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梅婷纽约杂谈 |
美国游学——学业、旅游两不误
对待演员这个本职工作,梅婷一直以来都不吝惜自己的体力和脑力,长年累月的剧组生活成了她日常的“主旋律”。金秋十月,梅婷决定给自己一个假期。“考量了很多种休闲的方案,最后决定去美国纽约读ELS,既能学英文又能看百老汇,充充电丰富一下自己。学业、旅游两不误觉得还挺带劲儿,也能亲验一下‘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的至理名言。”
前往美国学习的第一件事是先选学校,在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这两所人人都向往的学校里,梅婷选择了后者。“我是从网上查找的信息,我发现纽约大学也有ELS,它这个是12级,当上到6级的时候就可以选修一个专业,不用只单纯地学英语。而且我认识的一个外国朋友是在纽约大学教中国法律的教授,觉得和他学英文会更快一些。后来我也去参观了哥伦比亚大学,一进去就是很漂亮的校园,标志性的建筑就是图书馆。”
来到美国,走进纽约大学,梅婷彻彻底底地从最初级的学生开始:“我之前学英文的时候,着重练习的是口语,所以入学考试时,我口语考的是5年级的课程,笔试则报的是1年级。老师让我选择学哪个级别,我就说报初级班吧。开学后我才发现初级班的内容挺简单的,可能,相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我的英文水平还比较好,不会像他们学得那么吃力。”
身处异国他乡,除了学业,生活上的各个方面也都需要梅婷自己亲历亲为,包括最先要解决的住处。“可能是我独立惯了,一直以来很多事情都是我自己办的。学校是可以安排宿舍的,但我还是自己找了一个两居室的房子,价格比较贵。我觉得既然出去了就不要委屈自己,一定要住得舒服,更重要的是安全性有保障。我住的地方离学校并不远,走路大概25分钟或者坐两站地铁就能到学校。在我租的房子不远处就是海边,纽约是一个既安静又热闹的城市。我们住的那条街上,每天都能看到跑步的人、约会的人,他们看起来很悠闲。”
对于梅婷来说,学习只是她去纽约的原因之一,另一因素是她很喜欢旅游。因为是第一次到纽约,那里有太多让她欣赏、探索和游玩的地方。“但是每天早晨早早地就要背着书包去上课,上学已经占了我一天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每次放学回家我都迫不及待地去实行自己的游玩计划。在国内出行会有一些约束,但在美国我可以无所顾忌地放任自己的脚步。这次美国之旅,圆了我的一个梦想。”
人在纽约——为中国骄傲
从到美国的第一天起,梅婷就在享受着每时每刻的新鲜气息,尤其是再次重返大学校园的那种舒服的感觉,之前工作的紧张、身心的疲惫都暂时“失忆”了,她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随意地坐在台阶上自由地看书,同时也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有一次,我的电脑坏了,就找了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男孩帮我修的,他是从中国来的留学生,在国内的时候,他看过我演的影视剧,还说是我的影迷。他的身上充满了朝气,我们认识以后,他就邀请我参加他们哥大的聚会,后来还有好多哥大的同学来找我合影。那段时间我生活得很愉快,觉得还没尽兴,如果有机会我下次还要去。”
虽然ELS课程密度比较大,回到家写作业又占去了一大部分时间,但梅婷并不觉得紧张,她觉得美国的教学方式于她是一次很新鲜的体验——有压力但很轻松。“最有意思的是下课的时候老师不动,学生自行转换教室。教室与教室之间需要走一段时间的路程,所以上课的时候很少有休息时间,上完这个课程就要赶到另一个教室上另外的课。让人感觉比较充实的是学校会组织很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比如音乐剧有很便宜的学生票、周末安排去华盛顿旅游等等。”让梅婷略感遗憾的是学校组织的那次去华盛顿旅游她没能参加。
在纽约的半个月里,让梅婷倍感欣慰的是看了三场百老汇的戏剧,《歌剧魅影》、《芝加哥》和《悲惨世界》。“《歌剧魅影》的音乐是一流的,《悲惨世界》的故事很厚重,《芝加哥》里演员的表演太精彩了,舞蹈和歌曲都让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我觉得《芝加哥》最好看是因为我没看懂,这样它可以让我去思索。如果在我的演艺生涯里,能演一场话剧《芝加哥》,作为演员我就无憾了。”
经常有人说身处异国才能更深切地体会“爱国”,这一点,梅婷感同身受。当她置身纽约的时代广场听到中国的音乐时,激动地掉下了眼泪。
“有一天我去百老汇看《芝加哥》时,走过时代广场,突然听见了激昂的中国音乐,我猛地回过头。广场上三个最大的屏幕都在实况转播中国爱乐乐团郎朗的音乐会,音乐响彻整个广场!再看眼前,很多中国同胞特地赶来,站在广场上观看,还有凤凰卫视和另一家中国电视台在拍摄。当时拍摄的记者认识我,还采访了我。听说这也是中国音乐会第一次连线纽约时代广场,真的很兴奋。”
除此之外,喜欢看NBA的梅婷还特意到现场看了一场纽约尼克斯对新泽西网队的篮球赛,同时也感受到了姚明风靡全美的魅力。“我是在学校买的学生票,第一次在现场看,气氛特别好,中场休息时还有互动、跳舞。作为观众,我比较看好纽约队,所以一直在给纽约队加油助威。可惜的是纽约队输了那场比赛。通过接触体育圈,我发现姚明真的很火,这也让作为中国人的我感到无比骄傲。走进NBA的商店,有一个很大的姚明的塑像,很多美国人排着队跟‘他’拍照。我想还是有机会和他本人拍一个比较好,就没有凑这个热闹。”
离开——收获多多期待再来
原定两个月的学期刚过一半,梅婷就被公司紧急召唤回国拍摄电影,“紧张并愉快着”的美国游学生活只能提前结束。“未完成的学业怎么办?”不免替她感到遗憾。“没关系,还可以再去啊。另外,在国内我也可以继续学英语,以前我就是找的‘外教’,她本身就是在中国教英文的老师,很有经验。她几乎天天和我如影相随,每天都会学教材,而且她平时也会自己编一些内容教我,每周有一两次小测验,所以我的英语水平还是有了明显的提高。”
问梅婷现在的英文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她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说:“语言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学通的。我只能说在美国生活,沟通已经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学语言环境很重要,在美国的一个月我的英文水平有了不小的长进,我觉得学习英语是一个过程,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用一种轻松的心态去学习反而会有更多的收获。现在学会了英语再去国外就会觉得很轻松,最起码不用再费脑子想用什么方式跟人沟通了。而且工作时如果需要英文对白,我想我也可以游刃有余地表述了。”
“有一次去大都会博物馆参观,我特意买回一些画册还有一本可爱的漫画书《The
cat in the
hat》。这本书在美国很受小朋友们的追捧,几乎人手一册。我买下它,一是因为书里面的漫画非常有意思;二是因为它仅有200个单词的量,比较容易阅读和理解。工作中不允许我们幼稚,那生活中就不妨幼稚一回吧!”
通过博客,梅婷记录下自己在纽约生活的点点滴滴,系列名为“纽约游学日记”,能坚持把博客写下去,梅婷说:“回忆是一个动力,和我的影迷近距离交流也是一个动力。而且写了一段时间后,翻回去看的时候感觉很有意义,也是对当时心情的一个纪念。前一段时间有一些大学生给我留言说,你怎么还穿AF的衣服到公园?我们穿AF的衣服在学校是会被取笑的。在我看来,衣服只有自己穿着自然、舒服就买了,没必要理会别人怎么看。我在美国第五大道买了无数件AF的运动装,穿起来很舒服。这个AF店的门口,站着一个帅哥赤裸着上身,身材很好,在他身边还有一个美女,并且每天都更换。这样的举动吸引了很多顾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梅婷笑言她之所以在AF买了那么多东西,更多的是因为门外那个“帅哥”。
“有没有留意美国街头上人的穿着打扮和巴黎的人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纽约的女孩很会打扮自己,但多数都是以牛仔为主。巴黎的女孩都是以穿黑色衣服为主,特别瘦,感觉身材很好,也会显得很摩登,更能体现出欧洲的浪漫风格。”
梅婷由纽约回国的前一天正好赶上万圣节,热闹喜庆的氛围着实让她感染。“晚上去一个朋友家,突然院子里来了一群外国小孩,打扮成各种巫婆和怪兽的样子,领头的还拎着个大篮子。但是,我朋友的家里没有准备给小朋友的糖,最后,只能从冰箱里拿出一些橙子分给他们,好在孩子们也都欣然接受了。”说到孩子的话题,温婉的梅婷一点都不吝惜自己的笑容。
“这次纽约之行收获很多,虽然时间不长,但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希望以后每年都能出去走走,感受不同的城市,感受不同的文化!”梅婷以此给自己的“美国游学日记”做总结。■
文字/本刊首席记者 王江月
摄影/闻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