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昆明学校的六位新教师由我带队参加了集团每年两届的新教师培训,这次培训共有来自全国分校的三百五十余位教师参加,为期一周,回想起四年前我参加的持续两天只有四十余位新教师的培训,感慨今非昔比。
这次培训的日程主要是上午从八点半开始进行全体教师总体培训,由集团高管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对新东方精神的诠释,下午由集团培训师进行分项培训,晚上分组批课,一直持续到十点多。我思考的问题是“好老师是培训出来的吗?”我带这些新教师的时候总觉得很多东西要想讲好真的只能靠课前的准备和自身的知识的储备,一个老师的优秀程度和他的英语水平(或专业水平)、勤奋程度成正比,所谓的集体培训除了加强集体荣誉感外没有太明显的作用,但这毕竟是必要的。
这次培训里很多老师都提到了对新老师的期待,都希望新老师更加注重课程的专业性而不是“扯淡”的能力,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在新东方老师在外面的名声已经和会讲笑话等同起来,与之类似的还有跳艳舞等等。两年前我备课时就想过: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我们到底还能幽默多久?这种看重知识的发展趋势很自然,老师的核心竞争力从来就是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我们没听说过有哪个老师是靠扯淡成功的,当然,除了罗永浩以外。
除开课程专业性以外,语言的载体也很重要,不可否认更流畅、更幽默、更富有激情的语言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对于老师来说存在语言天赋的问题,新东方名师中语言特色突出的老师几乎都是从一开始就展现出自己超乎寻常的语言天赋,很少有“后来居上”的。有特色的语言需要在实际经验中不断磨练,这一点我们再怎么培训也收效甚微,一个老师未来可能在个人知识水平上有重大提高,但语言发生重大变化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我们还是着重于发现自身语言的特长吧,如果发现自己这方面就是很一般,那一定要果断地从其它的方面另辟蹊径,找到适合自己的突破口。
最后和大家分项的一条经验是关于英语学习方法的,南京新东方学校夏鹏老师的演讲非常精彩,同时他个人的英语水平也很高,他提到学英语的过程中应该多背诵英语名篇,背多了自然就能展现出来。这条英语建议那么地普通,但我相信真理永远是朴素的,我从我的教学经验中能看出这条建议的价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