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嘎的新书《玛尼石上》刚刚发行,就送了我一本。
“我才有两本,其中一本就送给你。”
打开书的扉页,如龙般狂野的赠言占满了整个空间。
我知道,她把友情“狠狠”地写了出来....

见到卓嘎是因她的第一本书《藏婚》,
席间,寥寥数语,再无话。
迄今为止,不到一年的光景。
在这段时间里,她不停地玩着“漂移”,
我俩之间的联系连蜻蜓点水都算不上。
我抓不住她,也不想抓。
“你像极了《藏婚》里的好好。”
莫名其妙能收到她这样的短信。
可我讨厌好好,拒不承认。
直到有一天,打开邮箱:
“见你两面,惦记上了。最近好吗?”
“在想念西藏的时候,要顺带想想我啊。”
她的忽隐忽现,她的精灵诡异,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了我的“心病”。
有些朋友不是单纯的朋友....
“你是莲?”(藏婚中的人物)
.....
始终没有得到她的回复,
我决定,去抓她!

跑到了西藏,把她“攥到”手里。
我的主动出击,略显强势。
“你到底是谁?”
“第一次见你,就觉得认识你很久了。我们前世有缘”
卓嘎在康卓的院落里甩了这句话给我。
卓嘎是个话语不多的女人,娇小而温和。
透过拉萨的光,她是个剪影...
“我们很像。我是你姐姐。”
是的。
但阴差阳错,带有南方血统的我更像藏族女人,而她,江南的小家碧玉。
她像水,我像石,她不温不火,我铿锵有声。
更多时候我是姐姐,她是妹妹.....
依然是蜻蜓点水的联系方式,
但彼此多了一汪波纹....
自然而然的,漾了去。
我不为,她无为。

转入正话,《玛尼石上》在手里握了十天之久,除了回味卓嘎的狂草外,没看里面的内容。
我准备带到普吉去。
登上前往曼谷的飞机时,人亦然是迫不及待了。
奔波于两个世界的七个日日夜夜,开始了。
阳光,海滩,椰子树,沙滩椅彷佛成了慵懒的理由,
手捧《玛尼石上》把这慵懒体现的无懈可击。
真实的环境和故事的跌宕起伏往往让我不知身在何处,
那是一种忘我的境界,
朋友说,这才是充实与愉悦。
读着海边的玛尼石上,读着远在西藏的卓嘎.....

天各一方的经历,是两个独立的故事,冥冥之中,在某处交汇。
是前世的约定,今生的寻找吗?
无法解释,无需解释....
罢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