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鱼 |
Internal |
Strengths |
Weaknesses |
①香港高校采取英语教学,与国际接轨,更加凸显全球化,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不会出现语言上的劣势。 ②学术氛围好,优秀教师的比例比内地大学更高。 |
①在本科教育中,整体学生素质和内地著名高校比起来有一定差距,优秀学生常常是内地过去的,这个比例只占整个学校学生的10%左右。 ②绝大部分港校缺乏厚重的历史感,历史积淀不深,虽然有不少优秀的校友,但是还是缺乏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人。 |
|
External |
Opportunities |
Threats |
①具有极大的求职优势。 ②方便出国,获得香港居民身份之后去很多国家可以免签证。 |
①求职优势大必然导致激烈的竞争,内地学生临近毕业时不仅要和香港学生竞争,还要和留学归来的香港人以及外国来港发展的人竞争。 ②虽然很多港校提供奖学金,而且今后在香港工作收入会非常高,但是在香港生活和学习的消费之高是任何内地城市无法比拟的,真正能拿到奖学金赴港的学生只占所有赴港学生的5%,并且要维持每年的奖学金需要学生学习非常刻苦,这样带来的学习压力自然不小。 ③相比内地高校香港高校在学习方面会更加“放任”学生,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荒废学业最终退学的事情时有发生。 |
我把我通过自己经验总结出的我认为大学里最应该培养的一些素质列出来,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一.自学能力。大学里主要靠自学,所以只要自己努力,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获得一种“宽口径”的知识结构,毕业时相当于同时读了几个本科,完全是可能的。我完全相信,本科阶段是可以通过自己教育自己成为“通才”的。
二.语言能力。我所说的语言能力包括母语能力和非母语能力,外语能力的重要毋庸置疑,另外,尤其请大家不要忽略了汉语能力的提高,我们母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我们外语的学习。
三.专业知识。这个不用多说,既然是“本职工作”不应该也不能小视,毕业后别人常常用所读的专业这个“有色眼镜”看待我们。
四.知识面。大学阶段要尽可能地多体会生活,尤其是那些去一个陌生的城市读书的学生,更要学会一个人生活。
五.判断力。从我的理解看来,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判断力指的就是这里的“思”,自己要能判断得出哪些知识是应该认真学的,哪些知识只是一带而过的,哪些知识是未来迫切需要的,哪些知识仅仅是现在很火,若干年后不会吃香的。
六.领导力。西方教育很看重的能力,在和周围的人打交道的时候要慢慢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和领导魅力,我相信通往伟大的路一定是与他人同行。
七.职业观。尽量要学以致用,当我们就业的时候,我不认为只有对自己专业口的职业才是好的职业,职业跨度大的选择同样可以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眼光要看得远,不应该太过局限。我们所学的知识,有的是在以后工作时能直接运用的,有的只是间接运用的,如果我们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几乎全部是间接使用的,那我们应该反省我们的大学教育是否成功,还是要尽可能多的让我们所学的知识能直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