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咨询报》——2006第八期第七版

(2006-05-25 00:00:01)
标签:

回顾——专业

分类: 编辑部的日子
 

独立不仅仅是口号
——从自主选课看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法则观念

编者按:大学,我们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开始学着长大,学着站在一个大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已经接受了“大学就是一个亚社会”的说法,也习惯了把“独立”这个词挂字嘴边,但是,真正的独立,不仅仅是标榜!自主选课是是我们自己做主的一个缩影,独立的意识却也穿插其中。解决自主选课的疑惑,也要揭开“独立”和“法则”的面纱。

自主了,却又盲目了
詹婷 龚玮
生活在象牙塔下的我们,就像刚刚长满羽翼、等待飞翔的小鸟,试着飞向更广的天空。踏进了大学,开始像个大人的样子处理着自己的事情。我们学着自主,学会独立了,不再那么的依赖父母。学分制改革,自主选课,也是学校给学生的一个独立、自主的平台了。但是,自主了,却又盲目了。
很多人打着“独立”的口号,但是真正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却开始茫然了。就拿选课来说,有些同学不适应这样的一个改变,抱怨说还不如以前那样死死的规定课程。排队等着选课耽误时间,选了又有冲突,不知道选修什么课对自己有帮助……一系列的问题都来了。
自我剖析:确定了自己未来的专业,专业确定下来了也就有70%是必修的,剩下的30%的选修课程就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专业需要进行选择。对自己要有一个认识,也要对所学专业有相应的认识。
独立意识和法则观念的培养:自主选课,扩大自主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时间。要主动的去了解相关政策,积极的关注教务动态。学校的选课制有一定的规则,要在遵循法则的前提下去适应。总一天你将进入社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法则观念,而不仅仅是向学校抱怨。
避免盲目性:选课也是一种规划,要紧凑适中的安排各学期的课程。专业课选好,选修课要能够辅助自己的专业学习,或者符合自己的爱好。不要盲目的转专业,不要盲目的跟风选修一些根本不适合自己的课程。按学分收费,即浪费时间又浪费钱。
注意事项: 选课时要为四年的大学学习做好规划,最好是前松后紧。为大四时考研或找工作准备好时间。如果打算提前毕业的同学要合理的规划,在三年以内修满规定的学分。(支教 可以作为实习学分)
不要选择与专业课相同或相近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因为通识教育提供的是,非专业性一般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其课程教学要求低于专业类相同或相近课程的要求。
若课程考试不合格,对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必须重修;对公共选修课、专业限选课,可以重修,也可以在同组中另选,但学分必须达到限选要求;对专业任选课可以不修也可以重修。
我校对于专业分流原则上是不予以鼓励的。希望大家仔细分析自身情况,多听取老师的建议。万不可盲目的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转专业修学分的压力将加大。
  

学分制改革是发展的必然
顺应其变化是能力的体现(修改)
——我校学生处张朝光处长关于学分制选课几个问题的回答
实习记者 /王彩云 吴文
近日,我校自主选课预选阶段已经结束,但许多同学对于学分制改革还不适应,在选课的时候存在着诸多疑问。就此记者走访了教务处,采访了张朝光处长,以解答一些同学提出的疑问。
记者:对于学分制改革,给我们学生带来了什么呢?
张处长:学分制改革是发展的必然,顺应其变化是能力的体现。应当发现其积极的一面,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可以培养独立自主意识。另外,选课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也是让同学们学会尊重社会游戏规则。
记者:请问社会实践2个学分我们怎样才能修完?
张处长:其实通识教育那些方案只是我们给出的建议,具体的实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学习。至于社会实践2个学分,当你第二课堂5个学分修满了,那社会实践的2个学分也就修完了。
记者: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什么将本科学生毕业最低学分进行调整?
张处长:这是在总结以往几年学生的选课情况的经验所得。160或170个学分对于学生来说,除了大四的论文准备和实习期,大学前三年都用在课程的学习上了有压力,相对的就少了课外的实践煅练。这也是这个学期对于上课时间调整的主要原因。
记者:以往的选课有来自导师的指导,那06级是不是取消了导师制?
张处长:是的,06级的导师和班主任合二为一。所以建议06级的新生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应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加强和同学的交流,特别的师兄师姐交流,他们有经验。
记者:有些同学想跨了学年选课,您如何看待这种做法?
张处长:其实跨学年选课也可以。但是要注意一点就是学科间的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要把基础课先上好,这样有了学科基础那么才能更深入地学习其他课程。
记者:通识教育每个学期限选2门,如果某门课程老师所要招的学生都满了,那么是不是就只能选一门了?
张处长:不是的。其实每次正选我们都可以看到就是在正选完了后,都还会有一次增选的过程,同学们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去增选其他的课程,看看其他的老师班上有没有满。或者换个学期再选。
记者:对于已经专业分流的同学,他们的毕业证书上会有:‘从某专业转到某专业’的记录吗?他们以前所就读专业的那些专业学分怎么办呢?
张处长:不会有这样的记录,毕业证书上会写转入的专业名称。跨专业分流前学的一些专业课就只能用来充抵专业任选课或公选课的学分;但是转入后的专业基础、主干还是要修,所以课程压力很大。若你想选的专业在第一、二学期已经开设了学科基础课,则说明这是不同类的学科基础课,若跨类选专业成功,那就得补选这些课程。
记者:有大一的同学想在大二转专业,那他们现在可以开始选修他们今后想转的那专业的课程吗?
张处长:可以,但是有很大的风险性,存在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如果转专业没有成功呢?所以大家要自己好好考虑一下再做决定。
记者:弹性学分制下提前毕业有指标限制吗?需要一些什么条件呢?
张处长:是的,提前毕业人数有3%的指标。提前毕业的同学必须修满了规定的学分并且成绩非常的优秀,各方面都不错。但要经过学院的认真审核才能决定。
记者:那学校对提前毕业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张处长:能够提前且优秀的毕业,学校当然是鼓励的。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去也是最终目的。一般对于家庭贫困的同学,提前毕业还能减轻一些负担。但是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适当的时间去完成学业。求学不仅仅是为了修满学分,成才还在于校园氛围对人的培养和熏陶。所以人数控制在毕业人数的3%,审核非常严格。
记者:提前毕业的同学,毕业论文、答辩、参加实习什么时候进行呢?
张处长:其实毕业论文不一定要在学校写,提前毕业生可以和上一届的同时实习,写论文,答辩。
张处长谈到学分制实行了近四年,总结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学校也做出了一系列在教学方面的改革很明显的一条就是学生每节课的时间增加了,由过去四十分钟一节到现在五十分钟了;也在不断的追求学生要学得“精”而不是多多益善;学校方面也越来越注重实践方面的鼓励了,鼓励同学们多参加实践活动,多有自己课外的时间自我安排,自我管理;同时通过有规则有纪律的选课也培养了同学的自主意识,独立意识,法则观念,加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