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都桥看日出
(2023-11-01 15:23:51)去新都桥看日出
彭广军
四川人是朴实的,朴实得让人心疼,风景亦如此。明明可以惊艳世人,却取了个朴实的名儿,沟、塘、垭啊啥的,犹如人的小名。
新都桥就如此,乍听还以为是座不起眼的小桥。
然而新都桥是镇名,也是面积500平方公里的景区名,被公认为“摄影家的天堂”,而且还是广大游客奉送的,这就有些不同凡响了。
去过川藏线的人对“此生必驾318”之类的话一定不会陌生,被说得仿佛走一趟318就“人生圆满”了,然而除了318,还有317、248等被誉为“流动画廊”的国道,也恰好途经新都桥。因而这儿不但是318川藏线和248国道的交汇点、休整站,还成了摄影爱好者热捧的打卡地。
新都桥海拔约3300米,算是不低了,但这得看跟哪儿比,如与周边动辄海拔四五千米的景点比起来,无疑是宜居而亲切的。
住进一家民俗,条件不错,缺点是没有电梯,客人拎着大箱子上楼就成了畏途。但酒店员工早就候在了大厅,登记完立即有人帮着把行李拎到房间门口。他们既有壮实的扎西,也有婀娜的卓玛。
身着藏族服装的老板娘也亲自动手。次日问过才知道她本为汉族,因处了个藏族扎西做男朋友,就跟了过来,一同经营着这家民宿。老板娘似乎喜欢说话,一会儿就把新都桥我们想了解的东西基本说完了,大到气候景色,小到青稞面做法,侃侃而谈,却不是饶舌的那种,看得出来她是真心喜爱这儿。
我们来新都桥主要节目是看日出,但却得去距镇子40公里以外的地方。于是租了一辆越野、一辆五菱,皆因车子稍大点就上不去了。
次日凌晨睡意朦胧之际,按约定在酒店门口集合,坐上预订来的车子,车灯前仍是一片深深的黢黑。司机是个藏族汉子,可能还有点下床气,一脸的不乐意,问他今天能看到日出吗,他说这哪知道啊;问他好不好看,他说你们觉得好我天天住这儿觉得一点也不好看。
这属于尬聊,我们只好相顾一笑,然后极力睁大眼睛瞅着车窗之外,希望确定今天的天气情况,可啥也看不见。汽车不断上坡,不停颠簸,在天色将明不明之际,终于到了目的地鱼子西垭口。
鱼子西,又是个朴实得不知所云的名字,但却是新都桥看日出的最佳点。莫道君行早,已经有人早到了。视野所及,贡嘎雪山、雅拉雪山、四姑娘山,影影绰绰在很远的前方,却像是身披轻纱浅睡的仙子,晨风微拂,仿佛是她们甜甜的轻鼾……据说,运气好的话还能一睹日照金山的浪漫、瑰丽、壮阔的芳容呢。
日出之前的鱼子西是冷冽的,气温接近冰点,穿着毛衣羽绒服还有些小瑟瑟。但人们在静静等待,就像等待久违的恋人。偶尔搓搓手、哈哈气,眼睛却须臾不敢离开,似乎只要一眨眼,那绝美景致就会像流星一样溜走。
朦朦胧胧天边,颜色由深而浅,渐渐有些发蓝,这预示着今天必须是个好天气。随即出现了一抹淡淡的蓝,继而洇染开来,天蓝、山蓝,连晨曦也变成了茵茵的蓝……人们赶紧把手机相机对着辽远天边尽情抓怕,仿佛要将看见的景色一古脑儿拉进相机。
蓝茵茵的底色中不知不觉间洇染了一缕绯红的光晕,渐次加深,加深、再加深……像光,像色,又像是幻觉。人们一阵惊呼,然后就像是被人捂住了嘴巴,周围突然寂静了,只风儿拂过草地簌簌有声。
不知过了多久,人仿佛清醒过来,惊呼连连,一浪高过一浪,继而是无人机升空、手机相机快门声连成一片。大家不断寻找着角度,变换着姿势,希望将眼前的一切固定在自己的记忆里。然而却显得有些多余,因为镜头对向每一个方向,得到的就是一帧风光大片。
贡嘎雪山的独树一帜、雅拉雪山的逶迤连绵、四姑娘山的琵琶半遮,一同出现在绯红霞光里,睥睨天下,似真似假,如梦如幻。
此情此景,任何文字、任何镜头恐怕都难复制。因为人所想象日出的美妙,在这个冷冽清晨被放大、诠释到了极致。
那一刻,我只想坐化在这梦幻般的景色中,成为一缕冷冽的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