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人生若寄,珍惜令我欢喜之事
就像心远说的一样,我们就像暂时寄居在人世间一样,有没有一件事让你做起来满心欢喜,欢迎分享你的故事。
关注时尚的人对杨心远应该不陌生,《Cosmo Girl》、《安25ans》、《优享生活Story》,从97年开始这些就是她的主战场,经历了它们的成长、巅峰,也眼看着它们一一闭刊。如今她的身份是画家、艺术家。
她画美丽的花朵,头顶树叶的小鹿,痴情的猫,充分在画面中表现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作为一个艺术家,心远住在后沙峪的一个小区里,并没有去艺术区扎推。“小区里据说也有不少画家,有时候我遛弯也能看到有人在家画画。小区里花草野猫特别多,我一直喂养的有十来只。每次遛弯最大的乐趣就是看花草与猫咪。因为北京雾霾的严重,也因为工作方式越来越自由,所以我决定像候鸟一样生活。秋冬去海南,春夏在北京。久居大都市,也要去吹吹海风,洗洗海澡。
心远称自己不是一个坚定的“杂志癖”,但面对整个传统媒体行业的衰退,她也不是没有挣扎过。“新媒体也试过,还去上海发展过一年,然而并没有什么好的改变。 ”
最开始画画是散散心。
画画时常会看着一张脸,几朵花,或者你心中的画面,看要长达数十个小时,甚至几百个小时。“(弗洛伊德画人体就是几百个小时)你在看的时候,自然会安静,心静下来,世界就清明了。当你看到了,你的手才会去描绘起来。心与眼永远是走在手的前面的。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总会有几幅不断被自己爱抚的画面。我很喜欢画两个小女孩在花丛中,那是因为童年经历。我母亲是小学老师,她很能干。我家屋前屋后是母亲种的花草和蔬菜。我和姐姐从小就在“百草园”中长大。后来搬家到城里,我们姊妹和母亲要穿过好多油菜花田去上学。那场景比日剧、韩剧什么剧都要美丽。可是这些可以称之家园记忆的事物早就变成了房地产。”
她现在的生活和通勤时最不一样的地方是不追剧、看电影了。“上班时我是常常通宵看美剧看各种电影。我曾是一个很喜欢电影的人,但我现在更喜欢阅读。我也并没有每天都画画,有时候会去看画展,去易伽猫上瑜伽私教课,和朋友下午茶。我喜欢旅行,2016
年春天我在景德镇画了十来天的瓷器,2017
年我会去桐庐修习瑜伽,然后在《富春山居图》上走走。我也计划到日本和澳洲走走。日本去得比较多,因为他们的美术馆和展览都特别好。欧洲、美国又太远了,所需要的费用也比较高,对于一个自由职业者,钱还是要省点儿花。
”
画画和瑜伽都能让她很快平静。心远说专注做某件事情也一样,煮小米粥,打扫卫生,收拾归纳各种东西,打包行李,都能让人平静。真正的高人是有静气的人,这种气也需要长养。所谓静气并不是去山林习得,逃避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希望我能生活在精灵的世界里,所以我画这样的画。我一直是安静的,画画的人是生活的观察者,观察者需要审慎的态度。
问:没有跟着大的环境像车轱辘一样运转,是不是很享受现在的怡然,你怎么看那些还在疯狂奔跑的人?你会失去你自己的安全感么?
答:没人能随便跳脱大舞台的,地球也不需要人类拯救,我们需要的是自救,而不是自欺。我是消费者,所以有霾躲霾,没钱挣钱,累了烦了也会买个东西哄自己开心。我也没有怡然自得,需要不断画画做展览(2016 年做了个展、瑜伽主题展,还有诸多的跨界活动),厚脸皮推销自己的同时,也看护好自己的玻璃心。我还在这疯狂奔跑的舞台上,只是独自起舞的时候多一些。人世间没有桃花源,也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在终南山的不也需要点击率和出版书籍吗?我讨厌拿着手机享受现代便利的一切的人动不动怀古,当隐士。在忙碌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听听自己呼吸的声音,走路的声音,不断练习将深层次的呼吸变成日常,当呼吸变慢了,生活节奏也就慢了。无论别人怎么忙乱,有静气就有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