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扬州,我最先会联想到的是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写的那些有关扬州的诗词,很凑巧的是我的家乡武汉和扬州有千里之遥,但也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将两个城市联系起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只可惜现在不是三月,而是依然有些燥热的十月。
虽然这次的黄金周一家人去了好几个地方,江苏南京,浙江奉化,安徽黄山,但扬州才是一开始最先决定好的目的地,原因是扬州是奶奶的故乡,奶奶八岁就离开了家乡,之后虽然回去过两次,但时间已相隔几十年,城市变化太大,没能找到自己当初的家,这次去便是爸爸为了奶奶了却心愿的一次寻根之旅。
我们的车早上从南京出发,途经镇江中午就到了扬州,一个干净漂亮的小城市。到了扬州自然不能错过的就是闻名遐迩的瘦西湖。出发之前查过扬州的地图,找了一大圈都没有找到瘦西湖的影子,仔细看才发现原来把瘦西湖当成一条河了,如此一来,就觉得瘦西湖的这个“瘦”字取的尤为绝妙。

瘦西湖无疑是扬州这个千年古城的画龙点睛之笔,是我国湖上园林的典范。我曾到过苏州的几个园林,与瘦西湖相比前者是小家碧玉,后者则是大家闺秀。瘦西湖不同于一般的江南园林,瘦西湖的建筑依水而建,水是湖而非小池塘,视野开阔。湖上有画舫,有拱桥,有荷塘,湖边有亭台楼阁,有垂柳,清婉秀丽,旖旎多姿。难怪古时那么多文人雅士在瘦西湖畔流连驻足,写下美丽的诗句,唐朝诗人杜牧更是在愿意在扬州白白挥霍了自己十年的光阴,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告别瘦西湖,我们便开始了奶奶的寻根之行。这次寻根颇费了一番周折,拿着几十年前的地名问路人结果都是摇摇头。我们累了,找了一家小餐馆吃饭便决定结束这次的扬州之行。一边吃着正宗的扬州炒饭,一边与老板闲聊,却没想到老板知道这个老地名。用餐完毕后,或许是对白发苍苍老人家不远千里寻找家乡的怜悯吧,热心的老板竟然骑着小摩托主动带着我们一行人穿过一个几乎看不到的小巷找到了奶奶的家,几番询问过后,奶奶终于找到了她年幼时生长和生活过的地方,只是地方大变样了,幸运的是,除了家,奶奶还见到了依然安居这里的失散近七十年的亲人。老人们久别重逢,老泪纵横。如果不是那个热心的餐馆的老板,奶奶就会又一次失望而归,感谢老板,感谢扬州。



终于,我们所有人,尤其是奶奶,带着莫大的满足感离开了扬州,无论是谁,扬州都将是个不虚此行的地方,这个古代繁花似锦的城市现在依旧有着她独特的魅力。因为二十四桥,因为瘦西湖,还因为这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