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冯小刚盗版狗都不如 |
在刚刚闭幕的第1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一向口无遮拦的冯小刚又一次“祸从口出”。他的原话是:“在看盗版光盘这件事上,说我狗都不如,我没意见”,却被某些媒体断章取义成“冯小刚说看盗版的狗都不如”。于是,所谓冯小刚的这番“反盗版言论”激起千层浪。无论是专家、影评人,还是普通网民,都在声讨冯小刚,甚至有人在网上发布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70%的人可能会因为此事而抵制冯小刚日后的所有作品。于是,想对个中缘由一吐为快的冯小刚与本刊记者面对面,希望把“走调儿”的事实原貌呈现在公众面前。
“我是愿意对记者说话的,但说了之后经常会被人歪曲、误解。就像我说盗版这件事,可能本来是同意我和反对我的人各占一半,但被某些媒体一歪曲,就成了90%的人反对我,剩下的那10%都算对我客气。如果长此以往,那我还怎么跟媒体以诚相待?我不希望自己变得太圆滑”。
“狗都不如”源自打抱不平
用“郁闷”来形容冯导遭遇的“反盗版”事件,他觉得不妥贴,而只是用“走调儿”一吐心中的无奈。
“大学生电影节的短片大赛邀请我去做评委,其中有一部短片是美国电影协会跟大学生电影节联合拍摄的,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看完之后,我特别喜欢它的创意,那是两个大学生拍的,片长只有一分钟。短片开头是一个大学生在训练狗,手里拿着球,扔出去狗就给叼回来;然后他把球换成了DVD碟片,扔出去狗还是给叼回来;然后他又换成了那种用薄塑料袋装着的盗版DVD,无论他怎么扔、怎么给狗暗示,狗都不去叼;最后他换成了有塑料盒包装的正版DVD,结果扔出去狗就给叼回来了。然后屏幕上打出一排字幕,意思就是说:‘盗版光盘连狗都不理,那么人呢?’当时,所有在场的评委都很喜欢这部短片的创意。
“在评奖的时候,为了这部短片,我跟其他的评委有点争执。他们都说这部短片虽然创意很好,但是太锋芒毕露了,别给它一等奖了,就给个创意奖吧,一等奖还是要颁给那些比较面面俱到的短片。这样我就不太高兴。我觉得一个大学生的评奖,何必搞得那么世故?这又不是专业颁奖,凡事都得搞得八面玲珑,大奖必须颁给正面的作品。这不过是部学生的作品,我是比较倾向颁给那些有特点的,虽然只有一分钟,但镜头特别简单清楚,剪辑也不错,我想把一等奖给它。当时大家都不太好意思跟我争,只是说要少数服从多数。等最后结果出来的时候,一、二、三等奖里面全都没有这部短片,于是我就说,我少数服从多数了,但是我不会给一、二、三等奖中的任何一项颁奖,既然它得的是创意奖,那我就只给创意奖颁奖,而且上台之后我要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
“所以,上台颁创意奖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两名学生特别冤,无非就是他们不世故,我说的话完全是冲这两名学生去的。我记得我的原话是:‘虽然他们现在拿的是创意奖,但在我心里,它是一等奖。很多评委也都很喜欢,但是觉得它比较有锋芒,好像对人有点攻击。我自己也看过盗版,在这件事情上,人家大学生说我不如狗,我自己没什么意见。’当时我在台上的发言就是这个意思,很多在场的电视媒体也都拍下来了。结果现在的报道都写成:冯小刚说看盗版的都不如狗,这跟我说的话完全是两个意思。其实我就是挺替那两个大学生‘窝火’的,既然他们得不了一等奖,那我就在台上‘挺’一下这两个学生,而且我并不觉得自己当时说的话对大多数人有攻击。我只是强调,在看盗版这件事上,说我不如狗,我没意见。结果现在搞得我好像不食人间烟火似的,其实,我就是替那两个大学生说几句话而已。
“为什么我觉得就这件事有必要跟你们聊一聊,我是媒体的采访对象,我想任何一家媒体都不希望自己的采访对象说话东绕西绕,大家彼此坦诚布公是最好的。我说话比较直,习惯有什么说什么,但有些人的警惕性就非常高,无非是用‘不清楚’、‘不知道’、“应该吧’一类的话搪塞过去。如果记者拿回去的稿子都是这样的,没有一个主编会高兴,因为那些话说了等于没说。我是愿意对记者说话的,但说了之后经常会被人歪曲、误解。就像我说盗版这件事,可能本来是同意我和反对我的人各占一半,但被某些媒体一歪曲,就成了90%的人反对我,剩下的那10%都算对我客气。如果长此以往,那我还怎么跟媒体以诚相待?这样就太没意思了。所以,我希望跟媒体沟通沟通,希望能够保持原来的自己,虽然做不到百分之百地说实话,但我一直都在尽可能地对媒体说真话,我不希望自己变得太圆滑。”
我尽量对媒体说真话
除了在大学生电影节上引起的“盗版”风波,最近冯导又在上海拍了一部抵制盗版的宣传片。当时,就有记者问他本人是否看过盗版光盘,冯导很痛快地承认了,这也是他痛恨盗版的原因之一。“其实看盗版光盘就像吸毒成瘾,明知是件坏事,却想戒也戒不掉”。“戒不掉”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最冠冕堂皇的是,许多人已经把看盗版光盘当成了获取信息的一种渠道,毕竟,不是所有的国外大片都能够在中国公映。
“现在大家看盗版已经成了习惯,这个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你觉得看一张盗版光盘无所谓,但实际上它向社会其他方面辐射出来的危害非常大,很容易形成制假、贩假的不良风气。我说的这些不是套话,现在已经出现了掺假的奶粉,孩子喝完就得住院,还有假酒、假药。换个角度想想,作为一名记者,你发表的稿子被别人张冠李戴、七改八改之后署上了他的名字,想必你心里也不好受。其实盗版已经不单单是看一张光盘那么简单,它已经影响了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
“现在美国正在就盗版的事跟中国打官司,虽然我们嘴上很强硬,说一定奉陪到底,但我想心里肯定挺‘窝火’的,正因为国内这种看盗版成风的局面,让我们不能够理直气壮地坐在外国人面前,见面的时候人家可以什么都不说,就说你们中国是一个‘偷’的国家,我觉得心里肯定是屈辱的。还有在上海征集反盗版创意的时候,有个在国外留学的孩子讲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一个外国朋友过生日,他精心挑选了一件礼物送给朋友,结果朋友跟他说,你们中国盗版碟又多又便宜,下次生日的时候送我盗版碟当礼物就行。就这一句话,我想那个外国朋友并没有要侮辱他的意思,但他自己很无地自容。最后我没有采纳他这个创意,虽然我知道拍成短片之后一定会让大家印象深刻,但我也是个中国人,这件事有损中国人的自尊心,大家看了之后也都会不舒服。
“我就刚刚在中央十二套看了一部关于盗版的短片,也是一个女大学生拍的。在一分钟的片长里,这个女孩随即采访了街上的好多行人,问他们是否看过盗版光盘。没采访之前,她天真地以为大家都会说没看过,其实谁都看过,但毕竟看盗版光盘不是件好事,出于不好意思肯定都会否认自己看过。但出乎她意料的是,所有回答问题的人都特别理直气壮地承认自己看过。这女孩当时就有点不知所措了,只好接着问他们不觉得看盗版光盘是在偷东西吗?人家的回答是,自己花钱买了怎么能叫做偷呢?而且卖盗版光盘的人也付出劳动了,碟都是他们一张一张刻出来的,用自己劳动赚钱怎么能叫偷呢?结果这部片子拍出来之后跟她原本的创意完全相反,变成了每个人都特别理直气壮地站在大街上说:‘得看盗版’!看完之后,我觉得挺触目惊心的。
“其实反盗版宣传有时候真的需要高调一点,不能大家都站在街上面无愧色地说看盗版光盘没什么不好。我希望至少在有人问到自己时,谁都能够说一句‘我没看过’,虽然这是谎言,但这句谎言背后的意义是你认为看盗版光盘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仅觉得自己看盗版光盘是正确的,而且还谁说不应该看盗版就骂谁、抵制谁,甚至群起而攻之,看盗版光盘不是一件光明正大、值得炫耀的事。在‘狗都不如’这件事上,我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我说出来就痛快了,如果大家因为这件事而抵制我,这真的不是我的悲哀。”
文/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