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京青年周刊
北京青年周刊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699
  • 关注人气:3,6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除了最烦人乐器,还有什么会说话的良木

(2017-01-17 11:56:24)
标签:

杂谈


除了最烦人乐器,还有什么会说话的良木

​张锰是一位跨媒介艺术家,他的作品介质游走于3D 动画、多屏视频影像、绘画、装置,其相关作品曾在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比利时、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重要艺术机构展出,尝试阐述中国现阶段“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被文化机构与个人收藏。曾两次受邀参加日本神户国际双年展。

艺术家张锰的展览名字叫《起风》,在今日美术馆二号馆开幕。张锰是个极多元又多产的艺术家,合乎他双子座的特质。多媒体、水墨、油画甚至诗歌和小说……创作手法之丰富像他的工作室一样分裂在四处,但一旦进入,又是那么的隐秘和恬静。我们更愿意谈那个工作室里的收藏,那些安静的躺在一隅。

除了最烦人乐器,还有什么会说话的良木

​因为,“乐器实在太美了,你想,一块好看的木头,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来,就如活了一般,就如你的一个伴侣,不发音,就在那儿默默地陪着你,这有多妙,于是,当看到样子好看的乐器时,必掏钱买之,久而久之,收藏一片,房角里、抽屉里、柜子里、各种里,于是就有了这近三十种各类乐器,偶尔摸摸这个,偶尔弹弹那个,叮叮当当,吱吱呀呀,其乐无穷尽也。”

关于乐器,能讲的太多,你喜欢乐器,总是得有理由,或是你从事此业,或是你喜欢音乐,或是你开店赚钱,或是你制造乐器,或是没有理由,或是你有理由也不说,我属于没有理由生说理由那种。

大提琴、钢琴,来自朋友的乐器店

尺八,中国吴地和日本传统乐器。竹制,以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其音色苍凉辽阔,又能表现空灵、恬静的意境。

尺八,购于日本京都的乐器店

竹箫是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

​ ​ 十孔口琴在欧美都是称它为 「10-Holes Harp」﹐有时也称作"Diatonic Harp"(全音阶口琴)﹐或是称它为"民谣口琴"。 这种排列在低音区保持了原有的和声,高音区的和声更加丰富。

布鲁斯口琴来自德国


四弦三弦是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先生做的

独家对话

我看你展览的视频《 起风》 ,对其中的音乐很感兴趣,那是由什么乐器组成的?是一个什么曲调?

这个片子中的音乐是我的一个正在制作中的新作品《 苔藓》 的配乐,是一些电子合成的声音,这个声音是和这个新作品的视频画面相配的,是我在悬崖边上的火山岩上捡起一根枯树枝,蹒跚地走在满是苔藓的石头上的感觉。

你觉得声音能够给你带来什么?

我越来越喜欢声音的东西,那种闭着眼都能感受的感觉不错,相对于视觉作品,有另外一种自由,这种感觉很好,让我能体会到自己的在场,在场于时间上与空间上,很妙。

推荐一个你喜欢的乐器?

关于这把琴,是我收藏的一把加弦三弦,就是在普通的三弦基础上加了一根高音弦,是中央音乐学院王振先先生研制的改良琴,红酸枝木得方形音箱,双面蒙莽皮,金丝楠木柄,白牛角弦轴,琴头为沉水乌木。

从何时开始收集乐器?为什么会收藏乐器?

乐器本身自带美感,我都觉得它是一种能说话的木头或金属,一种你喜欢的器物,还能发出声响,这有多美好,就像活了一样,具备生命感。从90 年代上大学就开始对各地的乐器感兴趣,去各地写生时也顺便收集有意思的乐器。

乐器在里面有什么样的角色?

我的乐器有放在柜子里的,也有直接放在工作室内的,比如钢琴、大提琴、月琴、尺八、三弦等,放在外边的意思是,方便拨弄,吱吱嘎嘎、咿咿呀呀,蛮好。放在柜子里的基本都是良工贵木的珍品,也会偶尔抚弄,玩得很开心。

做艺术是一个艰难的事情么?

不是做艺术,实际是艺术做你,你选择不了做艺术,是艺术选择做你,这种关系捋顺了,就没有难易之说了。等那个东西来的时候,你接收就可以了,完成感是比较舒服的​部分,当然,作品卖掉换成钱也蛮好,没有太过崩溃的时候,不想做作品时就闲呆着呗,因为没感觉也做不出来啥东西,生造东西也难受,也做不好。基本上我是物质主义者,总要弄好多东西来看着摸着舒服着过生活,但随着物品藏品越来越多,作品里的东西反倒越来越少。

什么能够真正安抚到你?

就是一个人在自己喜欢的空间里呆着,看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听着喜欢的声音,就可以了,那就是工作室,我一直说,我去工作室就是去吸收能量,在工作室呆时间长了,就感觉,从生理到心理都满满的,很丰盈,这就是物质对我的作用,我一直幻想比喻,就像变形金刚里旧车遇到新车就会自动更新一样,对我而言,工作室里的物品就是那个更新我的新车。

拥有什么能够让你感受到快乐?在收集这件事情上,你是一个贪心的人么?

我喜欢植物,尤其是那种长在土地上树木与花草,还有各种鸟类,我喜欢和它们在一起生活,我也会努力地营造那样的气氛与气场,我不怎么太在意这个物品上的得失,自己喜欢的东西尽量得到,得不到也没办法。

收集或者收藏跟消费的关联是怎样的?

基本是和赚的钱有些关系,钱多就收藏点重量级的,钱少就弄点便宜了,兜里有钱,买个贵的,兜里钱少,买俩蝈蝈也挺乐。

你怎么看现代人对于物质的态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大家开心就好,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心态来的,也有这个时间段整个国家社会给的影响,所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在不影响别人的基础上,尽量满足自己生之为人所应享受的一切。

你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满意么?为什么?

没有什么满意与不满意之说,都是开心与难受并行,多点或少点的区别。

你每天都是怎么度过的?

我有一份教职,完成教职所需工作,就是在工作室里做作品,每天也没啥大区别。

你最欣赏的艺术家是谁?你想像谁那么生活?

我想像古代的员外那么生活。我比较喜欢宋朝的马远和波兰的肖邦及加拿大的古尔德,马远画的树枝美妙绝伦,基本每天都要看一看,肖邦和古尔德是音乐家。

《 起风》为什么叫起风?

我这个个展名字,来自毛丹青先生策划2013 年日本神户双年展是我的展览现场观感,他觉得我的影像作品就是那种慢慢地起风了的感觉,而且风越来越大,我觉得这感觉很好,是我要的那个感觉,是一种当代人在古代的感觉,所以就用了这个名字。毛丹青老师也是我这个展的学术主持,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我这个展的策展人卢迎华老师建议用“The Wind Blows”,正好是鲍勃·迪伦的《 起风》,大家都觉得也蛮好。

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能够变成你创作作品的素材?

就是日常就够了,我生活得足矣,所有的所闻所见、所触所听都可以的,跟我这个人有交集的物质时空,就是我做作品的全部。

最理想的创作环境是怎样的?

与自己喜欢的东西共处就是最理想的环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