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于香艳
(2023-02-23 16:34:50)不止于香艳
彭广军
日前,云南省纪委监委对省投资促进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段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通报:丧失理想信念,背离初心使命,对抗组织审查,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官德不修,底线失守,与私营企业主勾肩搭背,大搞权钱交易,长期收受礼品礼金,接受旅游活动安排,与他人搞权色交易;私德不正,严重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与多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承揽工程项目、工程款拨付、转接党组织关系等方面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通报”逻辑严密,事实清楚,一看就明白,但也像是“通稿”,因为类似违法犯罪官员犯罪手段或有不同,性质却基本相若。本通告中的主角段颖也不例外,但也自有“个性”,如曾经是“全国最年轻的女正厅级干部”以及“与多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等。
人们关注的是,她为什么能成为“最年轻”,以及与“多人发生关系”有没有关系?毫无意外的是,人们普遍觉得有极大因果关系。于是想象着段颖的经历一定很香艳。然而,如果仅仅关注“香艳”,则很可能会缘木求鱼。
随着反腐力度进一步加大,最近“通报”涉及的女官员不少:陈枢、戴璐、姜保红等等,她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均存在“男女关系”问题,如姜保红还有具体数字,即“与40多人,其中17人是领导”。
“女领导”腐败案件集中曝光,并不是说女领导容易腐败,这不符合客观事实。之所以更加引人注目是因为情节过于辣眼和香艳,更能让人发挥想象空间,从而产生对真相追根刨底的冲动。而且还有人设身处地为她们考虑,说往后如何面对家人和生活?
这属于典型的咸吃萝卜淡操心,因为在如何“面对”问题上,男女皆同,并非只有女贪官需要面对,男贪官则可以事不关己。
“男女关系”的私德问题是否会影响公德呢?答案是肯定的。官员被查,私德往往成了导火索,比如扬州戴路带出了淮安“韦小宝”,近日河南“郭主任”不打自招将与下属调情的信息发到群里,又连累副科级的“张副主任”,其中“咱两联手控制全区工程”无疑是个很好的切入口。
从事相关工作的朋友私下告知,贪官到了特定场合,对其他违法犯罪事实或者心怀侥幸,但最愿意“坦白”的就是“男女关系”。他们的小九九是,企图转移视线或试探一下到底落下了多少把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很多“私德”的曝光常常是搂草打兔子顺带而为。
私德不检点是贪腐的重要诱因或者说是贪腐的组成部分,但如果没有权力因素加持,应该掀不起太大风浪,就算你想“掀”也不一定会有合适的平台。
工作了这么多年,才貌双全,品行端正,能力出众的女领导见了不少,她们能得到相应位置,无疑是自己努力得来的,有时候甚至比男性要更加努力才能弥补性别上的劣势。但也见过个别凭姿色取胜的,比如某女,在做科员开始就在不断寻猎目标,此后十几年间几乎是一天一台阶,一日一进步。不同的是,她做科员时眼睛盯着科长,做科长时眼里只有处长,做处长时又与厅官言笑晏晏,做了厅官就对更上面的人含情脉脉……这啥时候是个头啊?好在最后的相好成了“老虎”被打了,她也就地卧倒了。
很多事情道理其实是想通的,即一个巴掌拍不响,有需求才有供给。贪官性别不同,在“男女关系”方面表现当然会有所区别。一般而言,一方面是因为已经有了权力,就有人投怀送抱;另一方面,则是以自身为资本,通过投怀送抱去获取更大权力。
贪腐不能以性别划线,也不能只盯着段颖们的香艳,而忽略内在因素。在需求导向的现实中,段颖不当官,在其他领域照样会裙底生风,风生水起,八面玲珑。所以,土壤清洁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