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揪出问题教材的黑手

(2022-06-01 17:17:17)

揪出问题教材的黑手

彭广军

这些年做教材的人不但赚钱,而且是赚的盆满钵满。于是,顺理成章地冒出来多如过江之鲫的专家。正可谓林子大了啥鸟都有,鸟们一定你要想方设法发出自己的声音,甭管乌鸦百灵还是子规,都觉得自己的声音悦耳动听。

最近有只叫吴勇的大鸟出了名,不过是骂名,因为他给教材做的插图,斜眼歪嘴露出纹身已经算不算事儿了,竟然还有赤裸裸露出生殖器的画图,更有写意的星条旗元素隐藏其间。对此学生家长很生气,吴勇在网络上也被骂得“知名度”骤然暴涨。留着一撮山羊胡子貌似艺术家的吴勇开始还语焉不详地想哼哼几句,架不住千夫所指,到底不敢过于张狂。

然树欲静而风不止,还真有莫名其妙的“专家”跳出来力挺吴勇,所谓“教育专家”熊丙奇称,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而且插图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就没什么问题。我不知道这个老熊哪只眼睛看见了“积极向上”?关起门来画,你青菜萝卜尽管造好了,教材有公共产品属性,凭什么让人们吃你的毒青菜烂萝卜?

另一个叫洪晃的专家说得更具倾向性,认为“是家长意识形态的问题”。这就不厚道了,不过考察过洪专家一贯做派,倒也没什么意外的,因为她给人的感觉似乎随时预备把某个器官吹胀了当成帽子顶在脑门上招摇过市。所以网友规劝她:洪晃妹子啊,你不能因为自己长得跟插图像就觉得很漂亮。

人教版丑陋插图被曝光后,开始我还真没往深里想,只觉得或许是书法界的“丑书”现象渗透到了教材领域,没准还真是大众的阶段性审美情趣使然。后来有人说了一句话:这现象背后不是吴勇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教材显然不是一本单纯的书,它似小实大,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因而插图事件备受关注也就理所当然了。于是人们自发“找错”起来,这一找不要紧,立即发现问题极不简单,连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某某也化身成了“性启蒙”专家,他在儿童读物中写道“姐儿生得漂漂的,两个奶子翘翘的,有心上去摸一把,心里有点跳跳的”。这就有些类似于薛蟠的“女儿乐”了,可人家曹雪芹先生是写给成人读的。这个曹某某也是得过奖的作家,现在靠却要靠这个赚钱,你的文学品德呢,你的做人道德呢?

人们斥责该作家教孩子不健康的诗,竟也有专家跳出来让人不要“谈性色变”。对此我只好“呸”了。那让你自家孩子也出来谈谈,看你色不色变?当然,这话说得可能有点满,若他真出来说,这有什么,我正跟孩子谈来着。如此我只好选择哑口无言。

还有下作的,竟然有教材将雷锋叔叔做好事的图画偷梁换柱弄成了侵华日寇背老太太,此行为用心何其险恶,实在是其心可诛。尽管涉事出版社回应说是因为工作失误,但这种说辞显然是在避重就轻。

随着教材插图问题的不断曝光,隐藏在教材背后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肯定不止是“审丑”思潮侵蚀那么简单,而且已经蔓延了十年之久,实在有些触目惊心,人们不得不怀疑其背后有只“黑手”在刻意操弄。这就必须值得警醒了。

教材问题是小事儿吗?当然不。“扣好第一粒扣子”是人生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教材就是教孩子如何去扣好这“第一粒”。事关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国家民族的未来,能小吗?

我们上学时学过一篇课文,是都德的《最后一课》。当外敌入侵被强迫换掉自己母语的教材时,老师和学生那种发自内心的痛苦让人揪心不已。反面例子更多,比如日本为了否认侵略罪恶,屡屡在中小学生的教材中篡改历史,潜移默化给日本学生灌输侵略基因。国内的所谓“五毒”势力,也经常在教材上搞阴谋诡计,殷鉴不远,教训难道还不深刻?

这次暴露出来的教材插图问题是恶劣的,作个检查道个歉就大事化小无异于隔靴搔痒,尤其是竟然还有一些所谓专家出来为之涂脂抹粉,这已经不是审美观或学术争论那么简单了,其间包藏的祸心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