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人小心不小,想问题做事情越发会心向大人。所以周围的人如何对她,她亦会那样对我们;对她倾心付出,她亦会用心回报一些;当然大人做得不够好,对她忽略或关爱不足,自然也会被她学到,如若发现跟她再不能心心相印也是难免的后果。
说说果果近期操心的“大事”:
对妈妈的要求
某天去接果果,路上看到爸爸的同事骑自行车迎面来接孩子,打了个招呼,果果在后座跟我说:“妈妈要是你能骑自行车送我上幼儿园就好了,你看人家老年人都能骑自行车送孩子,你这么大年纪怎么不能骑自行车送我啊?” 我说:“好,天暖和了妈妈试试哈。”之后她继续要求:“不相信你到时候在车上看看有多少老年人骑自行车带孩子啊?!......”
看来当妈妈也是有挑战的 ,回想以前都是我跟女儿提要求,指出她的不足,现在我也有把柄弱点在她手里了!
孰好孰坏?
几天前,果爸接果回家,下车回家的路上,果爸问果:“爸爸对你好还是妈妈对你好?”一个耳熟能详又无比腻歪的问题,相信哪个小孩都无数次遇到这样让人纠结又艰难的问题,又无数次厌恶大人是多么碎碎念和无聊 。
果说:“我想想哈。”多沉稳的小孩!
走到楼下果爸继续问:“想好了吗?”“没有呢。”爱思考的孩子,或者在心里做着挣扎的选择!
“什么时候想好?”果爸继续挑衅。“快到家门口就想好了。”果还给自己留有余地。
到家门口,果爸问:“这下想好吧?谁好?”“嗯~爸爸好。”果终于说出口,不过接着又紧跟着问了下:“妈妈回来了吗?”“在家呢!”果爸答。相信那时果宝贝的小心肝会不会有点颤儿?
进门,果爸重复这个问题,此时我还不知怎么回事,但果已站在我跟前说:“妈妈好!”http://caiyq.bb.9ye.com/Public/js20080403/fck/editor/images/smiley/msn/wink_smile.gif
事后我总结:让一个诚实的小孩说句违心的话是多么困难,说句真心话是多么容易;但让一个善良的小孩伤亲爱爸爸的心是多么难,果已学会安抚人心了。
称呼的变幻莫测
我没想到的是果对我喊她的称呼也是有阶段性要求。
记得小时有回叫醒她,我直呼她蔡予晴,她哭着睁开眼睛说:别叫我蔡予晴,叫我宝贝~~~后来说还允许我叫她闺女。
最近这段时间又有新要求了。前几天跟我说:“妈妈,别叫我妮儿。”“哦,那叫你什么?”“叫我小公主。”“为什么不能叫妮儿呢?”“因为妮儿是调皮的意思。” 估计她自己琢磨出来的意思,其实济南方言长辈都管晚辈女孩亲昵地称为妮儿...
这几天要求我在外叫她小美女、小宝贝、小公主,在家里可以叫她妮儿、闺女~~这样的称呼时常被她调整,看来在哪称呼啥都需要请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