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读史入门》

(2023-06-05 11:20:53)

读《读史入门》

许凌云:《读史入门》,北京出版社,1984

 

历史,一个宏大的学科,关于人类过去的事。健忘的我,常常忘记昨天的事情和今天的事情,还有明天上班要做的事情。历史,力图让我们记住已经发生的事情。至于是否能够以史为鉴,那是高手的事情了。因为很多哲学家已经论证过,太阳昨天和今天从东方升起,不能推到出明天也从东方升起;我们看到的天鹅都是白的,不能说所有天鹅都是白的。农村的我,都没有见过天鹅,只见过大雁和家鹅,后来看过了白天鹅和黑天鹅,最近的黑天鹅好像多了一些。

 

没有认真学过历史专业,仅仅是闲读一些过去的故事。在我这里,历史故事和文学小说差不多,特别是有人说“历史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还有人说,一些记忆是人们建构的;然后看到不同人对同样事情的不同描述;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事情的描述……也真是搞不懂,直笔和曲笔,春秋之笔,这些东西都在说些什么了。以前说事情,基本上直接说自己判断,而且不说论证过程。先生批评,你不能以“你以为”来论证“你以为”的事情,要有证据,要渊源有自;后来的一些时候,一些东西开始找个出处渊源,但是不是出于两个渊源(或者更多渊源),就是一个渊源不同内容(还真符合太极阴阳),寻找渊源的事情,就变成了寻找宇宙第一推动力的过程,就算你能追到上帝之手,但是上帝的手为什么推,里面和“我为什么推了一下桌子”一样,还是要有原因以及原因的原因。

 

最近再看许凌云《读史入门》,再次看看历史的大概框框,以前也看过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再次体会一下历史的内容,把框子弄小一点儿,看看是不是好看一些。《读史入门》分三个部分:史籍、史学、校读。史籍和史学要容易理解一些,特别是史籍,讲述了我煌煌历史的大概范围,以及主要内容的写作过程;史学呢,就复杂一点儿,主要困在史家们搞历史的方法与愿望上,到现在这个愿望也很复杂;校读么,不太懂,考镜源流,钩沉?像我这样没有受过历史专业教育的,《读史入门》读着还算很有用的。

 

历史,可能就是这个发生的事情。读,就是如人饮水吧,各解各的梦,各吃各的味儿。不同的人,不同的时候,看到不同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同“苹果”,这个东西就有挺多的吃法:去皮儿不去皮儿;绿的、红的、黄的,上面写字儿的,北方的、南方的、房前屋后的,五湖四海的;清明用的,圣诞用的,看病人用的,过生日用的;old apple tree竟然和家谱能连上;缺一口的图,能联系到电脑、手机可能还有汽车……

 

读历史呢?写历史的,读历史的,“母后明天让儿臣读《群书治要》……”,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