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日
(2013-01-12 17:22:19)
标签:
杂谈 |
天空干净的有些忘乎所以,温暖的光束慵懒地透过南方冬日里仍旧郁郁葱葱的树冠,时隐时现。
从城市的一个区到另一个区的目的地需要经过22个站点。地铁由空旷到熙攘进而拥挤,混杂着各种状态的行人。
不知道这一行所谓何事,因此,我倚靠着车厢做着无关紧要的准备。当知道有约亦或者是有些事有些人需要面对的时候,黑夜白昼才不显得百无聊奈。这也许是我逃遁孤独侵袭的一种方式,单纯而又无望。
事情往往无法按意识里发展的恰如其分。已经习惯在短时间内应对各种棘手问题,且做出相对理智妥善的决定。也未曾细究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还是在特定环境下培养起来的一种能力。
关于自身所需与他人的给予,脉络清晰。何时安定开始,何时结束离开有自己的定数。
搭返程地铁,中途下车。
附近是艺术园区。聚集着一些独立设计师,画家以及各类从事艺术创作的人。还未形成规模。
在星巴克点一杯抹茶拿铁就着靠窗沙发坐下。
旁边是一对国外同性恋人,轮廓立体,五官精致。身旁搁置着偌大的旅行包。他们应该住在附近的青年旅馆。在某聊天软件里见过他们的照片。一个干净利落的圆寸,一个留着一头卷曲凌乱的中长发,他们侧身对视躺在草地上,笑得如同阳光般灿烂。
标签。couple travel in asian!
身后几个人在讨论着3D模型,工程报价,各自言辞笃定,像是在进行着一个建筑公司的会议。
我闲坐着思索关于工作,旅行,情感,家庭的琐事。他们掺杂在一起甚是凌乱。这所有一切若无交集在一个人身上稀松平常地行进着,便必定需要强大的勇气与隐忍。毫无顾忌的,条理清晰明朗。
给Biyi发了一条语音信息,约她见面。她犹豫再三还是决定与我会面。在她90分钟的行程里,我在读阿富汗女作家法齐娅的《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她先于我离开这间公司,经营着自己的网店。不拘小节,疯狂无度的表象下,实则善良,质朴。有自己原则性的坚持,即便有时盲目无果,但这不重要。
她欲寻求如茶水般淡然醇香的情感。在她原则性的坚持中便有一条是拒绝婚前性行为。惊讶于在面对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如此坚守,以致我也不免觉得她太过传统保守,而遇见的几个男子不久便疏离与此或多或少存有关联。
25岁仍然是个处女算不算太老?或许……
她或许通过各种方式看到这段对她的描写,我预料到她会用“妈B”开头对我进行一番激烈的数落。但这似乎正是她表达亲密的一种方式。
消耗时间的最好的方式要么忘乎所以的熟睡,要么和友人天荒地老的闲谈。
夜里我们各自散开。她赶末班地铁回家,我将赴另一男子之约。
与宋的认识是一次偶然。
临近午夜他开车到我家楼下,某牌宝蓝色X系列。我对车从未有过了解,去年在父亲的推说下参加了驾校培训,因着各种原由最终没能拿到驾照。但我知道这车价值不菲。
他说想去海边走走。因此便上了沿海高速。在车上他和我说起他的前男友。
他们在一起六年,认识那天便开始同居。他努力工作供房养车,男友离职后就负责管理家里的经济收支,接送他上下班,像是男女恋人一样过着简单安逸的生活。
他发现男友和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上床,仍然豁达的原谅他。这需要无限广阔的胸襟才得以容纳。男友向他坦诚这六年里所有的不忠诚,坚持离开。
他甚至绝望到了深渊,生活无以为继。离职自驾去了青海,甘肃,云南,西藏,登上梅林雪山。数月没和任何过往熟人联系。
一年后他得知男友感染上了艾滋病毒。他试图为他做些什么,最终送给他一次巴厘岛旅游!希望他仍有面对余生的勇气。
他说,任何感情最终都会败给时间。如此铭心刻骨,深入穴髓的去经营一段情感,却被糟践的一塌涂地,以致不敢再用情了。如诺再爱,浓度也必将打折,就像那些年岁已久的香精。
他带我去他家的时候,近凌晨3点。我依靠着沙发,已有困意。他给我冲茶,招呼我吃些水果。仍然真诚的对我说他结构模式异于常人的家庭。我似有若无的听着,电视机在播着美剧。
当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身上多了一条褐色羊绒毛毯,厨房有忙碌的声音。简单洗漱之后吃了他做的早饭。鸡蛋做的很好看,8分熟。
他赶时间出差临近城市,我搭乘地铁回家,车厢由拥挤到熙攘进而空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