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起环境的话题总让人心情沉重,我们能从各种渠道了解到地球环境的急剧恶化,比较著名的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Al
Gore)制作的大名鼎鼎的纪录片《不可忽视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看完之后给人的震撼丝毫不亚于任何一部爱国题材的电影,不过除了这个感想以外还会迫切希望美国现在的总统如果不是小布什该多么好。

说实话,环保这样的话题和月薪、物价、房价、教育、出行、医疗比起来确实离我们生活太远,“解决温饱和提高生活水平当属我们的头等大事,环保算老几?”“我不是不关心环境,还是等我有钱了再跟我提环保吧。”正因为大部分人都怀着这样的想法,潘岳(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这样的人物才显得更加的可敬和可爱。
拿超市里那些小袋包装的食品来说,我记得“很久很久以前”一些食品比如牛肉干都是大包装的,现在都换成了小袋包装,让我一看就食欲大减,小袋包装的食品增加成本和包装体积不说,最重要的是大大增加了塑料的使用使得污染成倍增长。后来我在杂志上听说换成小袋包装的目的是让一些爱美的女性能因此在潜意识中控制进食量,从而达到瘦身的目的,这样包装的食品推出后大受女性欢迎。这样的方式以及这样的目的不得不让我感到痛心。
与之类似的另一个问题我也思考了很久:很多时候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更小的环境危害是相互矛盾的,比如汽车行业、飞机行业、造纸行业、捕鱼业、肉制品加工业等等,我们看到站出来维权的只是少数有良知并且弱势的环保主义人士,一些真正的当权者经济专家和政府官员为了利益最大化而置环境问题于不顾,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尤其是水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这些人应不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或者说一个优秀的并且有道德良知的经济学家应不应该为了照顾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牺牲部分利益?
在这些问题上我更愿意把环保意识和“恻隐”之心联系在一起,我这里的含义是广义上的,我想每一个善良的人应该对周围所有比自己弱小的事物都存在恻隐之心。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每当我来到一个新的地方,看到还有骑自行车的人,我就没有对人类丧失希望。”
举手投足之间能为环境做的贡献
居家
|
随手关灯,尽量使用节能灯具。现在的节能灯泡的价格虽然是普通白炽灯泡的十倍,但是每个灯泡的寿命能大约延长十倍并且能耗只有普通白炽灯泡的五分之一。
尽量少开空调,一般情况下电风扇的功效已经足够。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节约用水,实践证明,洗手时水的利用率非常低,小流量的水完全可以将手洗干净。
购物时做到不索取塑料袋,家乐福等超市会设有一个不提供塑料袋的结账通道,在这里几乎不用排队,自己准备购物袋将会大大减少等待的时间。家里的塑料袋最好重复使用。
住宾馆时出于环保和个人健康的目的尽量不用宾馆的一次性用具,包括房间内的垃圾桶。
|
出行
|
最爱最爱自行车。
坚决支持小排量汽车,让那些“车越豪华表示身份地位越高”的说法见鬼去吧!人的价值哪能用金钱衡量!
多乘公交车和地铁。
汽车尽量少加油,去除车上不必要的重物,可有效降低油耗。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