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乐派学术论坛

标签:
中华乐派石惟正刘恒岳谢嘉幸新世纪中华乐派中华情天津杂谈 |
分类: 音乐美学 |
中华乐派学术论坛在天津举行
新华网天津频道11月25日电(记者周润健)由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天津市美学学会、天津市音乐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华乐派学术论坛"12月10日-12日将在天津举行。届时,来自北京、天津、哈尔滨、上海、西安、广州、成都、武汉、南京等地的60余名艺术史学家、美学家、音乐学家、作曲家将莅临会议做精彩的学术演讲,共同探讨建设中华乐派这一得到中华音乐人认同和关注的重大主题。
"中华乐派"是中国乐坛四位重量级音乐家赵宋光、金湘、乔建中、谢嘉幸2003年在《人民音乐》发表的《"新世纪中华乐派"四人谈》一文中提出的,得到学术界和艺术界的关注。为此,2006年10月中国音乐学院在京主持召开了"新世纪中华乐派论坛",国内外多学科的华人艺术学家、作曲家、艺术史学家、美学家50余人出席盛会。
天津市著名声乐教育家石惟正、艺术史学者刘恒岳应邀出席该会议,作为会议的"成果",天津音乐界、教育界联合创办了"中华情---中国作曲家作品系列音乐会",以举办我国作曲家作品专场的形式形成制度,为建设中华乐派作些更加实在的努力与弘扬,为中华音乐人认同和关注的重大主题中华乐派的建设助威。同时,刘恒岳倡议将中华乐派论坛办成固定论坛,得到金湘、谢嘉幸等各地学者的响应与支持。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中华乐派学术论坛被确定为永久性论坛,将于12月在天津再次举行。
据了解,本届论坛将就中华乐派在中华文化复兴中的使命、中华乐派的内涵及其体系构建、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民族音乐文化建设、民族音乐的创作风格及其实践、中华民族音乐的全球传播等进行专题研讨。
天津市美学学会副会长、音乐家协会理事刘恒岳对记者说:"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也孕育了丰富的音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中华民族充满生机屹立于世界的今天,弘扬中国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需要也是对全人类音乐文化的贡献。弘扬中国音乐文化,需要中华乐人本体意识更为觉醒"。
论坛由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美学会、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