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2014-06-08 15:12:55)
标签:

旅游

听火车的宝贝

route66

美国

分类: 国外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没人称迦太基Carthage为上帝之手,是我自己要这么叫的。

 

    在迦太基的Battle of Carthage 前看“前辈们”的路书,不知哪来的一阵邪风,把我手中的三份资料刮跑了两份。它们先是刮到了车下的,我连忙绕到车的那头想堵住它们的去路,邪门的是我趴在地上啥也没看见,环顾四周也没有看到任何纸张在“夺命而逃”。

    我拿着仅剩的一份城市介绍,一脸茫然。

    一个过路的当地人上前问我:你需要帮忙吗?

    我说:我的66号公路的的地图被风刮跑了。

    他说:哦,那赶紧沿着66号公路去追它们吧。

    我大笑:好的。如果你遇到了我的地图请把它们放进垃圾箱里。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从这天起,我不得不每天晚上到旅馆后都要先查看Google地图制定明天的路线,设定各个停靠点,无意之中走上了真正的老66号公路。

 

   (图片中的三份资料,只剩下裤子下方的那份了,从迦太基后,它成了我的标签纸,再也没有参考过。)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迦太基并不是66号公路上的主流城市,充其量是一个沿途的小镇,可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它!

    一只无形的上帝之手抢走了“错误”的路线图,并通过一个人的嘴告诉我:我将指引你,给你想要的旅行。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我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才能对偏离目标比较敏感。如果一个人对旅行目的无所谓的话,过程与结果都无足轻重。

   以上的话其实都是后话,我是怎么跑到迦太基的,现在想想也是一种机缘。

 

   在资料没被“上帝拿走之前”,我还奔驰在高速上,一边开车一边琢磨XXX和XXX和XXX的66号路书:这几位XXX虽然互相不认识,但有彼此参考的痕迹——15天的行程里有陶丝,佩吉,大峡谷和赌城,通过这两天我的“实战”经验,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儿。

 

   按他们的行程一天最少跑500公里,最多时到900公里,不到4000公里的66号公里1个礼拜就够了。如果说大峡谷,陶丝和佩吉算是66号公路沿线向北的支线景点,那么从赌城直接去终点圣莫妮卡就等于有500多公里的66号公路没跑,这就好比一个马拉松运动员跑到最后没有去冲线,却跑到超市溜达了一圈儿。  我肯定跑错了!但是错在哪儿当时我并不清楚。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大多数女人的地理都不咋地还都不喜欢看地图,我也不例外。

    说句丢人现眼的话吧,我出发之前没在Google地图上看过66号公路的地图,一直以为66号公路是要经过佩吉和拉斯维加斯的。15天的行程也是按这几位XXX制定的,我自信地认为中国人最会玩,前辈们肯定已经把66号公路玩透了,我坐享其成就行了。所以,在压根没弄清66号公路到底是什么概念的情况下,我就闯了进去。

 

     这怨不得任何人,完全是自己的问题。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Historic Route 66——两车道的66号公路。

   

 

    吃着薯片,听着毕夏的《安静下来》在I-44上飚着。飚着飚着第六感告诉我——下道,下道!

    把油渍麻花的手在裤子上抹了抹,拍了拍GPS:伙计,我要出高速,你可别掉链子。然后奔着出口,跐溜我就“钻”了出去。

    你猜我看到了啥?

    Historic Route 66——两车道的66号公路。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风景大变!情绪在兴奋与紧张的来回交替中起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化学反应”。

   我感觉自己就像“哥伦布”,走了一条XXX们没发现的路!可沾沾自喜的同时又有点前途未卜的慌张。把车停在路边,看着GPS,上面显示沿着这条路可以到达今天的终点,这多少让我有点安慰。为了稳稳神儿,吃掉了今天定量的两个鸭胗。然后挂档给油,一路向西走在老路上。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沿途车辆很少,把车速降到了80以下,这样我就有精力去欣赏两旁的风景。有时遇到后面有来车,就找个能停车的变道,让后面的车过去,刻意地保持着就我一辆车的自由自在。

 

    村落很少,即便遇到也是“孤零零”的,倒是很契合我的状态。

    几乎看不到人,这个世界仿佛空了。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什么声音都没有,除了风声。

 

       我很好奇,他们是如何在这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生活的?后来在美国的一个网站山上看到一对夫妻用400万美元买了一块1100英亩的土地,这片土地包括山,湖泊,牧场,他们的房子坐落在山脚下,他们的马匹跟野马一样在牧场上溜达。房子不奢华,但很实用,里面很多的东西都是自己亲手做的,包括太阳能以及部分家具。他们的日常生活来源属于半自给自足,吃着原生态的鸡蛋,喝着自己牛产的牛奶,后院是现摘的蔬菜,甚至连做面包的面粉都是自己磨的。一个月去几十英里外的Downtown买些东西,其他时间基本上就守着这片土地。

      400万美元相当于2500万人民币,对于中国土豪来说一点不差钱儿,但我想多半土豪不会愿意用这么便宜的钱去买山和湖,因为我们没有这么生活的能力,更没有管理这种生活的技能。

     我很欣赏这对夫妻,但不羡慕,我太了解自己了,1100英亩会让我迷路的。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面对这宁静的住所,寻思着,我只能是一个过客,留下是不可能的,我静不下来。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就这样我到了迦太基,就在这座建筑前,上帝之手“抢”走了我的“66号路书”。

 

   迦太基(Carthage)于1842年成立,1861年成为美国Civil War的战场,并毁于这场战争,后来重建。这座建筑我开始以为是教堂呢,走近才看到原来是Civil War的战场所在地。遗憾的是,当时我不知道可以进去参观,只在外面瞻仰了一下,感叹了一下就跑到对面的商店里转悠去了。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这家商店里卖的都是老古董,并不是很贵,但想要买回去有点不明智。这次我选择的美国联合航空只允许带一件手提行李,托运一件行李,购物的欲望必须降到最低,就这么着回北京时还超重了。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这家商店一定要慢慢地看,慢慢的翻。

     100多年前的洋娃娃靠在沙发上,透着一股子诡异与神秘;发黄的读物残留着书香,深吸一口气,仿佛还能闻到蜡烛的味道;一条中世纪女人的长裙静静地挂在角落,那么飘逸恬静,只是多了一份物是人非的寂寥........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老唱片散放在书架上,刻着岁月的交响曲;黑色的老式拨盘电话曾经为哪位少女传递过爱情?擦拭的锃亮的蜡烛台下是否曾为某人点亮了爱的心灯?

     书桌上的花瓶儿,桌子下的竹篮,竹篮里的喷水壶,小铲子,田园生活不过如此吧。

     没有人打扰我,我“掉进”了时空隧道里.......

     真的不想出来。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矫情完了,言归正传吧。迦太基不大,但很安静。

    从1966年开始,迦太基会在每年的10月举办为期一周的枫叶节,整座城市的枫叶在秋季变成红色,橘黄色和黄色,简直就是一幅油画。

   我曾在网上看到过古巴小镇的秋景图片,和我去时完全是两样儿——树叶是金黄色的,沿着66号公路一直延伸下去,美极了。所以,九,十月份应该是跑66号公路是最佳季节。

 

   这里还有图书馆,博物馆等,逛完了去Mother Road Cafe喝杯咖啡,一边喝一边看墙上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留下的纸条,如果有幸遇到老板娘,告诉她你来自中国,让她把你的名片或纸条贴到最显眼的地方。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迦太基的66号公路的元素并不是很多,主要原因是66号公路擦着城边而过(Bypass)。

 

  但还是有一家老Motel值得参观——Boots Court Motel,这家老汽车旅馆成立于1939年,老板叫Arthur Boots,他选择在Garrison大街开这家旅馆是因为连接东西的66号公路和连接南北的71号公里正好在这里交汇,被称为“美国的十字路口”。

 

   目前Boots Motel 还在进一步完善中,所以13间客房只有5间客房对外开放。价格分别为:单间66美金含税(迎合66号公路),双人间71美元含税(迎合71号公路)。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Boots Motel 之所以出名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国著名男影星克拉克盖博曾经在这家汽车旅馆住过两次,因为盖博的老朋友住在迦太基。

   Boots Motel有自己的网站,所以不接受其他的网络预订。你可以通过电话或者邮件提前预订你的房间,预订房间时告诉老板你想住盖博的房间(这要看运气了)。预订后房间只保留到当天下午6点,除非你在6点前再打电话确认你今天肯定要入住。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照片来自网络——Debye接受国家公园服务管理协会颁发的开业铜牌。


 

   Boots Motel 的历史非常有趣,听我慢慢道来:

 

   Boots 先生是个比较谨慎的生意人,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他先盖了一个加油站和一个小办公室,试探性的经营了一段时间后,才在加油站后面盖了四间小房,从门窗到家具都是手工制作的。

 

  他的事业算是比较成功的,但婚姻很糟糕,2年后也就是1941年和妻子离婚了,连同这家汽车旅馆也归了前妻,自己跑到另外一条街重新又开了一家旅馆。写到这儿,容我感叹一下,美国男人离婚的成本是比较高的,比如Bob Waldmire的兄弟离婚后也把自家的老店给了前妻经营。这要在中国也这样的判决的话,小三的比例得下降不少个百分比,真玩不起啊。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三年后(1944年) Boots的前妻把Boots Court 卖给了另一对夫妻,1948年这对夫妻又买给了另一对夫妻Reuben Asplin,并改名为“Boots Motel”。很多人都特别奇怪,既然改名也应该改成“Asplin Motel”啊,怎么还用“Boots”呢?原因很有意思,当时Court这个词已经很老土了,Asplin想把它改为比较时髦的Motel来招揽顾客,但同时换掉两个字的霓虹灯价格很昂贵了,为了省钱,Asplin一狠心,保留了Boots的名字,换掉了Court。

   所以,只拥有Boots Court两年的Boots先生保留了自己的招牌至今。

 

   Boots  Motel 的另一个特色是没有电视(1953年以前迦太基没有电视),Boots先生为了娱乐客人的业余生活,在每个房间按了收音机,所以在霓虹灯旁你可以看到“Radio in Every Room”的招牌。这个特色也保留至今,到现在还是没有电视,但添加了免费的Wifi。

 

   1974年Asplin先生去世,他的妻子继续经营着直到1991年去世(91岁)。然后Boots Motel 几次转手,比较惨淡,最后成为银行的抵押品。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Debye和Boots先生的儿子——照片来自网络。

 

   眼看着Boots Motel就要被拆毁或消失,2010年,一对66号公路的超级姐妹粉丝(Debye)把它买了下来,在她们的努力下,Boots Motel 恢复了营业。

  我不知道Boots 的儿子是如何看待他父亲开办的这家老店的,不过看到他和现在的主人的合影我只想乐,人生就是这么有意思,充满了各种喜感!

 


 


火车跑在Route66——上帝之手迦太基(十四)

 

  当晚我住在了乔普林城外,这家现代汽车旅馆我很喜欢,坐在外面的椅子上晒着太阳昏昏欲睡。

  心里默念着,明天谁走高速谁是王八蛋。

  老66号公路在哪儿.......

   睡着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