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care.greenpeace.org.cn/attachments/2009/04/6385_200904041805041AFDk.jpg
二十国集团峰会4月2日在伦敦结束。各国领导相继回国,伦敦街头的抗议人群也已经散去。一些失望的背影里,不缺少环保人士。
虽然在会前各界已经预期到会议的核心话题将是侵袭全球的经济危机,但面对一日甚过一日的气候危机以及愈来愈明显的绿色经济潜力,环保组织发出了强烈的信号,期望二十国至少能够正面气候危机,期望二十国中的一些富裕国家能够划出国民生产总值的1%或2%来发展绿色措施,应对全球变暖。这个要求并不出格过份。
遗憾的是,二十国最终达成的1.1万亿美元的经济拯救计划只有金色的钱,没有绿色的未来。这次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在愚人节开始,以“自欺欺人”结束。
他们所欺骗的不过是自己,更是全球举目期待的人民。这些人原本期待他们的领导能够率领地球走出变暖的噩梦,他们期待获得干净安稳的工作,他们期待富足的粮仓和稳定的四季,他们期待安得广厦而无需担忧飓风或暴雪撕裂家园,他们期待子子孙孙能够享有更明亮美好的生活而不是乌烟瘴气无法呼吸毫无希望的诅咒。
如果没有一场从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的毅然决然的革命,全球变暖的祸根——二氧化碳排放——终究无法抑制,因此所谓的经济复苏也只能裹足不前无法长远。何况,清洁能源革命所缺乏的不是技术,是这些各国首脑应有的前瞻性的目光,和坚如磐石的决心。更何况,向低碳经济的转变所需要的不多,仅仅是每个国家区区1%的付出。
但是在这次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这些首脑的表现让人失望。他们表现出来的是习惯性的短视,而不是站高望远的领袖风范,更没有泛世的关爱或同舟共济的胸怀。
对于这个结果,有一个说法很是精准。绿色和平英国办公室的总干事Johan
Sauven说:“泰坦尼克号正在下沉,二十国领导人却在忙碌于整理甲板上的躺椅。”你和我,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乃至南极的所有人和动物,我们都已经困在这艘船上,无一幸免。回望,工业革命的岸边已经渐行渐远;眼前,全球变暖掀起的巨浪层层叠高;前方唯一的希望,是一片绿色的清洁能源的大陆。问题是,我们能支撑到再次看见土地的时候吗?
各国领导显然并未想到“同舟共济”这个词。随着本次二十国集团峰会的帷幕落下,世界人民求助的目光又转移到下一站——丹麦的哥本哈根。在这里,今天的12月,不仅是二十国的领导,而是全球所有各国的领导将聚集。他们将掌握的,是你和我的明天,也是这艘泰坦尼克号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如果我是你,我会向我自己国家的领导人提出要求:你对我的明天负责!你手中掌的舵将决定我、我的儿女、我的后代所落脚的地方是噩梦,还是希望!
--
绿色和平媒体经理王晓军
>>>访问“我在乎,我行动”官方网站,行动正在倒计时中
加载中,请稍候......