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行中的琐事——革吉(一)

(2011-07-01 07:31:14)
标签:

听火车的宝贝

革吉

旅游

分类: 旅行的承诺(2011年4月藏北)

 
旅行中的琐事——革吉(一)

        今天原计划是要到狮泉河,我这样说那肯定是没赶到呗。

        昨晚睡的出奇的好,可能是“崩溃”后的爱谁谁了。

       早起一看表9点了,索性走哪算哪吧。

 

 

 

旅行中的琐事——革吉(一)

        早饭还是小米粥,一是对我的胃好;二是可以欺骗一下大脑神经。

        冲了一大壶咖啡混合饮料,顺手把饮料瓶儿灌满。

        在北京从不喝温咖啡或冰咖啡,可在这儿从保温壶里倒热饮是很不实际的事情,灌进饮料瓶就方便多了,记得第一次去西藏就是这样一个矿泉水瓶从头用到尾,这次也是。

         当然旁边有人伺候你就另当别论了。

 

 

 

旅行中的琐事——革吉(一)

                                 行李很多,这个多指的是比较零碎,归类太细的缘故。

 

 

         一个人旅行时,大小行李亲自“过问”,这对我来说意义深远,东西丢的少了找不到东西的概率也低了。

        我丢东西真是丢出了名气丢出了士气!在旅行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一次比一次丢的少,同志们,这次我没丢几样东西,哈!

 

         出门在外,我使用的东西都会超越它本身的含义,所有的物件就像一个团队,没有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各自发挥出它最大的功效然后一个不少的带回北京(丢失的物品和垃圾除外)。

         我感觉这是仁义!

 

 

 

 

 

 旅行中的琐事——革吉(一)

 

                                                        一看见“改则”俩字儿就头疼。

 

          

           我是个浪漫的人不是个浪费的人。

           垃圾袋一天只使用一个,到了住处放在屋角儿接着用,直到第二天离开才扔到垃圾桶里。

           湿纸巾擦完手擦方向盘和档把儿,不擦黑了不让“退休”。

           住大车店的时,洗脸水泼到车轱辘上,给牧牧洗个“脚”......

          

 

旅行中的琐事——革吉(一)

 


 

 

                     关于垃圾我要说一个现象:在藏北沿路可以看到红牛罐儿和空酒瓶。

 

          谁干的?

         A,我们;

         B, 牧人;

         C,跑长途或旅游的藏族司机;

 

         我不想分析,之所以写出来,是为了一个提示——无论是自驾车还是租车的游人都有义务提醒司机把罐子留在车里。

         我不会义愤填膺,也不会下车捡回来,相反很“淡然”地看这现象。一是你气愤没用;二是你捡回来也是杯水车薪。除非我是专门去捡藏北垃圾的。不过,我还是想问一句,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

           开车没事儿我就想怎么可以减少这种现象,高价回收空罐?或5个空罐儿换一个红牛(红牛公司肯定不干)?罚是没戏,罚谁去?谁罚去?

 

  •           藏族人尤其是牧区的人习惯随处扔垃圾,祖祖辈辈都是如此,但是他们所制造的垃圾是可以溶解掉的,和我们的垃圾是两个概念。
  •           有人就有垃圾,藏北的垃圾如何处置?尤其是“现代垃圾”?
  •          牧民几乎没有抽烟的,下面我要说的是烟头儿。

 

 

 

 

 

旅行中的琐事——革吉(一)




          关于往外扔烟头儿的事,我确实要检讨,再提起这事儿是想说一个小经历。

 

          记得从那曲进入班戈的路上,我把烟头儿掐在烟灰缸里,没一会儿烟缸儿着了,都看见明火了。可能是路太颠簸烟头没完全掐灭再加上里面有用过的纸巾,当时给我吓的够呛,直往里吐口水,真恶心!最后还是泼了一些咖啡才灭掉。

          后来,我擦手的纸巾不再往烟缸里塞了,可垃圾袋经常被颠的不知去向,只好直接扔在副驾的地上。下车收拾的时候那感觉跟进了厕所似的!

          再后来,我开始往外扔烟头,直到烟头飞回来烧了我最钟爱的尼泊尔裤后,再也不敢了,引火自焚这事儿不太好玩儿。

          再再后来,我智慧了,在每次出发前往烟灰缸里倒点水,把用过的纸巾塞在左手边的车门手扣里。我说了我不是个浪费的人,在清理烟灰缸的时候,带上手套拿用过的纸巾把烟灰缸里的烟头沾出来扔进垃圾袋,最后用保温壶里的剩水冲一下就齐活了。

         在美国旅行的时候,车里不给配烟灰缸儿,我就用过类似的招儿,把喝剩下的可乐杯留个底儿往里扔烟头儿,到地方一仍。在藏北没用纸杯是一天一个太浪费。

 

                                    把烟戒了,啥事儿都没了!

 

         

 

 

 

 

旅行中的琐事——革吉(一)

                                                       “清晨十点”的改则人民。

 

   

            我是真起不来,不是假的。

            这圈儿藏北行就没见过日出(转山不算)。日落见过,就在这晚,回头再说。

            爱摄影的听我这话捶胸顿足的——你,你,你糟践东西!

 

            

 

旅行中的琐事——革吉(一)

 


 

        出“城”不远有所完全中学,停车看了会儿。

        看见“中国移动援建”几个大字,我的心阵阵发痛!36天的旅行我为中国移动援建了2750块,疼死我了  !!

         这校舍盖的不够规模,还得继续援建!

     

       喝了口我的“混乱”饮料,醒醒神儿。

       今天我的混合饮料是咖啡兑花茶。我喜欢把它们混在一起喝,有点像恶作剧,但味道很有意思,每每拿起“混乱”的饮品喝的时候是混乱的愉悦。

       给几个配方:咖啡+花茶;咖啡+奶茶;咖啡+力保健;咖啡+红牛;啤酒+可乐;米饭+花茶;最“变态”的是花茶+可乐。

 

        

 

  •        提示:“混乱”饮料味道并不咋样,就是好玩儿。关于电话费,临走前办理了免漫游的套餐,主要通话是北京“监控室”的朋友要经常给我“指点迷津”(方向感强的话得省多少钱啊?)。听子墨和几个朋友说给我发了N个短信,可我只收到几个,里外里的赔了。

 

 

                  中国移动你再不吐点血早晚让中国老百姓给你移动了!

  

 

 

旅行中的琐事——革吉(一)

 

 

                                                                 出门就看“车展”。

 

 

      把苹果咬在嘴上,拿起相机照了几张,拍完拿下苹果还嘟囔呢:我这德行比车展好看多了!

 

      每天水果是定量的,就一个。数学没学好,出了扎达就光了,再吃上水果已是到拉萨了。

      我通常就带两种水果,一是香蕉,二是苹果。香蕉吃起来方便,不用洗它也不用洗你,剥开吃就是了,唯一不足的是无法长时间保存。所以我是先把香蕉干掉再打苹果的主意;苹果不易坏,不削皮儿也能吃,但别一下都洗了,洗完后两天就完蛋。这一路上我没洗过苹果,全是在裤子上蹭蹭就吃了。苹果的另一个好处是让胃有饱腹感,能撑几个钟头。

 

       说一个以前路上的笑话,第二次进藏时,到了后面所有水果都吃光了,一次下车拍片儿无意中发现在车座儿底下躺着一个干瘪的“小”苹果,跟老太太脸似的,可看着是真高兴!,掏出来在衣服上擦了擦就吃了,好吃!这水果至少已经趟了快20多天了,居然还能吃,从那以后出门总是以苹果为伍。

 

  •      提醒:苹果最好分着放,颠簸会让它们引起“内讧”,“打”的头破血流。

 

 

 

 旅行中的琐事——革吉(一)

 

 

 

       一个人开车出门旅行,在车中吃东西的样子很没水准!

 

       一手扶着方向盘,一手协助嘴巴撕开包装袋,里面的肉香喷薄而出,迫不及待。

       原味薯片儿是一沓儿一沓儿的往嘴里塞,碎渣儿如天女散花,弄不好还扎屁股。

       颠簸时,巧克力棒叼在嘴上,像叼着骨头的普鲁托,还得含糊地骂几句。

      一吃鸡翅就遇好景儿,嘴上叼着,手里拍着,还总忘记挂p挡,一抬脚,鸡翅飞了!

       衣服前襟儿的污渍告诉我今天又搞了什么口味的混乱饮料,灌进鼻子里的味道都一样。

       还磕过瓜子,据说可以提神儿,把瓜子和垃圾袋都放在腿上,吃着吃着就改吃瓜子儿皮儿了。

       在大车店里因打不开罐头大发雷霆.....

 

  •        关于食品没什么好建议,最好买小罐头,打开后吃不完扔掉是很可惜的,其他的买些自己爱吃的零食或方便食品再带个可以伺候你把它们吃下去的旅伴。
  •        方便面再难吃也无愧于“方便”俩字,带去的8袋全部干掉了。同志们,带少了!

      

 

 

 

旅行中的琐事——革吉(一)

             

                                        鹌鹑?隐蔽的够好的啊!哦,可以再带几袋鹌鹑蛋。

 

 

旅行中的琐事——革吉(一)
                                           是鹌鹑吗?这么大翅膀?哦,鸡翅小一点好吃。


 

         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不好好地吃饭,我告诉你,在走以前,我发过誓:一日三餐谁不正经吃谁是王八蛋!可还没到格尔木呢,我就心甘情愿地当起了王八蛋。

         一个女人单独驾车远行下饭馆很不实际,上文说过,我不想惹人话题,被陌生人猜测和询问影响食欲;加油的功夫都能给你问个底儿掉何况一顿饭的功夫。荒郊野岭的埋锅造饭还不够我折腾的功夫呢,索性一边开车一边吃了。

        自驾出门的朋友都有个“教训”,带去的很多食品一半儿又给带回来了,原因可能是人多大家在外面吃饭的机会比较多,也可能是我这种情况,午饭干脆省了。这次我带去的食品几乎全部干掉了,恨不得一日三餐全吃自带食品,除了一个无法打开的肘子罐头。

 

 

 

 

旅行中的琐事——革吉(一)



 

                        我很爱臭美,这点从不掩饰。

                        在路上,我尽量让自己美起来,找最艳丽的衣服去装点风景和心情。

                        从未穿过冲锋衣裤,也没有。这种衣服把男人和女人弄成一个模样。

                       

                        不过,走着走着,也就不像最初那么臭美了。满脸的灰尘,斑驳的指甲油,干裂的嘴唇,稻草般的头发,美啥美!先认路吧。

                       后来发现穿藏袍比较实际,禁脏,用湿布擦擦就行了还保暖。也有不爽的时候上厕所不方便,还有就是不能大步流星!怪不得藏族人的性格总是不紧不慢呢。

 

                       关于个人卫生,藏北几乎没有洗澡条件,如果有的话也是公共浴室,也就是我们说的洗浴中心(我不会去光顾)。头发可以烧水洗,很麻烦,尤其是我这种发式。在藏北时必须带头巾和面罩,所以洗不洗头发就无所谓了,不过到了拉萨一照镜子——我K,沿发迹一圈儿白,脸上如敷了层褐色海泥面膜!我就这样天天顶着“面膜”在拉萨晃悠了十天。

                     美白防晒想都不要想,任何防晒霜到了这里都会“高反”。我没有一天不抹防晒霜,可“黑面膜”照样出现了。面罩不可能12个小时总带着,太憋屈了。另外,手部的损伤也不小,会黑会粗糙。好消息是身体绝对不会晒黑。

                    晚上泡脚还是有必要的,促进血液循环减缓疲劳,还能睡个相对好的觉。我有一个多功能的桶,里面有一个筐子放置所有的洗漱用品,到住处后,桶可以洗脸,泡脚,洗小件衣物(套上垃圾袋,倒掉水后反过来晒一晚上接着装垃圾。)

                    女人可以带些保湿面膜,男人可以带瓶凡士林。

 

 

 

玩着玩着,就干净了。

 

 

 

旅行中的琐事——革吉(一)

 

 

 

                  住宿,呵呵,我是有过比较所以现在的条件对我来说很好!

                  去年整个藏北地区的电是限制使用,今年各个乡镇都有电了,虽还不算稳定但总比没有强。用水还不是特别方便,除了尼玛宾馆其他乡镇的用水基本上是靠背,开水还是提供的,一屋给个暖水瓶,这水也就是洗洗涮涮用。

                  被褥还算干净,在藏北的那几天除了文布乡都没用睡袋。(文布乡因无游客,被子收起来了,正好孩子们把睡袋也抗上楼去索性就用了。)住的最惨的应该是阿里地区的萨嘎,因“高档”酒店的房价高的气人,近400元一个标间内部设施和尼玛宾馆一样,价格高出一倍,请服务员搬行李被拒绝,心里无法接受,随即找到邮电招待所,120元一间的大车店,我的天,连门都关不上....但没影响我睡眠。

                 我算是总结出一个经验了,在那曲,狮泉河,日客栈,拉萨住好酒店,其他的凑合吧。条件差的地方房价高是明摆着拿刀杀你呢,你就想吧,就那地理环境它再高档能高档到哪儿去?头大没问题,冤大头就让人笑话了。别瞎讲究了累一天了,基本上到地儿洗洗睡了.....

 

 

                                     人可以讲究也可以将就,要用对了地方。

 

 

 

旅行中的琐事——革吉(一)

 

                                                  把它们赶走,好去经幡那儿转三圈儿

 


旅行中的琐事——革吉(一)


                      

                                             开着车围着经幡顺时针转了三圈儿。

 

 

          谁都爱玩儿!出门不好好玩儿对不起爹娘! 

         如果我把左右当个事儿来琢磨的话,脑子会卡壳儿。转经幡时就卡了一下,还是用手比划了比划。圈儿太小速度快有点儿转向,三圈儿过后,左右看了看,恩!右拐!

 

         都开出去老远了,才想起来,忘念经了!

 



 

旅行中的琐事——革吉(一)


 

         藏北马的数量应该没以前多了,也许是牧民们务实了。

         马对于牧民来说几乎没啥经济价值,可还的把它们当神一样供着,因为马是路神,属于“草原贵族”,牧人不宰杀它们也不吃肉不剥皮不喝奶,除了偶尔当个坐骑外,马大部分时间都是自由散漫地悠哉活着,低头吃草抬头望月的。

        

 

 

 


 旅行中的琐事——革吉(一)

 

 

 

      看见这路的时候,我想跳舞......

          把音乐开到最大,把斗志调到最高.....

          高喊着:有航拍吗?

          这么经典的越野画面都不用导演策划,想象着俯瞰绛红色的越野车拖着滚滚红尘与同色的卡车擦身而过,各自消失在似女人卷发般的沙路上,远处是雪山日落.....最后从车里出来个带打劫帽的我,成了!奥斯卡了!

         “获奖影片”的细节就不说了,有点长,大概45分钟吧。

           知道我的斗志都咋来的吧?

 

 

 

 旅行中的琐事——革吉(一)

 


                                                             完全的理智就是完全的扭曲。

                                                             梦就在想与做之间.....

 

 

 

 

后记

  • 今天字儿写多了,图片就发到这吧。
  • 以上所记述的全部是以单人单车为前提的,也是个人的经验和见解;
  • 人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我困扰的也许对你来说没啥;
  • 5月4日是最漫长的一天,抵达革吉已是夜里10点30了。藏北的夜晚是真黑啊!!!
  • 我不是完人,更不是偶像,我是个时不常想做点儿错事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