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faw.cn/Files/TodayPicFiles/111/2007092808362554847.jpg
洞庭湖的生态改善之后,渔民李高兴真的高兴起来了
http://www.efaw.cn/Files/TodayPicFiles/111/2007092808370399940.jpg
洞庭湖区234家纸厂关闭后,鱼比往年多了
http://www.efaw.cn/Files/TodayPicFiles/111/2007092808375463844.jpg
在出航捕鱼的途中,男主人开船,女主人抓紧时间小睡一会
http://www.efaw.cn/Files/TodayPicFiles/111/2007092808383080074.jpg
美丽的洞庭湖
http://www.efaw.cn/Files/TodayPicFiles/111/2007092808390229855.jpg
一网下去,多的时候渔民能捕上千斤鱼
http://www.efaw.cn/Files/TodayPicFiles/111/2007092808393118039.jpg
洞庭湖的水可以直接洗澡了
http://www.efaw.cn/Files/TodayPicFiles/111/2007092808400379989.jpg
现在是渔民们下网捕鱼的黄金季节。渔民们一年的收入大部分就靠这段时间
http://www.efaw.cn/Files/TodayPicFiles/111/2007092808403531694.jpg
渔民们捕上来的鱼,马上就被送进渔村销售
来源:《法制周报》——e法网
⊙本报记者伏志勇蒋伟摄影报道
纳四水,吞长江,浩渺洞庭。近日,记者环行治污风暴后的洞庭湖,从南洞庭的茅草街到东洞庭的岳阳渔港,所到之处,鱼跃鸟欢,碧波荡漾。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监测结果显示,自2007年5月初以来,洞庭湖水质由局部Ⅴ类整体转为Ⅲ类;注入长江的湖水,污染物减少了一半。
洞庭湖是水生物繁殖、索饵的理想场所。自古以来,白鳍豚、中华鲟、江豚等重点保护物种在洞庭湖与长江间洄游,被国内外专家誉为淡水渔业优良种质资源的天然基因库。
来自湖北监利的渔民李高兴,今年八九月过得特别舒坦,洞庭渔汛来了,每天能捕上千斤长江刀鱼。38岁的他,已有10年“渔龄”,黝黑发亮的脸上,荡漾着洞庭湖的风浪。“过去下湖捕鱼,必须带上几桶净水,如今烧水做饭都可直接用湖水了。”
水清了,鱼多了,鸟也来了。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曾在《洞庭鱼》中这样描写:“洞庭鱼可拾,闹若雨前蚊”。两船相依,50多米长的渔网同时下水,3个多小时,拖网、合围、收网,雪白的刀鱼密密麻麻,渔民们忙着用铁锹铲进特制的木桶里。船上空,鱼鹰翔集,争先啄食。
夕阳西下,翠绿的湖水,清澈透亮,水草清晰可见,湖面开阔处,水天相依,郁郁葱葱的君山岛若隐若现。归航中的几条渔船首尾相连,渔民们载着一天的收获,也载着信心与希望归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