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三八节妇女两会母亲教育全国政协顾秀莲谢嘉幸提案李未明 |
分类: 母亲音乐教育 |
有谁来关注母亲的音乐教育?
——如果说“推动摇篮的手,往往是推动历史的手”。那么,摇篮的歌,才是真正养育孩子、培育民族根基、开创社会未来的歌。
时值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母亲音乐教育网站再次呼吁:关注母亲!关注母亲音乐教育!
下文为08年厦门大学李未明教授等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的母亲音乐教育提案,敬请关注!http://s3/bmiddle/4d1035bct7353229be332&690
上图为:母亲音乐教育创始人谢嘉幸教授
摇篮的歌,事关民族的未来
情况分析:
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然而,当我们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培养孩子时,却忽视了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母亲。教育一个孩子一年,孩子只获益一年;而培养好一个母亲,孩子将获益终生;音乐,是启迪人生智慧的第一把金钥匙。然而,我们的音乐教育,关注儿童,关注青少年,甚至关注成年人和老年人,但很长时间了,我们也忽略了这一最需关注的角色—母亲。母亲,应该是把音乐这把金钥匙交给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副校长韦穗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的呼吁把母亲教育列为我国的一个基本国策,她说:“一个国家母亲教育的成败,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会产生重大影响。母亲教育是民族素质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原始性、长久性基础。所以我郑重建议把母亲教育作为一个基本国策。”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也大力呼吁母亲教育的重要性,她曾经说:母亲教育工程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系统工程。认真搞好此项工程,于国、于民、与家都十分有益,可以讲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构筑“母亲播种爱,子女传承爱,人类充满爱,世界享有爱”的精神生态链,是一个创新的工作思路。这些呼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如何开展母亲教育,母亲如何实施教育,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途径,就是音乐。如果说,推动摇篮的手,往往是推动历史的手,那么,摇篮的歌,才是真正养育孩子,培育民族根基、开创社会未来的歌。然而,由母亲实施的音乐活动(如摇篮曲哼唱、亲子唱游活动等),这些在各民族都广泛存在的优良传统,却在我国当今的社会中普遍失传了。与此同时,由于种种社会原因,母子紧张关系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发展。
对策:
一、
1、项目:建立母亲音乐教育培训机构,在全国广大城乡社区开展母亲音乐教育活动,并创建新的职业--母亲音乐教育。通过母亲音乐教育,树立良好的母亲身份意识,建立温馨和谐的母子关系,启迪孩子智慧,促进其全面发展;
2、通过媒体及社会的广泛宣传活动(包含建立母亲音乐教育网、开创母亲音乐节、母亲音乐秀电视大赛、创办母亲音乐刊物等),来加强全社会对母亲音乐教育的认可和重视。为母亲养育孩子这一事关全社会的职业使命争得社会价值的认可。
二、制定相关政策
1、制定将母亲教育(包含音乐教育)和学前儿童教育,青少年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的相关教育政策。
2、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包含各项职工福利政策),来建立国家对家庭养育孩子社会价值的报偿制度,从而为我国人口质量的优化提供根本保证。
可行性:
当前,整个学校教育体制在知识传授方面的作用正逐步弱化,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公共空间的教育日趋僵化,我们需要在反思其同时也应将眼光放置“私人”领域的母亲教育。母亲教育的政策一定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原因有三:
其一,可能性,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可以说,有多少孩子,就有多少母亲,就有多少我们工程的“处女地”。
其二,必要性。孩子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一代文豪鲁迅在上世纪的20年代就发出过“救救孩子”的呐喊。而当前,中国国民素质之低也是教育界关注的一件大事。通过母亲音乐教育,来改善整个国民素质的基础,应该说是切实可行的。
其三,紧迫性。当前国家所有的教育“视野”中,没有“母亲”的地位,鉴于上述母亲教育的重要性,把“母教”国策势在必行。
2007年12月,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母亲音乐教育”工程已经启动,它包括上述的系列措施与活动,受到社会(尤其是广大母亲的)的欢迎。
综上所述,我们在这里郑重提出上述建议。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认真考虑,以期为盼!
此致
政协委员:
http://s16/bmiddle/4d1035bct73531d348ddf&690
上图为:母亲音乐教育网站
http://s15/bmiddle/4d1035bct813f62e29e4e&690
上图为:母亲音乐教育团队·意大利
http://s12/bmiddle/4d1035bct813f6ee4b96b&690
上图为:母亲音乐教育团队聚餐
莎莎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