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钱面前,大学生的良知在哪?

(2007-10-20 11:02:21)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我看时事
     时下又到了学校里发放各类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的日子,每年一道这个时候,平时门可罗雀的辅导员办公室立刻会变得熙熙攘攘,而有些平日里在班上都不说一句话的同学这个时候就会突然跳出来,变成最积极的人。不为别的,目的只有一个子:钱。
    我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四学生,在学校里呆了三年多,这样的场景早就已经司空见惯,奖学金从来就不干自己的事,我也从不去打听有谁会为了几百块钱去争的面红耳赤。但今年不一样,恰逢十七大召开,国家给各高校都拨发了专门资助贫困学生的国家助学金,我们学校也同样得了一笔,分为三个级别,3000,2000和1000。学校提出的申请条件是只要是贫困就能申请,无须有贫困证明,也不看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否合格,只要够贫困。条件一出,就有一场好戏可看了。
    什么是贫困
    学校规定的申请条件是贫困,到底什么才叫贫困?贫困的标准又是什么?就拿我身边的数据来举例,我们班一共55名学生,有近20个提出申请,但持有贫困证明的仅仅5人,我寝室的学妹她们班更加厉害,总共48人,竟有30名学生提交申请,而拥有贫困证明的也不过10人。贫困到底是指什么?有没有规定家庭的收入上限?有没有一个可供对比的标准?如果我们拿自己的生活水平和非洲难民比,我敢说没有人贫困,而且我们个个都很富裕;但如果比较的对象换成是西欧那些高福利国家的居民,我们可能没有几个不贫困。但依我看来,我们比较的范围应该局限在自己的高校里。那些交起学费捉襟见肘,甚至交不起学费去申请贷款,吃个饭都必须斤斤计较,闲暇时光还要去打工赚钱的同学才可以算是贫困吧。可是让我们看看那些提交申请的人,他们中不乏一年换几部手机,家里住着复式楼,Q-zone里贴着自己在全国各地游山玩水的照片,做头发花几百块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家庭贫困者”。想想自己去做头发也从来没超过一百,一部手机也用了好几年,家里的房子比我的年纪还大很多,如果这样也算是贫困,我是不是也应该去交一份贫困生助学金的申请呢?
    贫困生真的贫困吗
    这是我一直以来都很质疑的问题。即使是那些手里揣着贫困证明的学生,他们就真的很贫困吗?众所周知,教育部每年都会给各高校颁发贫困学生的补助,每个学校的补助金额和项目都有所不同,但多少总规还是有补助,银行对向贫困学生发放的助学贷款条件也很宽松,几乎每个贫困生都能顺利的申请到。但为什么有些贫困生看起来却比不贫困的学生还要富裕呢?至少在我的身边就有这么几个,兜里藏着贫困证明,身上的漂亮衣服今年穿过了,明年就再也见不着了,一个月换一次发型,每天脸上都是妖艳的粉黛。贫困生不是应该连吃饭的钱都要掐着手指头算吗?怎么还有钱买化妆品呢?如果,这仅仅只是来源于国家的补贴政策或者社会上一些慈善人士和基金的捐助,那未免这笔钱也太多了吧,多到贫困生也能享用奢侈品,多到贫困生都成了有钱人了。
    贫困是否成了一种武器
    既然成为一名贫困生有这么多优厚的待遇,那为什么不成为贫困生呢?我很贫困,我很可怜,所以给我钱吧,于是贫困成了理所应当的要钱的借口。只不过是头上顶着一个贫困的帽子,比起能每年拿到几千块钱,这又算什么呢?钱多实在啊。我之前看过一则报道,说的是湖北几名受资助的贫困生,不怀感恩之心,觉得受到资助理所当然,结果激怒了资助的慈善人士,决定不再资助他们的事,这几个贫困生受到资助后连一句感谢个话都没有向资助者说过,其中只有一个给资助者写过信,但信中强调的却是自己如何如何贫困,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却没有一个“谢谢”。这样的事让资助的人很寒心。有些人拿贫困当成一种维护自己可怜的武器,贫困不再是学生之间出身不平等的体现,而变成了一种捞取利益的手段,贫困生利用的是自己的贫困而非自身的努力去和不贫困的学生做经济物质上的攀比。当我们每个人都要去争当贫困生的时候,我们也就彻底的贫困了。
    金钱面前,我们应该怎么表现
    当然,也却是有很多真正贫困的学生,他们确实需要国家和社会慈善组织和个人的帮助,但我们这些生活并不贫困,甚至还很富裕的人应该怎么办?至少,我的看法是,自己是否贫困自己心里最明白,不要厚着脸皮去提交那样的国家助学金的申请,那些钱是给真正需要的学生的。我们没有必要眼红,社会本来就不公平,没有人能决定自己的家庭出身。有些人生在有钱人的家庭,但有些人的家庭的确很悲惨,家里几个孩子都要读书,父母又病故的,或没有劳动能力的比比皆是,这些钱只是在弥补他们天生就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而已。那些不贫困的人们,当你们看到这些真正生活窘迫但依然自立自强的同学时,你们还好意思伸出手去抢他们的钱吗?我们应该让他们过的稍微好一点,哪怕这些钱只是杯水车薪。
    所以,当我们面对钱的时候,能在心里扪心自问一下,我要这些钱去干什么?是买件看中了很久的名牌衣服,是去酒吧逍遥一番,还是帮依然欠的学费的弟弟妹妹救急。贫困,不是荣耀,更不是捞钱的借口,它是真正贫困的学生努力想丢弃的帽子。那些不贫困的学生,请收回你们的手,让那些钱回到真正需要它的学生的手里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