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发商“囤地”成众矢之的

(2008-01-08 17:50:27)
标签:

杂谈

 

http://www.efaw.cn/wq/file/200712785210.jpg

土地是房地产开发的基础 而囤地是房价上涨冲动的源头


    来源:《法制周报》——e法网

    法制周报记者姜丽丽/文伏志勇/图

    站在2007年的尾巴上,若要评选年度最热关键词,恐怕非“涨价”莫属。从猪肉价格开始,涨价伴随着中国百姓的整个2007年,老百姓不得不掐着钱包过日子。(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与此同时,房价越来越高不可攀……人们不禁要问,谁令房价一飞冲天?

    12月3日,《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出台,这是规范我国土地储备的第一部全国性法规;12月4日,一份由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撰写的“中国房地产土地囤积及资金沉淀评估报告”全文发布,估测到2007年底,开发商通过规范渠道的囤地规模约为8亿平方米,规范和非规范囤地共约10亿平方米。

    土地是房地产开发和公共设施建设的基础,不规范的使用土地行为已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学界对开发商“囤地”间接推高房价的开发模式纷纷提出质疑。

    地价推高房价?

    面对公众对高房价的指责,开发商们抛出了“地荒论”:土地供应不足造成了地价的升高,同时导致终端产品供应不足,房价飙升……这种说法将房价的上涨很大程度上归结为地价的上涨。

    而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地价对房价的占比并不如通常想象的那么高,但是土地供应方式和规模的变化,以及“囤地”现象的日益严重,直接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失衡和房价的飙升,就目前的综合因素来看,这种房价飙升是一场危险而巨大的游戏。

    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报告认为,土地价格和商品房价格存在很大的相关性,而且,一般当期购买的土地价格会在今后成为商品房的成本因素,从而影响商品房的价格。(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但是,从房地产开发流程来分析,2~3年前的地价才会进入当期商品房的成本,从而影响当期商品房价格。

    “有开发商声称,在2007年上半年,如果全国商品房均价上涨了8%,土地价格上涨了16%,假定地价对房价的占比是50%,那么当期房价的上涨几乎完全可以归因为地价上涨。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摊入房价的地价并非当期购置。”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认为。(本报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fazhizhoubao)由此看来,开发商将房价上涨的原因归结到土地供应上的理论并不能自圆其说。

    “囤地”已成众矢之的对于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的报告,中国房地产与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如果数据属实,确实需要加大打击囤积土地的行为,加快土地供应节奏。”

    在《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出台当日,腾讯网面向网民进行了一项调查,截至12月5日下午,8000多人次网友参与了该项调查,其中,认为“开发商囤地是房价高昂的首要因素”的网友共6000多人次,占参与调查总人次的76.45%。(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不管这些网民的看法理性与否,开发商“囤地”已引起了公众的“公愤”。

    在长沙,市国土资源局从2007年10月14日即开始了全市“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对用地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彻查。

    本报日前接到读者来电,长沙河西的岳麓山公馆项目拖延了3年多时间才开发,土地早已闲置了2年以上。而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土地闲置2年以上应无偿收回。12月3日,记者前往岳麓山公馆项目办公室,其办公室李姓负责人外出。其后记者多次电话均未联系上该负责人。

    为此事件记者采访了长沙市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支队副队长王忠表示,从岳麓山公馆项目的拿地时间和建设时间来看,前后确实相距2年多,但是既然现在项目已经动工,作为国土资源部门也不再对其追究。

    “以前国土部门对出让土地的情况跟踪工作确实存在疏漏的地方,像开发商这样放着地不开发有可能是囤地抬价,也有可能是资金不到位,到底哪个是事实哪个是借口现在很难辨别。(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但从前段时间开始,国土资源局对出让的土地进行‘批后跟踪’,闲置1年以上就要收取闲置费,2年以上无偿收回,保障土地资源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王忠说。

    事实上,从2007年7月到9月,市国土资源局已公布了两批闲置土地名单,湖南天景名园置业有限公司、湖南创远置业有限公司等32个单位的多宗用地在名单之列。(本报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fazhizhoubao)“政府开展土地执法的最终目的是盘活存量,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实现百姓‘居者有其屋’的理想。”王忠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