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守则之心得
(2011-04-21 11:03:58)
标签:
父母守则育儿 |
分类: 育儿心得 |
对孩子而言,我是一个经历了社会化过程、走过年少青春、有阅历和经验的成年人,我理所当然认为我可以引导、指导孩子,我比她睿智、有判断力、有预见力。但是,我与她相处的体验让我萌生一个问题:这个世界到底谁会改变谁?我意识到我的一些认识有偏差,难以实践,我并不能主宰孩子,我们在相互改变,而不仅仅是我在塑造她。
凡事想做好都要有规范和规则可循,最近的心得三则:
家有家规。
所谓家规不是传统说法家长制约孩子的手段,而且针对家庭所有成员,与其说约束、管教孩子,不如父母做给孩子看。言传身教,父母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沟通交往方式没法奢望孩子做到多好的程度,孩子无非都是从大人那里习得。
家规对父母的意义是践行,对孩子而言则是环境或氛围。
勤能补拙。
以父母的勤补孩子的拙。
孩子有先天性格,有与生俱来的弱点或不足,这些都是正常的,只是勿要过早标签和定义孩子某方面的能力。实践证明,每个人都在成长过程中发生改变,以前的"不能"变为卓越,以前的"能"沦为障碍;小时了了大末必佳;还会发现一些人:他们小时是结巴长大却做了主持人;小时内向长大外向,小时不爱写作长大成了作家;小时受人欺负长大成为某领域头目等等。所以,每个人都有潜力,起点绝对不可能定输赢,来日方长。
只是如果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及时给予鼓励、支持、关注、引导......父母对孩子最大的责任、带给她最大的财富莫过于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传递。父母的勤能启发孩子,父母的勤能引领孩子,父母的勤能让孩子坚持和不懈,父母的勤才会让更多不可能变为可能。
相亲相爱。
爱不单指对孩子要充满爱,首先父母要相爱,至少在孩子面前表现互敬互爱互助,同心同德。相爱和充满爱心的父母能传递孩子健全的人格,体味人性和世间之美好,易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向善向德,避免人格缺陷和性格障碍的发生。
另外,易于孩子分清家庭内部关系的边界,不至于纠缠或过分依赖与父母的关系,渐渐拥有成熟的情感,学会坚强,早日独立。
自勉并与同路人同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