另一个问题——性格到底能否改变?

   在阴雨蒙蒙的清晨出发本来就是一件很拧巴的事情,Apple的冷淡表现让我的情绪也雾气昭昭起来。我个人是很喜欢华盛顿州的,尤其是跑完26个州以后。华盛顿州被誉为“常青之州”是因为全州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0%。沿途那些高大的树林繁茂到没有一点点的缝隙,一层叠着一层,形成了高速路上密不透风的自然屏障,那种厚仿佛可以过滤掉声音,让森林深处保持静怡。我无法看清树的全貌,厚厚的云雾压的很低,似乎不堪重负一般不断地往下沉,沉到我从未见过的一种模样——别下来,你会化掉!

    “什么会化掉?”我知道Apple在努力地打破自己困意,倒不是她想看窗外景,而是觉得这个时候应该陪着我。
   “雾!”
   “哦,化成水也是一种再生。没事。”小孩子的话总是出其不意。

   “妈妈,我学会儿SAT,你会不会太寂寞。”Apple从书包里掏出一大本SAT习题书放在腿上。
   “不会,你忘了我常常独自旅行。”我腾出手来拍了拍她的头。“妈妈,您带着我一起会不会破坏您独自旅行时的自由?”“不会。你是唯一可以让我放弃独自旅行的伙伴。”“为什么?”“因为我的牵挂在我身边。 ”

     当我们穿过森林进入大平原地区时,Apple握着笔捧着书睡着了。远处是星罗密布的大风车,我很想与Apple分享这个奇观,但没舍得叫醒她。穿过风车阵开始留意路边服务区(Rest Area)的公里数,Apple有睡醒后上厕所的习惯。天渐渐亮了起来,云雾散开,露出蓝白的天空,温度不高虽然已进入夏季。

    “妈妈,我想上厕所。”
    “还有五公里。”


坐在我的副驾上——面朝东(三)


      

      路上的车越来越少,也意味着我们离大城市越来越远。这时候的我们还不清楚喧闹的大都市对我们心理所造成的极端影响,反而有一种惶恐不安,似乎离开熟悉的繁华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靠山。人在单薄的时候喜欢钻进人群来抚慰内心的恐惧,人群散去后的暴露则是不可抑制的惊慌失措。但,一旦你习惯了人群散去的空荡后,进入人群反而成了一种折磨,什么也看不见,磕磕绊绊。

 

   “妈妈,咱们今天在哪儿住啊?”Apple在服务区里看着地图。

   “我也不知道,累了我们就住下。”

 

     这是我第一次在旅行中“冒险”——不知道今天会到哪里,也不知道明晚在哪里过夜。Airbnb本是我们这次旅行的主要住宿方式,很快就发现它并不适合我们的旅行。一是与预定旅馆没什么区别;二是等待房主回复存在着有被拒绝的可能。


    中午我们在一个服务区吃午饭,Apple干妈昨晚给我们预备的中餐,切好的水果放在密封带里还保持着新鲜。西餐对我们来说不像是正餐倒像是个形式,嘴巴虽然在咀嚼,但胃部好像停止蠕动,二者是脱节的。只有合乎胃口的米饭炒菜才能调动起嘴与胃最原始的协作。另一个从未在我的美国旅行中出现过的方式是——自己做饭。我在Casco买了多功能电饭煲、电热水壶、Cooler,以及全套的油盐酱醋茶(部分是从北京带过来的)。可口的饭菜与旅行者之间的关系如同高品质的汽油与车的关系,吃不好的话会失去动力。当然这种方式有利有弊,满足饮食习惯的代价是在车马劳顿后得不到及时的休息。




坐在我的副驾上——面朝东(三)


    在可以俯瞰90号公路的观景台,我们又停了下来:“90号公路被誉为美国最彪悍的公路。”这是我对I-90最后的一点了解。

   Apple看着蜿蜒的跨河大桥说:“是美国人说的?还是我们的人说的?”
   “不知道。”
   “我觉得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才算得上彪悍,虽然我没去过。”

    当我们走完90号公路时我问自己I-90彪悍吗?回答是肯定的,任何一条路无论长短,只要它有担当有使命它就可以称之为彪悍。我也问过Apple,她说:“我更喜欢66号公路的使命与担当!”


 
坐在我的副驾上——面朝东(三)


      “妈妈,我的棒棒糖您看到了吗?”Apple总是这样,把自己搞的一团混乱,一路找一路丢。她的细腻只局限于视觉观察与心理上,其他方面则粗枝大叶。

      “没看见。”Apple扭身回车里找落在车座下的笔和零食。“喂!顺便收拾一下你的座位,尤其是你掉的头发。”我讨厌一切沾在纺织品上的毛发,如果是食品中出现毛发的话,那简直可以让我变得疯狂。Apple一直认为我有心理疾病——毛发恐惧症兼蚂蚁恐惧症。但她少说了一个,我还有噪音恐惧症,而且相当严重。

 

坐在我的副驾上——面朝东(三)


    保持车内的整洁是我对Apple的唯一要求。但她对我这唯一的要求贯彻的并不好,一路上我们时常为此发生矛盾,因为我们对整洁的标准相差甚远。

    有序是我生活与旅行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有序对我来说就是心里有数。即使在暴土扬长颠簸的大藏北旅行时,我都会尽量让车内保持干净,而且行李必须摆放整齐不轻易改变位置。Appel则不然,不是书包把蛋糕压扁了,就是饮料洒了糖黏住了;要不就是从行李箱里拿一样东西后怎么都盖不上盖儿;一拉车门连人带物哗啦一地;她的座位周围塞满了东西,前风挡上也放着物品,遇到急弯儿时,哗啦又是一地;脚垫子上除了土还有小树棍和杂草。有一次我终于跟Apple急了:“不吵到他人是一种尊重,不脏到别人同样是一种尊重!”

    作为惩罚我让她把车里里外外洗干净,重新收拾自己的行李箱并码放整齐。至于效果……后来又洗了三次车,整了七八回行李……从此,我也不相信遗传这回事了。
   

    


 
坐在我的副驾上——面朝东(三)


     到斯波坎时天气又变得阴霾起来,这是最不应该发生的事情,斯波坎(Spokane)在印第安语中是“太阳之子”的意思,从名字上可以看出这是个日照时间长,太阳青睐的地方。

    斯波坎是华盛顿州第二大城市,距离西雅图450公里,我们并没有进到市区里,而是去了在郊外的一所学校——Lewis & Clark High School。在I-90上旅行时常会看到这两个人的名字,而且无一例外的连在一起出现——Lewis & Clark。1804年这两个好朋友首次横穿美国大陆抵达西太平洋海岸,被美国人称为“史诗般”的探险。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大拱门——通往西部的大门——就是纪念这次西部探险而建立的。后来Lewis成为路易斯安娜州的州长,Clark成为密苏里州的州长。200多年前他们所走的路线与我们现在的路线基本上差不多,他们历时2年4个月全程12800公里(往返)。



坐在我的副驾上——面朝东(三)


     我对 Lewis & Clark传奇人生的兴趣一点不亚于赫文斯定,前者的故事更多了一些跌宕起伏的情节。如果以电影来划分的话,我认为Lewis & Clark是典型的美国惊险大片,而赫文斯定则是世界级的大型人文纪录片。我们一路向东的旅行完全在他们的笼罩之下,沿途各州的很多中学,大学,公园,博物馆,建筑等都是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就连印第安保护区都有他俩的痕迹,简直无处不在。在90号公路上旅行(美国旅行)不了解这两个人的话,旅行就会少了重要的结构支撑——Lewis & Clark是西部精神的化身,他们永不言败的进取精神就是最初的美国精神。也许我们在这两位“伙伴”的陪伴与感染下,凭着那股子精神完成了我们的旅行,并且收获颇丰。

    (简述)当时的美国总统杰弗逊听说西班牙要把路易斯安那转给法国时很紧张,一是他不想与法国(拿破仑时期)做邻居;二是这将从陆路切断了美国东部与西部的贸易往来。杰弗逊总统派了一个叫利文斯顿的人去法国谈判,想把路易斯安那州旁边的新奥尔良及周边地区给买过来(通往西海岸的贸易港口),法国拒绝了。后来拿破仑军费吃紧又顾忌美国与英国的联手会对法国很不利,就派人问利文斯顿:路易斯安娜要不要?您出个价儿。当时的利文斯顿是没有做主权的,报告总统怎么也得几个月的时间,他和另外一个同事一商量:买!最后以3美分(一毛八)一英亩的价格买下了路易斯安那。

    Lewis出身英国贵族,是杰弗逊总统的邻居,交往甚密曾担任总统的秘书;Clark的哥哥是美国将军,他自己却没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但足智多谋,对印第安人非常了解。买下路易斯安那州后杰弗逊总统派Lewis去西部寻找东部与西部的陆上水路。Lewis找到好朋友Clark一起从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出发,进入荒原后从此了无音讯,两年后当他们带着大量的地图、资料、动植物样本出现在圣路易斯时美国沸腾了。两个人的探险日志随后发表,引发了更多的人去西部探险。Lewis & Clark一路和印第安人相处的比较友好,获得了很多印第安礼品。他们第一次与印第安首领相见时,酋长递给他俩一个烟斗,他们看着那个巨大的烟头非常吃惊,就把他们抽烟斗的地方命名为烟斗崖,他们同时建立了与印第安人的外交关系。后来功成名就的Lewis 死于神秘的枪杀,而Clark结婚生子,在圣路易斯去世。两个好朋友的性格不尽相同,命运也就给了他们不同的结局。





坐在我的副驾上——面朝东(三)


     我们在斯波坎逗留的时间并不长。斯波坎有一条Historic 395,与66号公路的标牌一样,深褐色的底白色的字,也是两车道,后来有一部分扩建成四车道。这条老路从斯波坎一路向北直抵加拿大边境,据说是一条很漂亮的路,沿途经过很多别致的小村庄。我们不可能把自己放逐到那么远的地方,知道也就罢了。

    过了斯波坎后我们糊里糊涂地进入爱达荷州(Idaho),北部出现大片的森林,南部则是高山。爱达荷在印第安语中是“山地的宝石”,几个著名的印第安部落曾住在这片区域里,其中包括肖肖尼部落。当年Lewis & Clark进入爱达荷州时,当地还有8000多印第安原住民。探险队中有一位了不起的女性——背孩子的萨卡加维亚。这位被称为“鸟一样的女人”就是肖肖尼印第安人,她是美国一美元纪念币上的人物。我们在返回的途中曾经去过肖肖尼瀑布,巨大的彩虹横跨瀑布之上犹如仙境。


 
坐在我的副驾上——面朝东(三)


     “想去看看吗?”我问Apple。I-90出现一个牌子:Historic Wallace。虽然没太看清Wallace,但Historic就足以说明问题。Historic这个词在我去年走66号公路之前是没什么真正意义的,现在却成了我们一路寻找的坐标。
    “可以啊。”
   我驶出了I-90……

   邂逅,是没有任何安排的相见,偶然性是这个相见最美的部分。(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