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是什么?荒原就是提供了一个绝对的空间让你无限地放大自我。

我问杨柳松,为什么不愿意出书?
行走荒原,并不需要多么高超的技巧,它远比人世间的游历轻松,那些笑对生活困顿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行走荒原,也不会使人有多高尚,它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没什么可值得炫耀的。
——杨柳松
我又问杨柳松,那为什么又出了呢?
但生活总得继续,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都是凡人捧出来的,离开了荒原,就得为生存插上些许能接受的标签贩卖自己。如同本书,如同旅行家的头衔,无非是劳动附加值,多赚点银子,继续下一次旅行。——杨柳松。
在北京的某个咖啡馆,我问了杨柳松这两个问题,当时他的回答并不令我满意。翻开《北方的空地》,读到了答案。
杨柳松不怕被人误解,因为他从来都不需要你的理解!
有时,不是每个人都希望被阅读。

在拉萨与他邂逅的时候,要不是小梅我是不知道他出过书的。
说实话,他不像那种有过非人壮举并出过书有点“小名气”的人,小五用了个很贴切的词儿形容他——贴地气的人。回北京的飞机上看了一小部分,回到家他的北方空地就上了书架没再动过。
初见二姥姥时,送了她老人家一本算是见面礼,没成想姥姥彻夜苦读,老泪纵横,很晚了也会发短信写上长篇读后感,只可惜当时我还未阅读对她的感触如包子扔到墙上。小梅的母亲感触比二姥姥单纯了许多——那孩子再来北京让他上家来,阿姨给他包顿大馅饺子。又寄了一本给波西,波西的读后感没有其他人那么“强烈”,她说:谢谢,火车!我知道那谢谢二字所涵盖的所有感触。送小罗是必须的,毕竟是他让我知道有杨柳松这么个人。送其他人的书却石沉大海了,沉的最彻底的是两个专业人士,一是户外活动推广商,一个是影视制作的资深人士。
我妈说我从小落下个毛病,越让你干什么你就越不干什么!

几番周折,去远行的计划一拖再拖,拖的我想放声高歌,希望能泣鬼神扰神灵,没准一厌烦给了我一个逃生的出口。大半年过去了,鬼神们迷上了我的歌,成了我另一边界的粉丝"。我只好再做一次“意识先行”,翻看书架寻找一个突如其来的欲望,就像翻看菜单,看哪个菜名能引起我的食欲。
我的目光还是掠过了北方的空地,定焦在尘埃落定上。

尘埃在一束强光下落了定,刹那心中涌出一片了无声息的空地!
那是北方的一片空地.......
北方的空地是荒原还是绿洲?是宽广还是心里无处下脚的寸土寸金?
在北京这个世界级的大都市的某个被称为“家”的角落里,我踏上了那片土地......
杨柳松摄影
生命是一条贯通的河流,一切皆是没有开始的复始,我们所期望的终点并不存在。——杨柳松
杨柳松是独一无二的。
小罗说杨柳松是世界级的,二姥姥说杨柳松是一种宗教!
是的,这是个掺杂了草籽的泥土宗教,是很多文人骚客,哲学大家,甚至游历授课的高僧大德们不屑一顾但也无法触及的本土宗教。在这个宗教里是广袤与肉身,是荒芜与精神经过挤压,过滤产生的一滴精华。很少人可以在行走的过程中,精神还能跟上步伐;很少人可以在困顿之后,精神还能在躯体中尚存。但,很多人在经历行走后,却成了神经病。
当我们还把西藏作为一个具象的名词痛苦追寻的时候,杨柳松却用行走荒原诠释了一种生活方式。这个方式是诸如吃饭少不了嘴,挖耳朵少不了手般单纯。而我们还处在找筷子和耳挖勺的要死要活中。忽然有一种庆幸,就是没和他探讨人生!
何为人生?何为看透?不过是一种妥协,不想再让脆弱的心灵瞎折腾了,把握短暂的一生,便是对自己生命最大的追问。我义无反顾,走进一直渴望着的生活。——杨柳松

精神经过提炼以后会过滤出两条出路:宗教与精神病。——火车
杨柳松对我说:一次搭朋友的车在加油站加油,我下车围着加油站不停地走,我已习惯了走路,停下来我很难受。
老者说:你脑袋里有虫!
我说:你像个神经病!
“若说希望旅行结束,并非厌恶的了行走,而是能在小超市里买上一大堆零食。躺在一堆糖果和饼干旁边,那种幸福是生命中其他喜悦难以取代的。但短暂,恶吃几天零食后,脑袋就又开始畅想起行走来.......”——杨柳松

荒原最大的魅力,不是常人难得一见的风景,不是宅男无法想象的旅行体验,而是没有任何世俗标签,你只是单纯的自己,单纯的思考,单纯的行走——杨柳松
杨柳松是快乐的,他的快乐纯粹而容易。荒原中的一块肥皂,可以熏香整个生活;丢弃的一个苹果残骸可以照亮他的人生;还带着他人牙印的德芙巧克力是他丝般感受的不朽爱情;时隐时现的车辙是他最想谈的一场恋爱。
他,捡拾的是我们丢掉的快乐。
但我们却臭不要脸的说没有快乐!
快乐这件易得的事情现在随着物价一路飙升,快乐变成奢侈品。当我们在享受金钱的快感时,也同样产生了巨大的痛苦,但我们有各种排解的途径,夜总会,一夜情,酒精,网游,放纵心灵。我们就如吸食了毒品,瞬间产生的快感抚慰了疼痛。然而,5毫克的毒瘾在一年以后是需要10毫克的满足,多年以后是多少?你能携带“毒品”走多久?中国的海关就不会放你通行。
我没有钱无法去旅行,我没有钱寸步难行,真的是这样吗?还是给自己找了一个拒绝简单快乐的借口。追问自己的心灵,是不是已经无法满足于这种简单,或你早已不屑并丢弃了它呢?
杨柳松1800块现金,从界山大坂开始到阿尔金结束,77天的旅行没少毫厘。对于有些人来说这1800元也就是区区京郊一日游的底线。
荒原中杨柳松追逐着随风滚动的矿泉水瓶子,仿佛在追逐着生命。一点点残羹让他感激涕零。
他走出荒原问的第一句话就是——是谁扔了那半个苹果,他是我的恩人。
没有感知力的人拾人牙慧如胯下之辱,但,杨柳松用高贵的心灵诠释——要知道感恩!

放纵的欢愉和清苦的直行,哪一种才是更丰富的人生?——杨柳松
自去年藏北归来,我理解了苦修。
苦修的僧人放置的是自己的躯体,杨柳松是置身于一个环境。让身无一物,和让环境无一物是殊途同归的道理。剥离掉身体和精神上附加的成分,你的感知会越来越清晰。那个时候,你会发现一块爬满蚂蚁的蔗糖可以让全世界都感到甜蜜。
但我们没有这个机会了!你看到的是衣衫褴褛,你看到的是悲惨命运,你的同情如泛滥的洪水,你的优越感如天上的星星,但你的快乐还没他们的百分之一。
时刻清醒着身处何方,不因困顿抛弃自己,不因寂寞放纵自己,不因诱惑迷失自己,在气象万千的世界里,牢牢把握自己,追寻最真实的内心。——杨柳松

耐不住寂寞的人,势必经不起诱惑。——杨柳松

当不能再用简单的方式去面对复杂的生活时,便学会了深刻思考。——杨柳松
很多人已经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已经不是简单对付复杂,复杂蜕变简单的问题,是无意识。他的思考需要“抢手”代劳,已沦为一种“思考补给”。无数人踏遍一个高地,能带回思考的人寥寥无几。而有的人即便是免费赠送思考后的补给,懵然不知其中的含义!
能引起上帝坏笑的一定是我们生疏了的东西。

迷路和迷失,截然不同的本质,迷路是失去客观的方向,迷失是心无所依。——杨柳松

很多人的幽默有学的痕迹,没有实的基础。真幽默的人是百无禁忌!——火车
没有苦大仇深的事,只有萎靡不振的情绪。杨柳松的幽默至始至终贯穿整个旅行。
——能套在脚上的都是拖鞋;
——下雪吧,给你100块钱!
——人掉进水里了,还漂着一顶帽子;
——泥巴在我的鞋里搞了一个脚丫子的石膏像;
——他奶奶的,老子就不怕你,爱咋地咋地;
在他种种的幽默中提炼出的是智慧:
——孤独不是一个人的时候,而是一个人的时候,所爱的人遥遥向你招手。(想吃的了)
——所有的信念是将脚步往前再迈一步。(抑制自己想吃的)
——如果知道自己去哪里,全世界都是路。(迷路了)
——美好的生活就是有干净的内衣穿,有温暖的食物果腹,有风景相视,以及暂忘那无法应变的明天。(还是想吃的了)
——嗡阿吽班杂咕噜叭嘛悉地吽!就如同有人面对困境爆粗口表达情绪。(念咒无效)
——人生亦如此,很多事没什么大不了,但经过无限想象后,困难也被无限放大。其实,每个人都能手持小鞭炮欢度春节,毫无危险可言。大脑的想象力使人类飞跃,但更多人因大脑的想象力成为恐惧的根源。当认为自己做不到时,那就真的做不到了。(被大水围困想东想西后准备突围)
——不坚持,运气是不会来的,运气永远在坚持的下一刻后面。(77天后遇人了)

爱一个人,就是给她自由,如果她回来了,她就是你的,如果她没回来,你从来就没有真正地拥有过她——莎士比亚
杨柳松爱不爱莎士比亚不好说,但荒原爱他。

当我合上北方的空地时,我那被称为角落的家里有高山,荒漠,蓝天,白云,河流.....
荒原就在我身边.......

隐忍的意志,感恩的心和谦卑的灵魂,是杨柳松崇尚的品质。
他拥有高贵的心灵!
后记:感谢你们能坚持看到这里。
杨柳松目前在阿尔金拍摄野生动物的专题片,遥遥无归期。在这里遥祝他一切顺利,平安!
嗡阿吽班杂咕噜叭嘛悉地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