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渊也在注视着阁下——《24小时》第7季结束之后

(2009-05-21 11:24:26)
标签:

24小时

越狱

美剧

文化

分类: 小编博客

深渊也在注视着阁下——《24小时》第7季结束之后

最近两天,《越狱》第四季和《24小时》第7季都结束了,剧迷们只好继续辛苦地等下去了。美剧都是一季接着一季,根据收视反馈决定是否继续拍下去。《越狱》从第二季开始就有狗尾续貂的嫌疑,至今终于寿终正寝了。而24小时从2001年拍到2009年,几乎覆盖了新千年的第一个10年,收视率一直有保证,第8季据说明年会继续播放。
如此长时间地收看一部反恐题材连续剧,如果获得的仅仅是警匪片的刺激,似乎收获有点少了。本人从2006年开始追这部剧,一直没有放弃,似乎追女孩也没这么执着过,欣赏之余,是不是潜移默化地也受到了这部剧的影响呢?

《24小时》的“中心思想”
   小学的语文课本上,在一篇名家的文章后面总是会有这样的问题:“作者写道XXXX,他为什么要这样写?”爱问为什么是好事,但那应该是在需要质疑的地方。需要质疑的,就是还没有人明确回答的事情,遗憾的是这些问题都有标准答案,比如“反映了作者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体现出革命乐观注意精神”等等。此外就是中心思想,每篇文章都要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这其实是个好的训练,训练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唯一遗憾的是,这还是有标准答案。
    回顾我们的成长历程,处处都有标准答案,数学有,英语有,就连作文也有标准高分文章。聪明的学生渐渐发现:只要刻苦努力,尽忠职守,热爱祖国热爱party,一切都会有回报,每一件事情都会按照正确的轨道去走。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碰到了困难应该怎么办,似乎解决困难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怕困难,迎难而上”,难道仅仅是这样就够了吗?在街上遇到歹徒怎么办?难道不怕歹徒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吗?很混乱的逻辑。
    说回《24小时》,这就是一个充满各种问题的剧,当一个问题解决之后,又会出新的问题。而Jack总有办法解决他,而且几乎没有错误。联想到前一段受欢迎的《潜伏》,其实也是因为孙红雷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包括革命事业,还有感情,还有官场斗争,他的处理问题方式才是好看的地方。《24》第7季中,Jack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方式——为了国家利益,不惜采用酷刑拷打逼供,而Moss则是一直坚守原则,他的名言是“规则使我们强大”,而Renee则一开始在MOss这边,但最终向jack靠拢。

粗暴或和谐 你会怎么选
    三个主角引出了《24小时》剧情之外的中心思想——与魔鬼搏斗者要小心自己在搏斗中也变成魔鬼,即便魔鬼能够拯救世界。
Jack:在对待犯人这个问题上,如果按照Jack那种程序办事,肯定有好人被冤枉,就算是罪犯的家属也大多是无辜的。他最让人爱的地方就是他从很早以前就把自己置之度外了——注意,不是把生命置之度外,是把自己的灵魂置之度外,无论被人质误解、被女儿误解、被总统误解、甚至被整个国家误解,他从没有犹豫过,总是喘着粗气,奔命一样地为国家而玩命……
Moss:如果按照法律程序办事,肯定会耽误很多功夫,耽误拯救百万黎民于水火之中的大好良机。
    那么在事实未浮出水面时,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两害相权取其轻,众多美国电影都是这样的:当一个村庄的人感染了无药可救的病毒,政府会选择燃烧弹毁灭这个村子,以防病毒外传……
    这样真的是对的吗?相比1千万人的安危,100人的生命就可以被放弃吗?我觉得这一直是个问题,《24小时》没有给出答案,但编剧显然表明了他们的立场:Renee最后走入审问室,显然是要扮演Jack以往的角色了……

想了半天,我想一定是没有两全其美的选择,不管选择哪边都一定会产生牺牲。为什么小学老师没有给我们更多的解决方案呢?

尼采说:“与魔鬼搏斗者要小心自己在搏斗中也变成魔鬼,当阁下往深渊里看时,深渊也在注视着阁下”。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1157340100dcbc.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