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权追谥父亲孙坚为帝,为什么不追谥孙策为帝?

(2016-09-28 09:14:22)
标签:

杂谈

        ​孙权称帝后,追谥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但是,对他的哥哥孙策,仅仅追谥为“长沙桓王”,没有追谥为“皇帝”,别忘了,孙权是从他哥哥孙策的手里继承的基业,如果孙策不传位给他,而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孙权要么被杀,要么被贬在外地讨饭。孙权这样做,是不是太不厚道了?孙权为什么不追谥孙策为皇帝呢?

孙权追谥父亲孙坚为帝,为什么不追谥孙策为帝?

        孙策死的时候,年仅二十六岁,孙权只有十几岁,年纪也不大,孙策的儿子,当时估计也就八九岁,古人十几岁成婚,因此推算。但是,孙策并没有把位子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孙权。其实,孙策完全可以把位子传给自己的儿子,让自己的部下辅佐自己的儿子。孙策手下的人很多,而且都很厉害,张昭、周瑜是孙策的人,程普、黄盖、韩当是孙策的人,部下跟他南征北战,肯定也听孙策的号令,只要孙策发一个遗令,让部下辅佐自己的儿子,完全没有问题。当初董卓还不是废了汉少帝,立了几岁的汉献帝?


        孙策为人豪爽,手下的人都拥护他,甚至愿意为他去死。《三国志》记载: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孙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人长得也帅,孙策的部下,先是跟着他父亲孙坚出生入死,孙坚死后,跟着孙策一起征伐天下,忠心耿耿,完全效忠孙策。由此可见,孙策完全可以传位给他的儿子。有这些忠心的部下辅佐,一点问题都没有。

孙权追谥父亲孙坚为帝,为什么不追谥孙策为帝?

        而孙策传位给孙权,完全没有私心,他是以国家大事为重。《三国志》记载: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至夜卒,时年二十六。


        孙策死前,还交代并安排张昭等人辅佐孙权,真可谓用心良苦,扶上马,还送一程。《三国志》记载:请张昭等谓曰:“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


        但是孙权当了皇帝后,又是怎么做的呢?完全忘了他哥哥孙策对他的好。《三国志》记载:黄龙元年春,公卿百司皆劝权正尊号。丙申,南郊即皇帝位,是日大赦,改年。追尊父破虏将军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皇后,兄讨逆将军策为长沙桓王。吴王太子登为皇太子。

孙权追谥父亲孙坚为帝,为什么不追谥孙策为帝?

        孙权为什么没有追谥哥哥孙策为皇帝呢?我认为孙权是多心了,有私心,怕追谥孙策为皇帝,以后,孙策的部下会拥立孙策的儿子为帝,夺了他的帝位,或者是另立山头。如果孙坚为吴国第一任皇帝,作为孙坚长子的孙策为第二任皇帝,那么孙策的儿子为什么不能当皇帝?父死子继,天经地义,何况,孙策的部下,都非常拥戴孙策,肯定会效忠孙策的儿子。


        孙权不追谥哥哥孙策为皇帝,就是化解了这个隐患,巧妙地掩饰了他的疑心,哥哥孙策不是皇帝,当然他的儿子也就不可能继承当皇帝了。孙权的位子才保险,安全。


        但是,孙权这么做,却很不厚道,让人说闲话。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都看不下去了,评价说: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看来,谴责孙权的人,确实不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