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董卓作乱,群雄并起,组成关东联军一起讨伐董卓,推举袁绍为盟主,然而,最后关东联军却失败了。在这之前,袁绍在与董卓商议时,说了一句话,后来,这句话直接害死了他整个宗族,袁绍与董卓究竟说了什么话呢?
http://p2.pstatp.com/large/1193000063ba6d566db8
《三国志
袁绍传》记载:董卓呼绍,议欲废帝,立陈留王。是时绍叔父隗为太傅,绍伪许之,曰:“此大事,出当与太傅议。”卓曰:“刘氏种不足复遗。”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
董卓进入洛阳,找袁绍商议,想废掉当时的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当皇帝,当时袁绍的叔父袁隗是太傅,袁绍假装答应了,说,这样的大事,应该跟太傅商议一下。董卓说,如果不行,刘氏的后裔也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袁绍没有回应,横握佩刀,向董卓拱了拱手,扬长而去。
《三国志》注引《献帝春秋》记载:卓谓绍曰:“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绍曰:“天下健者,岂唯董公?”引佩刀横揖而出。
董卓说,天下的事,难道不是我说了算吗?我要做的事,谁敢不答应?你以为我董卓的刀不锋利吗?袁绍说,天底下强大的人,难道只有董公你吗?”说完横握佩刀,向董卓拱了拱手,出去了。
http://p1.pstatp.com/large/11160002c6a15abde01e
袁绍出去后,就逃往冀州,然后在渤海起兵,讨伐董卓。关东州郡一起响应,共同推举袁绍为盟主。袁绍自号车骑将军。袁绍与冀州牧韩馥准备立幽州牧刘虞为帝,但是,刘虞不敢答应。
董卓得知袁绍在关东起兵,就把袁绍的叔父袁隗以及在京师的袁氏宗族全部给杀了。
《三国志 袁绍传》记载:卓闻绍得关东、乃悉诛绍宗族太傅隗等。
当时,天下豪杰大多归附袁绍,因他一家遭此大难,人人都想着为他报仇,所以州郡蜂拥而起的部队,没有不打着袁氏旗号的。董卓见关东联军声势浩大,于是挟持献帝,离开洛阳迁都到了长安。
袁绍如果开始不说与太傅商议,或许,董卓不会注意到袁隗,就算注意到了,也许不会杀袁隗。虽然董卓残暴,但是,对当时的有文化人,包括反对者,也不是全部杀掉,比如大文学家蔡邕,因为有才,董卓就重用了蔡邕,当时的汉朝重臣卢植,虽然反对董卓,但是董卓也没杀他。
http://p3.pstatp.com/large/11930000627ebe71f671
如果袁绍之前没提袁隗的话,董卓也许把他撤职,让他告老怀乡处理了。因为袁绍提了袁隗,董卓也许才想到了斩草除根,不能留下隐患,让人里应外合。
可怜袁氏宗族,好几百人,就此全部被杀,也可见董卓的残暴程度,最终,董卓引火自焚,被吕布杀死,也是罪有应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