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动力——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2013-07-09 13:51:08)
标签:
快速减肥
养生保健
针灸培训
中医讲座
怪三针
健康
|
|
生命的动力——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既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产物,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具有推动、温煦等作用,属于阳;血和津液,都为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润等作用,属于阴。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就是说,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就是“天地之气”的产物。《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就脏腑、经络而言,气是构成脏腑、经络和维持其生理活动的最基统一,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只有气机调畅,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若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平衡失调,即为“气机失调”,就会发生病变。如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肝气郁结,心肾不交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止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而死亡。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人体的气,充斥于全身而无处不到。由于其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元气。
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元气根源于肾,由肾中精气所化生,以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为基础,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元气的盛衰,与先天禀赋及后天的营养和锻炼,特别是肾、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
元气发于肾,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无处不到。
元气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所以说,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机体元气充沛,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力就旺盛,机体的素质强健而少病。若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或久病损伤元气,就会出现元气虚衰而产生种种病变。
2、宗气。
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
宗气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的盛衰与肺、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
宗气聚集于胸之“膻中”处。上出咽喉,贯注心肺之脉,下蓄丹田,经气街穴注足阳明胃经而下行至足。
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两方面: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视听的能力以及气血的运行、心搏的强弱和节律、肢体的活动和寒温等,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位于左乳下的“虚里”处(相当于心尖搏动部位),是诊察宗气盛衰的部位。
3、营气
营气是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营气富于营养,营气与血关系密切,可分而不可离,常“营血”并称。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营阴”。
营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即最富有营养的部分所化生。
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循脉上下,营运全身。
营气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并可化生血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
4、卫气
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卫阳”。
卫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骠悍部分,即性猛,最富活力的部分所化生。卫气的特性是“骠疾滑利”,即活动力特别强,流动迅速。卫气经肺的宣发,运分所化生。
卫气的特性是“骠疾滑利”,即活动力特别强,流动迅速。卫气经肺的宣发,运行于脉外,皮肤、分肉之间,熏于育膜,散于胸腹。
卫气的主要功能有三方面: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煦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等。
营气和卫气,都以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的生成来源。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主内守而属于阴,卫主外卫而属于阳,二者之间必须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腠理开合、正常的体温和正常的防御外邪的能力。若营卫不和,则可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以及抗御外邪能力低下等。 |
|
|
卫气与营气
对中医稍微了解一点的人来讲,卫气和营气是很熟悉的两个事物,但熟悉归熟悉,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了解什么是卫气和营气。而这两个事物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如果这两种气不健康的话,人体就很容易生病。
那么这两种气是怎么来的呢?
在民俗中,供养神佛经常要烧香。一般的信众就说神佛需要的供养就是那股气罢了。其实不但是神仙在食气,人自己也是靠气而生存。只不过人体所需要的气相比其他类型的生命比较粗一些而已。即使在咱们这个世界,也有动物直接吃进去食物,之后又原样排出的例子,这一点在科学上可能说食物的营养根本没有被吸收,但是从传统角度讲,这个食物的气已经被这个动物吸收了。
人体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的器官是心和肺,中焦的是脾胃,下焦的是肾。人体的胃其实就是一口大锅,而脾就是这个郭的热力。食物进入锅以后要靠热量把食物蒸熟,营养成分才能释放出来。所以这里脾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当然脾的这个热能就是脾的阳气,它来自于肾阳。后者就是锅下边的那把火。
食物在胃中被加热,被人体蒸熟,其营养就转化为蒸汽往上蒸腾,其中这些营养可大概分为两个部分。一种营养升到上焦,进入肺脏中,然后肺把它运输到全身各处,皮肤表面上,这部分就是卫气。这个就和地球外周有大气层一样好理解。
一部分营养经过心脏,变化为赤,这个就是血液,在中医讲叫营气。营气在脉中运行,卫气在脉外边行走。这是营气和卫气的来源。
另外从温度上说,卫气偏于寒凉,营气比较温暖。
卫气为肺所化,而肺就是人体中的冷却器,所以卫气也具有寒凉的特点。这点很容易理解,高空中的空气气温都非常低,高山上很容易有积雪,这就说明高空非常冷。人体的卫气虽然是保护人体的,可是它本身却是寒凉的。正常情况下卫气在不停的流动,在感冒的时候卫气就被风所伤了,于是卫气就郁积到身体表面,一郁积卫气就比原来强,这个时候人就感觉身体表面怕冷。
营血是由心脏所化的,心脏就是火,所以血液都是热的。血液是热的,流到四肢去才能温暖四肢,一个经常手脚冰凉的人,那就是血液的热力不够,中医上叫四逆,一般调整的时候要用当归四逆汤,就是温暖这个血液的。营气和卫气是经常相互影响的,感冒的时候卫气郁积了,也就形成了营气的郁积。而营气的特点就是热,所以感冒的人会发烧。
如果一个人感冒了,怕冷而不发烧,那就是卫气郁积在体表,如果一个人发烧而不怕冷那就是营气郁积。需要用不同的处方去调整。而西医治疗感冒都是抗生素,他们分不清具体是哪种情况。当然治疗效果也不会很好。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