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教授设局,岳团长购学区房人财两空
(2013-04-01 12:38:17)
标签:
房产教授学区房杂谈 |
分类: 兴趣 |
上回说到,去年岳团长利用黄教授的粗心,讹了他50万元。这口气黄教授本来准备以吃亏是福的心态的咽下去的,可是教授老婆每天都骂他“这败家玩意儿,把老爷们的脸都给丢尽了,你以后就穿裙子出去吧。”骂得久了,黄教授也想出一条毒计来报复岳团长。
今年年初,岳团长买了一套二手“学区房”,计划入户后,5岁的儿子明年就能在附近一家重点小学上学。岳团长通过一家名为“教授之春房产经纪有限公司”的中介,找到这处“学区房”。这套房子位于宁海路,面积近150平方米,是一套二手房,在一家重点小学的施教区内。岳团长得知,卖家孙先生的孩子也在这所学校上学,但房产中介与卖家孙先生都拍着胸脯表示,孩子在该校属“借读”,没有学籍,岳团长的儿子能够因为这套房子顺利拿到学籍,上学肯定没问题,他们还向岳团长出示了当初孙先生孩子择校时的收费单据。
房地局对这套房子估价为每平方米2万元,但孙先生开价却是3万2千元,总共要花近480万元。岳团长想,为了孩子明年能顺利进入重点小学,只要中介、卖家承诺的学籍靠谱,花高价也值得。
今年春节过完,双方很顺利地办好了交易手续。“因为是明年入学,得赶在今年5月前入户,所以想尽快。”岳团长说。
双方签署合同后,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可亲友一句提醒又让岳团长寝食不安。“现在学区房真伪难辨,这套房子真的有学籍吗?”岳团长这才开始向有关方面核实,没想到问题来了:教育部门与校方都表示,岳团长的儿子拿不到学籍,因为学籍已经被卖家的孩子占了。
岳团长购买的“学区房”是否靠谱呢?区教育局小教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学籍政策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就是9年之内,每个房产每个学籍只能有一个孩子上学。“但这个卖家的孩子当初报了名又没上学,学籍是否被占用,这个情况具体由学校判断。”
这家重点小学的校长也明确表示,岳团长购买这套“学区房”,是拿不到学籍的。“卖家的孩子能转学回来,这就说明他是有学籍在我们学校的,否则是进不来的,因此,这套住房的学籍已经为卖家孩子所使用。”
律师说法:
目前,岳团长已经决定退房,她希望卖家孙先生能尽快退款,好让她赶在5月份前重新购房入户。宣城大律师孙律师认为,在这桩二手房交易中,卖家与中介已经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义务:虽然岳团长的儿子“拿到学籍”、“顺利入学”的承诺是否能兑现,必须在明年才能见分晓,目前校方已经给予明确答复,有证据表明,合同中的条款是“空谈”。但是,孙先生卖的是房产,而不是学籍,双方签订的是房屋购买合同,而不是其余合同。所以孙先生无需退款。
孙大律师认为,教授之春中介利用了买房人急购学区房的心理,布下了一场“心理战”:先稳住岳团长,到了明年入学时木已成舟,即使出现了问题,岳团长也没有重新选择的时间了。到那时,岳团长一心想让孩子入学,可能会不计代价,任由教授之春中介摆布。
孙大律师建议,父母在购买时,一定要在交易前核实学籍的可靠性,同时,也有权要求卖家或中介提供有效、充足的书面材料,证明购买此处房产可以获得指定学校的学籍,不能认为签了合同,就万事大吉。但是如果是在签订并且履行完合同后,再想反悔,那肯定要付出巨额的赔偿金了。
目前,岳团长和孙先生尚未就退款事宜达成一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