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已寻找到11位烈士亲人下落
来源:《法制周报》——e法网
由《法制周报》联合腾讯网,并联合全国媒体集体发起的“寻找英魂的故乡”活动又有新进展。2007年8月26日晚,湖南卫视《八月红歌会》播出烈士寻亲的专题,感动了全国观众。(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8月29日,本报辗转联系到了湖南吉首籍烈士孙兴孝的74岁的侄子孙文佛和湖南江永籍烈士周琴保的侄女周女士。
⊙本报记者 蒋伟 实习生 蒋莹
寻亲活动走进《红歌会》
“在湖北赤壁一个叫羊楼洞的小村,50多年来安静而沉寂,142名为国捐躯的英烈长眠于此,忘不了他们离家时,可能老母亲还在村头久久张望,几十年含泪期盼得到儿女的音讯……”当湖南卫视主持人张丹丹含泪娓娓道出为羊楼洞英烈寻亲的感人故事时,观众无不为之深深动容。
8月26日晚,湖南卫视邀请重庆老兵、“活着的烈士”胡金海和寻亲发起者余法海等人走进直播现场,讲述羊楼洞英雄的故事。(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全国各地的很多观众通过短信平台留言,“英烈们的遗志深埋在我们脚下的土地里,英烈们的精神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
60年后亲人的欣喜
“孙兴孝就是我二叔啊,60年来我们全家一直没有他的音讯,太感谢你们《法制周报》了!”8月29日,湘西花垣县的孙文佛老人激动地说。他小时候很受叔叔疼爱,老人清晰地记得,孙兴孝原来在吉首老家开面馆,1947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时才24岁,家里只有两兄弟,见哥哥已有儿女,新婚刚一年多的孙兴孝自愿被抽走。
“瘦瘦的,个子不高,走那天穿着自家纺的布衣服,”孙文佛说,二叔从此杳无音讯整整60年,“爷爷奶奶到处打听他的下落,我父亲孙兴云也到处寻找他,全家都以为他死在异乡,没想到他后来参加了人民解放军。”根据墓碑信息,孙兴孝于1952年7月20日在羊楼洞野战医院不治去世,时年30岁。(本报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fazhizhoubao)孙老说他们一家每年都要为二叔烧纸、拜祭他的灵位,大家都很挂念他。孙老表示将尽快赶赴赤壁拜祭失散60年的亲人。
8月29日下午,湖南江永籍烈士周琴保的侄女周女士致电本报寻亲热线,说烈士名单中有自己的伯父,“我太激动了!十分感谢你们。”周女士告诉记者,她对伯父的记忆来自父亲:伯父原名周多福,1949年入伍,上战场后一直未与家里联系。(本报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fazhizhoubao)自己虽从未见过伯父,但一直以他为傲。
截至目前,本报已寻找到了11位烈士的亲人的下落,其中湖南6位,云南3位,沈阳2位。寻亲活动仍在继续,欢迎广大读者提供线索。(烈士名单详见http://www.efaw.cn/zt/xun.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