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孩子之间打架那点儿事
(2010-07-19 09:14:05)
标签:
打架争抢育儿 |
分类: 育儿心得 |
从前的果果胆子小又老实,不会争抢和反手打人,更不会主动攻击别人,那时我也没教过她该怎么处理这样的事,其实我也不确切该怎么让孩子应对这样的情况。反手打回去还是忍受躲避?教育孩子本无定式,且每个孩子的性格天性又千差万别,哪种是最合情合理的?何况孩子也会人各有志,大人教她,人家也未必肯学肯用,所以我们教他们的也不一定是适合和符合个人选择的。
如果我们愿意放下无比疼爱怜惜的心、就以正常、平静的心态想想孩子们之间动手或打架的行为也真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一来孩子们吃亏、沾光、受欺负与否无非都是大人们的标准,而孩子们的价值判断能力还没发达到可以鉴别自己是吃亏或受欺负。我在公园见过一次小不点跟着大孩子疯跑,大孩子被跟烦了回头就甩了那个小不点一个趔趄的,但小不点毫不介意,爬起来再跟大孩子跑;还有很多胆小的孩子见着霸道强势的孩子会自觉躲开,可见这些孩子也未必知道自己这算吃亏还是沾光。
二是孩子们之间争抢个东西、拍一下、打一下能痛到哪里去?能有多少危险性?即便有危险攻击倾向出现时我想也会被大人们干预了。
三是大人们再细心的呵护也不能完全避免孩子会经历争抢和打闹的情况。只要小朋友们一起玩,尤其在公众场合中遇到陌生的小朋友,打闹和争抢更是在所难免了。所以,不能人为阻止和害怕他们这样的经历,相反要适当增加他们这样的见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1ZHE1SIGG.gif。
因为俺们果果是女生,我又从未想打造一个野蛮女友,所以,我没教过她打人抢东西。说真心话,不是我冒充高尚,而是我觉得真没必要。我记得小时候我小姨说过一句话:沾光沾光越沾越光。这跟吃亏是福有点相近,但更通俗些。我相信教给孩子打了别人、抢过了东西不见得占了人家的便宜或占了上风头。
不提示不强化
以前果果被打或被小朋友抢东西时,我是从不刺激“受伤”的果果,虽然我的心跟她眼里的泪珠一样摇摇欲坠,但我还是强忍着,大人的姿态会给孩子很大的启发。如果大人跟着“你怎么又被欺负了”、“谁谁又打你了”这样一些字眼无疑都强化了某种价值观,尤其我听过一些大人会说“你怎么就知道哭”来刺激孩子,本来孩子自己没觉得是什么大事,大人给这些事件赋予意思说不准真会给孩子带来压力,那很有可能每当他受打就害怕,担心家长说、心里映射自己无能或弱小。所以,如果发生了打架争抢事件,只要孩子们还在继续玩,只要她的情绪没变化,即便向大人寻求帮助了也尽量淡化这样的情况,让她明白这些没什么,小朋友们在一起很正常的情况,而且要自己面对,自己学着处理这样的关系。
培养孩子动口不动手
曾经跟妈妈们一起探讨为什么小孩子会喜欢动手,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因为很小的孩子,特别4岁前的孩子语言能力弱于动作能力,他们不善用语言表达想法和提出要求,最方便和擅长的就是直接动手。随着孩子们语言能力越来越发达,就会越少出现动手而不动口的现象了。我们很少见大孩子们之间会动不动打架争抢吧,所以出现攻击或争抢对他们这些小不点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我一直以来都告诉果果要用说来表达想法。当果果的玩具被小朋友夺走后,看她委屈或不情愿,我会告诉她,可以告诉小朋友你还想再玩,你的新玩具还没玩够,可以轮流玩之类的;当她被打我会教给她大声问那个小朋友为什么要打我,告诉那小朋友打人不对。偶尔也宽慰和标榜她:你是好孩子,你要帮助打人的小朋友纠正错误,告诉他打人不对,要团结。
那会儿果果小,我不确定她能理解多少,就坚持这样说给她,不过现在看来真的奏效,我欣喜地发现现在的果果学会用语言跟人沟通交流了,我经常能听到她跟别的小朋友商量谁先玩、她表达简单想法的状况,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及时地表扬、鼓励她这样的做法,尤其3岁半的果果已经懂些事,说给她的道理大多她更能明白和接受,也会贯彻到实践中。我觉得培养孩子用语言交涉伙伴们之间的矛盾比教孩子反击更有效和合理,毕竟我们的原则是帮助孩子成长;用积极和正面的方式保护自己。
挨打是成长的必修课
现在让我回忆小时候是否挨过打真想不起来了,可能不是真没被打过,而是太小了记不得这样的事情,所以,我猜果果长大也不会那么清晰得记住她这个时候是否挨过小朋友的打。但是,现实中,挨打和被打都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每个孩子,包括老实和胆小的孩子都会在打架中成长和强大起来,这不是我残忍和狠心的态度,而是成长中的现实。
果果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小时的果果不会反击、不会争抢,加上我们不教她打人,所以之前的果果大老实孩子一个,小的也能欺负她,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以及同辈之间的切磋与学习,现在的果果不能与以前同日而语了。如果有小朋友挑衅给她一巴掌,她也会迅速还回去;但碰到大她的孩子,她就用语言商量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691ZHE1SIGG.gif也知道怕硬;如别的小朋友硬从她手里抠走东西,那也是有点难度的,她会死攥不放,还会说我先玩好吗。很令我吃惊有一回果果跟我说:如果有小朋友打我,我就打他!我问她:谁教给你的?她答:那个大瑜瑜姐姐说的。瑜瑜是我们院一个上三年级的女孩,经常逗果果玩,我想起有回瑜瑜说她怎么处理同学之间打闹时说过这样的话,没成想被果果留意记住了。所以,现在谁说孩子挨打老实之类的,我都宽慰人家,不用担心、不用教,他们自己挨打过几次自然知道该怎么应对各种情况了。
当然我从不为果果争抢过东西或打了别的小朋友而高兴或又表扬她。记得有次果果和院里某个小朋友共玩一个气球,结果被果果抢过来跑回家了,弄得那个小朋友哭着回家了,我心里挺过意不去,跟果果商量,我告诉她你抢过了气球你高兴了,可洋洋伤心了,你好朋友伤心你能高兴多久呢,小朋友一起分享才会都开心。然后让她拿两个气球给洋洋送家里去,果果起初还不乐意,但由姥姥陪着还是去了,她回来我问她:洋洋高兴吗,她说高兴,我说妈妈说得对吗,分享都开心多好,她笑着点头。那也算是一次她亲身验证分享的意义了。
由果果的变化我得出一个体会:相信孩子!
不要怀疑他们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别过于干涉;尤其别太多误导的方法。孩子们在打打闹闹中总会成长壮大,坚持用健康、阳光、正面的方式引导还是会帮助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