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竟然是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第二次来到绍兴,相对于前一次的仓促,这次则显得悠闲许多。不赶时间,也没什么正经的事,就像这座清静优雅的小城一样悠然自得。

初识绍兴,还是源于更早认识的大文豪鲁迅先生和他的作品。绍兴是鲁迅先生的故乡,也是鲁迅作品中最为人熟悉的背景。放下行囊以后,我便迫不及待的来到了位于绍兴市中心的鲁迅故里。幸运的是,现在来鲁迅故里参观已经免去了门票钱,这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而言无疑是个不错的消息。
鲁迅故里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在这里可以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真实的生活情境。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让人不由自主的联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

还记得初中时读过那篇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先生笔下的童年跃然于纸上,栩栩如生,生气盎然。真正的三味书屋却不过如此,只是个简单的旧时小学堂,先生的桌子在厅堂正中,四周散落着学生们的书桌,正对门的墙上高高挂着一块匾,清代著名书法家梁山舟亲笔题曰“三味书屋”。至于何谓“三味”,我特地查了查,原来,“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音希海,即醋和肉酱)”的古语。其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读史记味如喝美酒吃佳肴;读诸子百家之类的书,味如酱醋,好比烹调中的佐料一样。可以想象,当年寿镜吾老先生在屋子中央摇头晃脑自得其乐的说学讲道,童年的鲁迅先生和别的小伙伴们一起打着小盹开着小差,懂了点事之后,就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以提醒自己不要迟到,事事都要提早。一个普普通通的私塾,在鲁迅先生笔下却显得妙趣横生。其实换作是谁都如此,因为这种无忧无虑的学生生活是才一生中最难忘的快乐时光。

百草园则坐落在鲁迅故居后面,和三味书屋相距好一段。我依稀记得背诵过的这段文字: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那时觉得百草园颇具现代植物园一般的规模,真正走进去才发现这不过是当年周朱两家合用的一个普通的菜园,院子里很多没有见过的花花草草。我对辨识植物不太在行,只望见满眼一片绿,虽说当年鲁迅先生散文里提到的那些植物都依然健在,但我还是分不清什么是什么。小园为我们讲述着鲁迅先生的童年趣事,在鲁迅的心里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一直到晚年还引起他亲切的怀念。在童年鲁迅的视野里,百草园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乐趣的生活乐园。据说如今的百草园依旧保持着原有的风貌,我们还能幸运的感受到当年鲁迅先生难得的悠闲自在。

至于鲁迅先生的故居和祖屋则要气派很多,尤其是祖屋。正厅、偏厅一应俱全,厨房、膳房、老爷书房、少主书房、绣房、储藏室分工细致明确,主人卧室、少主卧室、闺房、仆人卧室陈设规模各有繁简。为了方便厨房里甚至有一口取水用的井,书房里书柜的抽屉以二十四史分类以方便古籍的查阅,桌椅床榻感觉都是经得起推敲的家具,至少在外观上显得格外的讲究。房间顺个紧挨着,冬暖夏凉,几间不大不小的院落相连,古朴雅致的典型江南民居风范,真可谓实实在在的大户人家。鲁迅先生祖父是晚清的官吏,初时家境殷实,后来祖父被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卧床不起,家道逐渐败落。从此,鲁迅先生便常常往来于药铺和当铺,尝尽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以至于最后连这气派的祖屋都保不住一并卖给了朱家。往事在岁月的洗礼中已经烟消云散,主人早已成为了过去,只有这老屋挺过历史的硝烟完好的矗立到了今天。



走过鲁迅故里,街口的一家小酒馆格外引人注目,那便是鼎鼎大名的咸亨酒店,那个孔已己经常光顾的地方。“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我至今还记得孔已己的口头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篇小说才使得绍兴的花雕酒和茴香豆如此闻名遐迩,不过,至少我是在《孔已己》里才长了这般见识的。话说回来,咸亨酒店用现代的眼光看就是街面上一个小酒馆,用“酒店”作称呼很明显言过其实了,因为所谓“酒店”只是个连酒桌都摆不下几张的小屋。店里零零散散的几个游客,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点孔已己在小说里老点那两样酒菜。咸亨酒店并非鲁迅先生杜撰的产物,而是颇有历史渊源的老字号了,创立于清光绪年间,系鲁迅堂叔周仲翔等创办,当年周氏家族的富裕由此可见一斑。我对“咸亨”这个名字很有好感,于是耐不住好奇又去查了查,咸亨之名出自《易经•坤卦》之《彖传》“含弘广大,品物咸亨”一句,意为万物得以皆美,寓意生意兴隆,万事亨通。如此有来头的店名再加上鲁迅先生妙笔的点缀,难怪一百多年经久不衰。我想,鲁迅先生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如今的孔已己已不再是他笔下那个落魄的好吃懒做的穷书生,而是化生为一尊石像守在小酒馆门口,成为咸亨乃至于整个绍兴的金字招牌,招呼着往来的游客。

短短三天在绍兴的行程,三次踏足鲁迅故里,给我留下了美好舒适的印象。绍兴这座清净悠闲的江南小城让常年居住大城市的我体会到难得的安静和惬意。小桥、流水、乌篷船、浙江民居,在现代化的城市里恣意纵横穿梭,与城市的烟火交相辉映,显得和谐而自然。站在历史悠远的石拱桥上,江南的微风轻轻拂过脸颊,我便知道,绍兴,有一天我一定会再回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