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太长,生命太短,谁能记功过?——姚广孝
(2023-04-19 20:11:35)历史太长,生命太短,谁能记功过?——姚广孝
陆波:《北京的隐秘角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陆波,用一段段文字,讲了各种北京的故事,可以看见她对北京的那份发自心底的感情,那生长的地方。虽然自己搞了几十年的法律工作,但是对于历史,特别是北京的历史,那么的认真、喜爱甚至执着。
其中一篇《姚广孝,庆寿寺双塔下的过客高僧》,记录了姚广孝,这位明初的风云人物,一个和尚,黑衣宰相,或者?在《明史》中有列传,简要介绍了其各种故事。陆波,依据部分资料,加上自己的文字,从第三者的视角讲述了姚广孝,怎样帮助燕王成就皇帝伟业。各个关键时期,如何出谋划策,甚至与世子镇守北京城,一段段文字,让人身临其境。而后,又提及了这场战争,带给全国人民的苦难。还有姚广孝对于佛的理解与践行,对于儒家入世的理解与践行,对于天道、民心的理解。
经常有人用成败论是非,所谓成王败寇,特别是辅佐王成了皇帝,就更有后面很多当然了。但毕竟,天下、百姓,他们怎样算是过得好一些?这个东西不能做假设,所以也就不能比较如果燕王失败了,百姓会过得怎么样的,是否好一些的问题。但是即使按照既定事实,成功了,那么多因为战争死去的将士和无辜百姓,他们就一定是成功要付出的代价么?他们的生命真的就是王的私有财产,可以作为代价而付出么?
佛,讲出家人,慈悲。《明史》中写姚广孝的好友王宾遥语:和尚误矣,和尚误矣。慈悲,大慈大悲,误了,没误?
历史太长了,人生太短,如果不是读陆波的文字,都很难注意到这个和尚。二十四史中,何止一个和尚,何止一人列传,史家既有秉笔直书,也用春秋笔法,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真有,有真?
有一天说,记忆太重了,让我失忆算了,虽然我记忆每天在减退,但是还是减得还是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