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犹豫了很久,身为新东方老师的一员我该不该做这种“吃里扒外”的事。最后还是决定写,因为爱之愈深,恨之愈切。看到周围的一些同事这样生活下去,我不想再沉默。
恶习一:老师进取心不强。新东方老师大多教短期培训课,一旦备课完成几乎可以无限重复下去,而且教学分项很细必然导致重复遍数多,比如某位老师只讲大学四级考试中的完形填空这一门课,一个暑假下来能重复二三十遍,很多时候我讲着课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像个老师。虽然重复讲课能让我们更熟练,但重复会让我们对英语的理解越来越狭隘。另外,新东方的全职老师很多不坐班,有课的时候上课,不上课的时候比较清闲,这样的日子过久了让人越来越懒散。当我意识到自己当初过这种日子浪费了大量时间非常后悔之后,又有大量新老师前仆后继拥进来觉得这种日子时间短挣钱多简直是天堂般的,我觉得在人生的某些阶段我们应该让自己不停地忙下去。
恶习二:老师生活在虚幻中。为了争取更高的打分,我们每位老师会有意识无意识地夸大自己,某些老师伪造学历先不谈,更多的人是在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稍加美化自身,比如只是参加过一次会议的陪同翻译,讲课中就说成经常担任国内外各种会议的同声传译;明明没有出过国,还夸夸其谈游遍欧美,讲着讲着居然自己都忘了是真是假,看着地球仪上的国家告诉自己其实都去过了;明明大学里四六级考试或者托福雅思考试分数一般,却偏偏说自己分数很高;明明自己是个花花公子,却偏偏在课上说自己用情专一。这种夸张无可厚非,但心理影响是很大的。当我们适应了和学生交流以后,我们会越来越不愿意和社会交流,中国传统的课堂宣讲中老师和学生地位是不平等的,老师在课堂上宣讲,我们倾向于认为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听话,这种呼风唤雨的课堂让我们有了征服感和驾驭感。但在工作场合中追求的是不卑不亢、平等的交流,即便是下属对上级也不应该以听话作为唯一准则。有时我甚至听到某些老师发出“我们的工作量和报酬不成正比”这种荒唐的言论,因为他对比了学生这个班的报名费和自己所拿到的课酬,觉得差价太大。其实让我们这些或好或坏的课继续幸存下去俞老师撑起了一个多么大的保护伞啊,不是俞老师我们这些“老师”怎么能做老师呢。我们是教书的人,我们要教会学生,而不是产生自己越来越强这种幻觉。
恶习三:老师之间互相看不起。我们的老师一直是单独“作战”,单独备课单独讲课,即便是搭班,更多的不是合作而是竞争。这本是一种工作激励,但久而久之心理因素就变了,一旦自己打分高那便是理所当然,一旦搭班教师打分高那就一定是通过讨好学生或暗示打高分等“不正当”手段。在我们这个集体里,老教师看不起新教师,新教师看不起老教师,新教师互相看不起,老教师互相看不起。我在教室休息室很少听到“听说你们部门有个老师讲课挺不错啊”这样的夸赞,更多的是“你们部门某个老师虽然打分挺高但是真不怎么样”这样的攻击。什么时候我们老师之间能学会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呢?仔细想想我们老师之间的关系和娱乐圈明星之间的关系有些类似,明星一个个也是“单干”的,演唱会和专辑主打的是一个人,团队协作少了会导致互相诋毁,比如某个明星评论另一个明星没有唱功完全靠长相,某个明星靠选秀甚至某个明星靠潜规则等等,其实都是酸葡萄心理。
我在这个集体里已经生活了近六年,我也深陷其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